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4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31篇
林业   458篇
农学   137篇
基础科学   26篇
  19篇
综合类   1634篇
农作物   80篇
水产渔业   593篇
畜牧兽医   1075篇
园艺   346篇
植物保护   35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330篇
  2011年   315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346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282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65年   13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40篇
  1956年   12篇
  1955年   6篇
  1953年   7篇
  195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研究了月斑鼓额食蚜蝇ScaevaselenicaMeigen幼虫捕食落叶松球蚜AdelgeslaricisVallot的功能反应,曲线可用Holling园盘方程模型来拟合,得数量模型0.5882Nt为:Na=。经检测理论和观察值近似,因而模型可用来描述月斑鼓额食蚜蝇1+0.0027Nt    幼虫捕食功能反应的情况。  相似文献   
32.
在离体培养幼虫外寄生蜂过程中,发现不同的蜂对饲料中的蛋白质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有不同的要求,本文对麦蛾茧蜂(B.hebetor),矛茧蜂(O.Plaliatus),管氏肿腿蜂(S.guani)的蛋白酶活性,饲料中蛋白质及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实验表明:蛋白酶含量低的蜂,饲料中含高游离氨基酸及低蛋白;蛋白酶含量高的蜂,饲料中含低游离氨基酸及高蛋白。  相似文献   
33.
34.
二化螟以幼虫危害水稻,幼虫有群集和转株为害的习性。二龄前群集危害,二至三龄期开始转株危害,遇缺水干旱时转株频繁,危害加重。针对以上特点,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35.
为了保证蜂蜜的质量和产量,我在多年的养蜂实践中总结了一点经验。追花夺蜜,常转地每当初夏一到,我就将蜂群从克山县的黎明村搬到黑河地区五大连池的大草原上,因为那里的山花、树花繁茂,能够提供给蜂群足够的养料。饲养强群,少分蜂发展蜂群不能有急于求成的思想,以2∶1的分群比例为佳。要了解和掌握蜜源的主要情况在放蜂前,必须根据自己蜂群的数量,选择良好的采蜜场地。如果没有花粉,蜂群是发展不起来的,因此必须选择当地柳树、山丁树和李子树及山花为辅助蜜源,同时还要抓住椴树蜜源。但椴树蜜源怕阴雨天,五年三不收,如果7月3日~7月5日没有…  相似文献   
36.
菠菜潜叶蝇幼虫潜在叶内,食害叶内留下表皮呈半透明水泡状,形成块状隧道,在隧道内残留很多虫粪。其为害不仅影响产量,而且对菠菜的品质影响尤为严重。为害严重的达到60%~70%。  相似文献   
37.
李红成 《西南园艺》2005,33(4):16-16
星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成虫俗称花牯牛、水牛姆,幼虫俗名围头虫、盘根虫。星天牛在柑橘类果树上的为害相当严重,发生率极高,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幼虫主要为害成年树的主干基部和主根,轻者树体老化、黄化,重者造成树干“围头”而整株死亡。  相似文献   
38.
姜云光 《中国蜂业》2005,56(3):31-31
《中国养蜂》中刊登过多篇升华硫粉加杀螨水剂撤在蜂路和框梁上治螨的方法。我们几个业余养蜂爱好多次采用这种方法防治大小蜂螨,效果确实不错。但大小幼虫伤亡情况十分严重。经一个疗程3次防治后几乎见不到幼虫。虽然升华硫用量降到平均每个继箱群2.5g,且加两倍的细面粉拌匀施用,拖子现象仍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39.
王志  薛运波 《中国蜂业》2005,56(3):23-23
一、非生物因子与蜜蜂病敌害的发生 1.温度因子 (1)高温与蜜蜂病敌害的发生:温度高于35℃时,易发生慢性麻痹病,并会借助于受病毒感染的花粉、巢脾、蜂机具以及盗蜂、迷巢蜂在群间迅速传播.持续的高温天气或丧失调温能力的蜂群,往往造成对卵和幼虫的高温伤害.高温有助于美洲幼虫腐臭病幼虫芽孢杆菌及急性麻痹病病毒粒子的增殖,有助于败血病及黄曲霉病的传染.  相似文献   
40.
通过几年来对温室花卉的栽培观察,发现介壳虫在白兰、散尾葵、含笑等花木上发生和危害逐年加重.介壳虫以幼虫和雌成虫为害花木的叶片,在叶背吸收营养液,形成黄色斑点引起落叶;在芽及嫩枝上则引起生长不良和枯萎;严重影响花木观赏价值,降低商品性.为此,特将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危害花木的方式和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