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69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判断孩子是否偏矮,通常有两个方法:一是和儿童平均身高比较.正常儿童的平均身高为(年龄×7+70)厘米.对于一个2~10岁的儿童来说,若身高低于儿童平均身高5~10厘米,即始终比同龄儿童矮半头,就属于偏矮.二是看孩子每年长高多少,一般孩子3岁之前如果每年增长小于7厘米,3岁之后每年增长小于5厘米,就属于身材矮小.通常一个人的身高受父母遗传因素的影响最大,但外在因素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影响孩子长高的外在因素主要有六种.  相似文献   
82.
采用组织切片及类固醇激素含量测定等方法,研究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幼虾发育第1~31d的精巢、卵巢及促雄腺发育的起始时间、发育过程及成熟时间。结果表明:青虾幼虾发育到第10d(PL10)时促雄腺呈索状结构开始发育,随后经历增殖期(PL10)、合成期(PL13)和分泌期(PL19)3个发育阶段发育成熟,形成完整的促雄腺。青虾精巢和卵巢均在幼虾发育第13d(PL13)开始发育,精巢形成不规则排列的精原细胞,而卵巢生殖上皮开始分化为椭圆或多边形的卵原细胞。精巢经精原细胞期(PL13)、精母细胞期(PL16)、精细胞期(PL19)和精子期(PL22)4个发育阶段成熟,此时成熟的精巢生精小管内充满成熟的精子。卵巢经卵原细胞期(PL13)、初级卵母细胞期(PL16)、次级卵母细胞期(PL16)和卵子期(PL19)4个时期发育成熟,此时卵巢充满成熟卵子。从PL1到PL22,睾酮分泌量逐渐增加,维持在稳定水平至PL25后逐渐下降;从PL1到PL19,17β-雌二醇的分泌量逐渐增加,维持在稳定水平至PL25后逐渐下降。本研究显示:促雄腺与精巢发育过程均持续10d,但促雄腺早于精巢3d开始发育和成熟,这可为性别和生殖相关基因的筛选及性别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研究发现,在进入卵巢快速发育期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卵巢中甘油三脂(TG)、磷脂酰乙醇胺(PE)和磷脂酰胆碱(PC)含量都有所升高,而与此同时,肝胰腺中的脂类(主要是TG及PC)含量却下降[1]。这说明,在卵母细胞发育期间,肝胰腺中有一部分脂类转运到了卵巢。由于脂类不溶于水,  相似文献   
84.
中华绒螯蟹体内的雌二醇对性早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魏薇 《水产学报》2005,29(6):862-865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大规模人工养殖生产中存在1龄蟹种的性早熟现象。性早熟蟹是指幼蟹培育过程中性腺当年发育成熟,比正常的性成熟年龄提早1年,在生产上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性早熟蟹当年即加入生殖洄游的行列,第2年生长缓慢,甚至停止,死亡率高,并且不可能再继续饲养到2秋龄成蟹规格,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限制了成蟹养殖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85.
性早熟是中华绒螯蟹养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为发掘中华绒螯蟹性早熟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实验采用Illumina Hiseq 2000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了正常与性早熟雌蟹的Y-器官转录组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测序分别获得44 619 538和43 052 958个clean reads,比对发现2655个差异表达基因,Gene Ontology(GO)功能分类分析将文库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归类到3大功能(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的42个类别中。KEGG富集分析将文库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134条特定的KEGG代谢途径,其中4条是显著性富集,包括酮体合成和降解、丁酸甲酯代谢、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和碱基切除修复通路。通过RNA-seq技术获得了丰富的中华绒螯蟹Y-器官转录组信息,为中华绒螯蟹新基因克隆、性早熟成因与预防和Y-器官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相似文献   
86.
盐度对中华绒螯蟹性早熟生理机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于2004年6月至11月在崇明岛中华绒螯蟹养殖基地进行1秋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养殖试验,通过荧光免疫二步抗体检测法和原子吸收等方法,测定了1秋龄蟹血淋巴钙离子和雌二醇水平,研究了不同盐度水体中1秋龄中华绒螯蟹性早熟情况及盐度促进中华绒螯蟹性早熟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1)随着水体盐度的升高,1秋龄中华绒螯蟹性早熟率上升,成活率则呈下降趋势;(2)水体盐度升高导致1秋龄未发育雌蟹血淋巴中Ca2 含量上升(P<0.05),但对1秋龄雄蟹作用不显著(P>0.05);(3)池塘养殖90 d之后,高盐度水体中1秋龄未发育雌蟹血淋巴中雌二醇水平显著高于低盐度水体1秋龄未成熟雌蟹(P<0.05);(4)1秋龄性早熟雌蟹血淋巴中雌二醇含量高达(1294.00±595.87)pg/mL,极显著地高于同期的1秋龄未成熟雌蟹(P<0.01)。研究表明:水体盐度升高引起的1龄雌蟹血淋巴中雌二醇水平和Ca2 含量上升是导致1秋龄雌性中华绒螯蟹性早熟的内在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87.
正蜂蜜中最主要的成分是糖,占到总量的80%以上,再除去百分之十几的水,其他成分不到1%。而这百分之一的成分通常有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蛋白质、有机酸以及花粉等。在蜂蜜和花粉中,并没有检测到动物性激素的报告。花粉中确实含有不少植物激素成分,但这些成分和动物体内的激  相似文献   
88.
白皮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川麦6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川麦66是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2003年以川麦42/98-266 F1为母本,川麦44为父本配制的三交组合,采用系谱选育法和异地夏繁加代相结合,历经5年9代,于2009年稳定成系。2010年和2011年进行产量比较筛选试验和病害鉴定;2012年和2013年参加四川省小麦区域试验,2014年参加四川省生产试验。2014年底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麦2014 001)。1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春性早熟常规品种;胚芽鞘淡绿色、叶  相似文献   
89.
株两优819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培育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被科技部列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5年在全州县进行品比试验,在参试品  相似文献   
90.
张云  赵奇  杨宏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572-9573,9684
研究了规格和颜色特征与中华绒螯蟹性早熟的关系,运用图像平滑、HSI选取、膨胀与腐蚀、颜色量化等方法对其图像进行处理,得到中华绒螯蟹的规格和颜色特征,为鉴别中华绒螯蟹的性早熟提供了方便、快捷、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