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76篇
  免费   1110篇
  国内免费   1897篇
林业   4824篇
农学   1842篇
基础科学   4778篇
  1974篇
综合类   19924篇
农作物   1261篇
水产渔业   4940篇
畜牧兽医   7993篇
园艺   2232篇
植物保护   815篇
  2024年   315篇
  2023年   1005篇
  2022年   1072篇
  2021年   1115篇
  2020年   1029篇
  2019年   1292篇
  2018年   565篇
  2017年   1036篇
  2016年   1309篇
  2015年   1464篇
  2014年   2245篇
  2013年   2149篇
  2012年   2663篇
  2011年   2747篇
  2010年   2590篇
  2009年   2629篇
  2008年   2718篇
  2007年   2573篇
  2006年   2410篇
  2005年   2507篇
  2004年   2177篇
  2003年   2511篇
  2002年   1719篇
  2001年   1569篇
  2000年   1237篇
  1999年   705篇
  1998年   663篇
  1997年   546篇
  1996年   534篇
  1995年   548篇
  1994年   489篇
  1993年   406篇
  1992年   332篇
  1991年   329篇
  1990年   288篇
  1989年   299篇
  1988年   148篇
  1987年   117篇
  1986年   85篇
  1985年   75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54篇
  1982年   43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44篇
  1978年   21篇
  1976年   25篇
  1975年   27篇
  1974年   22篇
  1973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饲粮物理结构对杜寒公羊育肥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物理结构对杜寒公羊育肥及屠宰性能的影响。选择体重(27.00±3.75) kg的2月龄健康杜寒公羊24只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将2组羊分为全混合粉料型饲粮组(对照组)和全混合颗粒型饲粮组(试验组)。2组饲粮配方相同,育肥11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100 d。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净肉率、肌肉的亮度(L*)和红度(a*)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羊肉中粗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镁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骨肉比、内脏器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H45 min、滴水损失率、失水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屠宰率、GR值、眼肌面积提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粉料型饲粮制作成颗粒型饲粮可以显著提高杜寒公羊育肥性能、净肉率、饲料转化率、羊肉新鲜度,也可以显著提高羊肉中粗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镁含量,延长羊肉保鲜时间,提高羊肉品质。综上所述,饲粮物理结构显著影响杜寒公羊的育肥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  相似文献   
992.
刘梦瑶  李伟琼  王铁娟 《草地学报》2021,29(5):1118-1124
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是我国东北部重要的防风固沙植物,本研究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内蒙古不同地区差不嘎蒿的叶片和茎解剖结构,运用方差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地区差不嘎蒿解剖结构间的差异性,以逐步回归得出影响解剖数量特征的主导气候因子。结果表明:差不嘎蒿叶为等面叶,表皮细胞为1层,栅栏组织呈环栅型,排列紧密,维管束发达;茎表皮细胞为1层,外韧无限维管束,环状排列,髓发达;来自于北部的呼伦贝尔沙地的差不嘎蒿叶上表皮角质层和茎皮层厚度显著高于科尔沁沙地,髓直径和茎导管直径也有类似趋势;差不嘎蒿栅栏组织厚度、茎筛管直径随生长季降水的减少而增加,叶上表皮角质层、髓直径、茎导管直径随有效温度的减少而增加,表现出对水分和温度的适应性变化。研究结果为本种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生态适应性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93.
常明 《草地学报》2021,29(6):1286-1293
为了解火烧对植物群落结构和植被恢复速度的影响,本研究以甘肃省皇城羊场亚高山草甸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5月进行了火烧试验,并分别在2017,2018及2019年的5月(返青期)、7月(生长期)和9月(生长末期)测量了该区域火烧样地和原生样地的植被覆盖度、群落多样性和裸地百分比等指标。结果表明:2019年5月后火烧样地与原生样地间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间差异不显著;火烧后引起的植物结构变化是短暂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甚至消失,恢复时间大约16个月左右;同时火烧改变了物种组成,其中在火烧样地中甘肃马先蒿(Pedicularis kansuensis)和锐果鸢尾(Iris goniocarpa)逐渐消失,而鳞叶龙胆(Gentiana squarrosa)和火绒草(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逐渐出现。本研究说明春季火烧对亚高山草甸植物组成和结构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作为亚高山草甸管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94.
围栏封育是恢复高寒草甸退化的重要措施,连续11年对青海玉树州高寒草甸监测样地进行围栏封育,研究对其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寒草甸植被盖度在2015年达到最大值,为89.44%,在2011年最小,为72.17%;群落平均株高和物种数均在2013年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5.89 cm和17.44种;高寒草甸各个生物量均表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牧草鲜重、可食牧草鲜重、牧草干重和可食牧草干重在2013年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708.33、655.56、360.96和309.79 g,较围封第1年分别增加2.07倍、3.53倍、1.41倍和2.49倍;可食牧草比例在封育第8年达到最大值,为89.74%.相关性分析发现,围栏封育年限与物种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牧草鲜重呈显著负相关(P<0.05).说明围栏封育能提高高寒草甸的生物量,而封育年限过长并不利于高寒草甸的恢复.  相似文献   
995.
为加快奶牛养殖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促进奶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助力新疆“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笔者所在团队对新疆8 个地州、35 个县、85 家规模化奶牛场进行了实地查看走访、数据采集,重点对牛群结构及生产技术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大部分奶牛场的牛群结构都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共性问题,影响了奶牛场的经营效益与长期发展。本文对问题进行了汇总,并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旨在引起奶牛场经营者的重视,同时也为日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在奶牛养殖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养殖成本日益增加,且区域间差异明显的背景下,饲料作为奶牛养殖主要投入品,了解其在规模化牧场生产成本中的结构对于优化奶牛日粮结构、降低养殖成本、缩小区域间养殖效益差距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8—2020年规模牧场月度调研数据,分析了我国规模化牧场饲料结构情况。研究发现,大城市周边产区和南方产区的精饲料和粗饲料的比例相对更加科学,华北产区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并且玉米、豆粕、玉米青贮和苜蓿草在日粮中占有较大比重,达到84.62%;不同产区奶牛日粮结构具有明显差距,玉米青贮和苜蓿草在西北产区占比最高,玉米和豆粕在南方产区占比最高。注重发挥区域优势,加大优质粗饲料和可替代饲料的利用,有利于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997.
为了掌握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马鹿(Cervus elaphus)的种群数量和种群结构,维护内蒙古贺兰山的生态平衡。于2017年11—12月,2018年4—6月、11—12月,2019年4—6月,在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利用样线法对保护区内的马鹿进行调查,采用Distance R进行数据分析,估测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并对种群结构进行探讨。研究发现,马鹿在2018年冬季种群数量最高约为2452(1678—3578)只,种群密度为3.705(2.539—5.048)只/km2,遇见率为1.943只/km。遇见率年际间变化不明显(F=0.12,P=0.986);混合群出现的次数最高,雄性群出现的次数最低,不同集群类型在不同季节的差异极显著(P<0.001);群大小在不同季节的差异不显著(P=0.132);雌雄比在不同季节中没有太大变化。  相似文献   
998.
为了充分发挥谷物联合收割机的工作效率,提高品质,增强性能,国内外许多生产企业都加强了对其主要工作部件的设计研究,不断改进一些系统结构;现将一些工作部件的结构优化及应用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999.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生产经营向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农民为了进入市场,自发约定,把某些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建立起服务于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互助互利  相似文献   
1000.
对3D打印技术进行应用研究,阐述其精度、强度和速度等关键性能指标合理性,能够有效避免特殊形式结构部位的施工带来的成本、工期及质量问题,增加工程效益,并对溢流堰面特殊部位计算表面曲线轮廓,进行实验3D打印,最后总结3D打印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