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36篇
水产渔业   339篇
畜牧兽医   2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日本对虾的酚氧化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本文以日本对虾为材料提取和部分纯化酚氧化酶,并对其特性进行了研究,以邻苯二酚为作用底物,该酶的最适pH为6.5,在pH5.0-8范围内较高稳定性,最稳定的pH为7.0,最适温度为40℃,在40℃以下表现出较高的热稳定性,而在50℃以上迅速失活。该酶对不同的酚类物质表现出不同的底物专一性,由高至低的趋势依次为三元酚、二无酚和单元酚。米氏常数Km值测定表明,该酶对邻苯二酚比DL-多巴有更高的亲和力。浓  相似文献   
62.
日本对虾越冬亲虾性腺促熟及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1998年利用越冬亲虾进行性腺促熟,用镊烫法切除眼柄,促进亲虾发育。结果:两年共培育亲虾雌虾8204尾。雄虾5683尾,获交尾虾5360尾。交尾率为71.81%。每年两批育苗,共利用水体1720m~3,育出0.7~1.1cm的虾苗12450万尾,平均单位水体出苗量为7.24万尾/m~3,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3.
副溶血弧菌对斑节对虾和日本对虾的致病力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作为条件致病菌的弧菌,前人对其致病性已作了大量的研究,但不同研究者得出的结果很不一致,有的甚至相互矛盾[1-4],其差异主要在于浸泡感染能否使健康对虾致病。因此,本实验以不同的感染方式以及不同的实验条件,对斑节对虾体内分离出的副溶血弧菌的致病力进行研究,以便了解对虾弧菌病的发病条件。1材料与方法1.1材料 对虾:体长7~9 cm的健康斑节对虾(Penaeus monondon)和日本对虾(P.japonicus),直接购于养殖场。 菌株:对虾病原菌一副溶血弧菌(Vibrio pora-haemolyti…  相似文献   
64.
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为实验对象,测定海藻糖对日本对虾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海藻糖后,日本对虾血清的凝血活性增强,注射后96h,0.4%浓度组凝血活性达到最高,为对照组的2.5倍;注射后48h到96h,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p<0.05);酸性磷酸酶活性在注射48h时最高,明显高于对照组;溶血素活性在注射海藻糖后有明显增强,注射后48h,0.4%浓度组的活力达到最高,而0.2%浓度组分别在24h和96h时,溶血素活力达到峰值;注射海藻糖对血清抗菌活力基本没有影响,说明海藻糖对日本对虾的抗菌活力没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65.
对虾     
《海洋与渔业》2008,(8):31-31
【品种来源】我国对虾养殖的品种有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斑节对虾和日本对虾等。1992年流行性虾病暴发前,以养殖中国对虾为主,目前以养殖南美白对虾为主。2006年,南美白对虾养殖产量占对虾养殖总产量的82%。1988年4月和1991年4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率先分别从美国和厄瓜多尔引进南美白对虾,进行全人工繁殖和虾苗培育的研究,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许多省、市从美洲国家引进南美白对虾,来进行人工育苗和大面积高产养殖试验。  相似文献   
66.
为了更好地进行日本对虾抗病良种的选育,本文用浓度为每毫升1×105个病毒粒子的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粗提液注射感染抗白斑病日本对虾子三代和普通日本对虾,观察其死亡率,同时测定WSSV感染后0,4,24,48和96 h血淋巴酚氧化酶(PO)、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蛋白含量.结果显示:注射WSSV 14 d内抗病子三代和普通对虾的平均死亡率分别为15%和85%,前者的抗病保护率达82.4%;感染前前者的各项免疫指标均高于后者,且PO,AKP和蛋白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感染后两者血淋巴检测的5项指标在96 h内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除ACP以外,抗病子三代的其他指标都比普通日本对虾的高.研究结果表明,所选育的抗白斑病日本对虾子三代能够有效地抵抗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的侵染,其免疫指标也高于普通日本对虾.  相似文献   
67.
日本对虾多茬养殖是海水养殖的重要形式之一。2006年,海阳市大闫家镇鲁古埠村的日本对虾养殖中,遵循“水产养殖,养水为本”的科学养殖理念,头茬虾单产40kg,在售价仅为34元/kg的情况下,每667m^2净利润超千元,2茬虾也达到单产50kg,售价140元,kg,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齐晓光  马骞 《齐鲁渔业》2008,25(8):44-44
日本对虾的移植放流在辽西地区已体现出显著的经济效益,回报率高,最高年份投入产出比达1:12。日本对虾生命周期短,生长速度快,活动范围小,具有很强的潜沙陛,适宜生长在温度20~30℃、盐度23~32的沙泥底的浅水滩涂上,属浅海栖息虾类。实践证明日本对虾是浅海海域渔业资源增殖的首选品种,成本低,而且适宜个人投资。因为日本对虾移动范围小,只要环境适宜,放在哪里就生活在哪里,谁投资谁受益,  相似文献   
69.
参虾池塘高效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9月刺参夏眠期间正是日本对虾快速生长的季节,在对虾池中人工造礁,第1年4月放入规格为80~120头/ kg的海参苗1740 kg,每年7月放入体长0.7~1.0 cm的日本对虾虾苗1.2×105尾,将刺参与日本对虾混养.在养殖过程中,刺参不投喂,只用卤虫、人工饲料、杂色蛤和四角蛤蜊投喂日本对虾,严格控制养殖池内的杂鱼虾,保持水质新鲜,可提高日本对虾和刺参的成活率,利用两者饵料和空间互补性,可显著提高虾池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0.
刺参夏眠期间正是日本对虾生长的大好季节,将刺参和日本对虾混养,在7月份放养虾苗,严格控制养殖池内的杂鱼虾等,就可大大提高日本对虾和刺参的成活率,利用此二者在饵料和空间的互补性,可显著提高虾池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