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18篇
  免费   1219篇
  国内免费   1544篇
林业   2295篇
农学   1784篇
基础科学   648篇
  1656篇
综合类   16211篇
农作物   1218篇
水产渔业   1184篇
畜牧兽医   8173篇
园艺   3084篇
植物保护   3028篇
  2024年   383篇
  2023年   1161篇
  2022年   1108篇
  2021年   1146篇
  2020年   1116篇
  2019年   1258篇
  2018年   706篇
  2017年   1043篇
  2016年   1292篇
  2015年   1407篇
  2014年   1874篇
  2013年   1656篇
  2012年   2288篇
  2011年   2374篇
  2010年   2045篇
  2009年   2040篇
  2008年   2036篇
  2007年   1727篇
  2006年   1621篇
  2005年   1518篇
  2004年   1221篇
  2003年   1088篇
  2002年   934篇
  2001年   845篇
  2000年   751篇
  1999年   629篇
  1998年   572篇
  1997年   487篇
  1996年   468篇
  1995年   462篇
  1994年   421篇
  1993年   309篇
  1992年   327篇
  1991年   300篇
  1990年   258篇
  1989年   231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16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1 培养菌材时要细心检查菌枝和菌棒 杂菌喜腐生生活,应选用未腐朽、无霉菌的新鲜木材培养菌棒,并尽可能缩短培养时间。如果发现菌棒上有杂菌,轻者刮掉,晒1-2日:重者废弃。2 检查所用麻种 如发现感染霉菌,轻者刮去、日晒,或用75%酒  相似文献   
102.
近年来,随着畜牧养殖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农村养兔业迅速发展,规模逐渐扩大。但是,一些免疫过的兔群常常暴发兔瘟等传染病,给养兔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经过几年的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影响兔群免疫效果的因素,望广大饲养人员在生产中充分重视这些因素对兔群免疫效果的影响。1疫苗因素1.1疫苗的质量疫苗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免疫接种的成败,劣质的疫苗是不能起到好的免疫效果的。因此,应选择和购买高质量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根据国务院《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规定,建议购买疫苗时最好到当地县级以上动物防疫检疫部门选购。1.…  相似文献   
103.
为了提高肉鸡生产性能和饲料转化率,我们利用复合酸化制剂唬痢灵(荷兰生产,主要成分为十三种有机酸)添加入肉鸡饲料和饮水中,进行饲喂试验。 实验选用1日龄AA肉仔鸡3200只,安排在同一栋鸡舍内,均分成两组。在同一环境条件、统一饲养管理方式饲喂。各组群用塑料布隔开,用具严格分开。采用垫料平养。全程喂颗粒料,自由采食,分组计量,自由饮水。 试验组从1日龄到出栏(56天)在饮水中添加复合酸化剂,添加剂量如下:5、6日龄添加0.1%,11、12、17、18、23、24、29、30日龄添加0.2%,35、36、41、42、47、48、53、54日龄添加0.…  相似文献   
104.
1菌种选择应选择中低温或广温型高产优质品种. 2菌种及菌袋制作用"倒推法"确定各级菌种及菌袋的制作时间.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108.
在试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复合卷曲的切屑比向上卷曲的切屑、当侧卷程度较大时比例向卷曲的切屑易于折断的观点,并且讨论了切屑产生复合卷曲及侧向卷曲的条件,这些对断屑槽的设计和使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9.
一、温湿差刺激法 菌床白天盖膜升温.傍晚或早晨揭膜降温;菌丝生长前期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后期保持在85%~90%。这样的温湿差变化有利于菇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0.
桑园生草栽培模式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态农业建设要求农林牧副渔和种养加协调发展,在更有效地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可持续发展。南方丘陵山地桑园土壤主要发育在南亚热带的赤红壤及中亚热带的红壤,此类桑园土壤经长期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土壤性状虽发生了明显变化,但仍不同程度地显示出红壤的诸多弊端,例如酸、瘦、旱、板等结构不良现象。桑园在长期的栽培管理中出现过以下几种栽培模式,一是传统的精耕细作清种模式;二是桑园套种模式,有桑~粮型、桑-蔬型、桑-粮-牧型、桑-蔬-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