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1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4篇
  19篇
综合类   531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367篇
畜牧兽医   32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明确稻田除草剂对水生生物的安全性,通过静态法测定6种除草剂10%(噁)唑酰草胺乳油、20%(噁)唑·灭草松微乳剂、20%(噁)唑·氰氟乳油、18%五氟·氰氟草可分散油悬浮剂、20%氰氟·双草醚可分散油悬浮剂和15%嘧肟·氰氟草水乳剂对斑马鱼和大型溞的急性毒性,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10%(噁)唑酰草胺乳油对斑马鱼、大型溞的急性毒性为高毒,20%(噁)唑·灭草松微乳剂、20%(噁)唑·氰氟乳油对斑马鱼、大型溞的急性毒性为中毒,18%五氟·氰氟草可分散油悬浮剂、20%氰氟·双草醚可分散油悬浮剂和15%嘧肟·氰氟草水乳剂对斑马鱼、大型溞的急性毒性为低毒.由此可见,对于中高毒农药,应严格控制其使用量,从而减少其对水生生物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92.
93.
94.
观察新的双胍类化合物1.6-二(N5-4-甲酸甲酯苯基-N1-二胍)己烷盐酸盐的体外抑菌活性及毒性,将新双胍类化合物用试管双信稀释法测定1.6-二(N5-4-甲酸甲酯苯基-N1二胍)己烷盐酸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鸡白痢沙门氏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并以临床上常用的氯己啶盐酸盐作为对照药物,同时采用急性毒性和蓄积实验测定其毒性.结果表明:这种新化合物显示出较好的抑菌活性.毒性试验表明这种新化合物是低毒的;3位未被羟基取代的双胍类化合物比取代的双胍类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好.  相似文献   
95.
氟啶虫酰胺对家蚕的毒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LC_(50))为10.2146 mg/L,对家蚕具有高毒性。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500倍、1000倍和2000倍液喷洒桑叶后,残毒期分别为9 d、7 d和3 d。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500倍液喷洒桑叶后,有轻微的向上传导毒性。氟啶虫酰胺对家蚕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拒食、静伏或侧倒、蚕体较软、体躯伸长等,毒性反应较为迟缓。  相似文献   
96.
通过静水试验法,用甲醛对中华绒螯蟹各期状幼体及隐藻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分别为:Z1:24hLC50为41.214mg/L,48hLC50为33.364mg/L,SC为3.34mg/L。Z2:24hLC50为125.497mg/L,48hLC50为54.258mg/L,SC为5.43mg/L。Z3:24hLC50为143.617mg/L,48hLC50为93.817mg/L,SC为9.38mg/L。Z4:24hLC50为200.679mg/L,48hLC50为98.414mg/L,SC为9.84mg/L。甲醛对Z5的毒性状况比较特殊,虽经10次试验仍无规律性。试验表明,30mg/L以下的甲醛,24小时内波海红胞藻全部成活,甲醛对波海红胞藻的6hLC50为:90mg/L,12hLC50为:60.77mg/L,24hLC50为:57.5mg/L。一定浓度的甲醛可杀死苗池水中的赤潮生物,蓄水池中的赤潮生物可用含氯化合物杀灭,以降低赤潮生物对中华绒螯蟹幼体的毒性,提高幼体的变态成活率和育苗产量。  相似文献   
97.
采用静水实验法进行甲胺磷乳剂,90-消毒剂对欧洲鳗仔鳗急性毒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32-56mg/L范围内,欧洲鳗仔鳗中毒死亡发生在30-44h,对甲胺磷乳剂急性中毒死亡的时间集中且持续短促;甲胺磷乳剂对欧洲鳗仔鳗的半致死浓度为35.9mg/L,安全浓度为3.6mg/L。  相似文献   
98.
研究了吡虫啉与抑食肼对蚯蚓的急性毒性、生化毒性及对精子形态的影响。急性毒性结果表明,上述两种杀虫剂在不同暴露系统中,显现不同的毒性效应。吡虫啉在浓度低于0.2mg/L、抑食肼低于25mg/L浓度范围内对蚯蚓纤维素酶活力有抑制作用。低浓度吡虫啉对蚯蚓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有抑制作用,高浓度吡虫啉和抑食肼则有促进作用。两种杀虫剂对蚯蚓精子形态均有不同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99.
研究对苯二胺对泥鳅的急性毒性并进行安全性评价。在实验室条件下,以染发剂的主要成分对苯二胺为诱变剂,采用半静水试验法,研究了对苯二胺在不同浓度(0、15、17.85、21.24、25.27和30mg/L)和不同染毒时间(24、48、72和96h)条件下,对泥鳅(Misgurnus angullicaudatus)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对苯二胺24、48、72和96h的LC50分别是39.40、27.93、23.69和18.78mg/L,安全浓度为4.21mg/L。根据有毒物质对鱼类的急性毒性标准,对苯二胺属于高毒性污染物(LC50在1~100mg/L),建议染发时谨慎使用,并关注染发污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
在溶氧(7.0±0.3)mg/L,水温(18±1)℃,pH 7.8±0.1条件下,采用国家标准半静态方式水生生物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了高锰酸钾、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敌百虫和甲醛对硬刺松潘裸鲤(Gymnocypris potanini firmispinatus Wu et Wu)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高锰酸钾、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敌百虫和甲醛对硬刺松潘裸鲤幼鱼的24 h半致死浓度(24 h LC50)分别为4.57、2.74、8.00和54.69 mg/L,48 h半致死浓度(48 h LC50)分别为4.13、2.35、7.34和47.03 mg/L;96 h半致死浓度(96 h LC50)分别为3.37、1.92、4.76和40.44 mg/L;其安全浓度分别为1.01、0.52、1.85和10.43 mg/L。根据国家标准和本实验数据表明,甲醛对硬刺松潘裸鲤幼鱼微毒,高锰酸钾、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和敌百虫对其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