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9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3篇
  8篇
综合类   24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716篇
畜牧兽医   7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1.投饵的多样性。一是选择鲜活饵料。不仅价格便宜,而且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有利于增强甲鱼的体质,提高产蛋率、受精率。如螺蚌类、螯虾、鲜鱼、鸭鸡肝、动物内脏等都是物美价廉的饲料。冷冻品的价格低,效果相对差一些。二是鲜活饵料与预混料或配合饲料搅拌后搭配投喂。鲜活饵料富含甲鱼所需各种营养成份,但水份含量高,而配合饵料蛋白质含量在50%左右,搭配使用效果更  相似文献   
32.
33.
<正> 鱼的生长速度大多取决于饵料的效率。因此每天消耗的饵料标准量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先进养鱼场的经验表明,鱼每增重1公斤需要消耗配合饵料3.2~3.5公斤。而在许多渔场里多年来鱼每生长1公斤就得消耗5公斤或者更多的饵料。饵料消耗高的原因—饵料质量低,投喂的数量少,或者每天投到池塘里的饵料多,但分布得不均匀。鲤鱼对饵料的消耗是变化的。这种需要受多种因子的制约:鱼重、水温、溶氧量、饵料质量和投饵次数,池塘的天然饵料基础状况等。除  相似文献   
34.
1.合理投饵:要使用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根据在池吃食鱼的总重量,合理确定每日的投饵量.要坚持"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四定投饵原则,并根据天气、水温、水质、水位和鱼类的生长活动等情况,对鱼的每日投饵量进行适时调整.  相似文献   
35.
ZY-1型全自动投饵机具有定时、定量、定位及均匀投饵功能,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减轻水体污染,提高饵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36.
朱于来 《齐鲁渔业》2004,21(7):16-16
立秋后水温开始下降,鱼类吃食又逐渐旺盛,是继春夏季后鱼类生长的又一个黄金时期。因此,成鱼池的秋季管理也是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37.
池塘实行测水饲养法养鱼,是降低鱼类发病率的有效措施,其具体方法是:  相似文献   
38.
肖良 《齐鲁渔业》2011,(11):38-38
秋冬交替季节,气温变化幅度较大,直接影响到鱼类的活动和摄食。根据渔业科技入户指导和跟踪服务发现,养殖户担心池塘投饵多了不仅造成浪费,增加养殖成本,多投的饵料还会腐烂耗氧污染水质,影响鱼类正常越冬。不投饵,鱼体就会“掉膘”体质下降,且体弱的鱼类来年抗病能力差,不利于来年的养殖生产。因此,科学合理投饵不仅有利于鱼类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39.
3.饵料投喂黄金鲫摄食时间较其它鲤、鲫鱼类都长,几乎全年都在摄食,当养殖池水温升至6℃时,就应在晴天开始投喂,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投喂,都应在投喂前先给予3~5分钟响声,并坚持从少到多、由慢到快、再从多至少、由快到慢的投饵原则进行投喂,从水花至夏花阶段的日投饵次数以3~4次为宜。每天上午7:30~9:30,11:00~12:30,下午2:30~4:00,6:30~8:00进行投喂;或上午8:00~9:30,中午12:30~下  相似文献   
40.
中华鳖“白底板”病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 《水产科技》1998,(3):27-29
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俗称甲鱼,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较高。90年代以来,其人工养殖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1997年产量超过3000吨。随着中华鳖养殖密度的提高,养殖方式的改变,投饵量和排泄物的增加、管理不科学、自然环境的变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