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7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427篇
林业   85篇
农学   845篇
基础科学   10篇
  67篇
综合类   2046篇
农作物   782篇
水产渔业   122篇
畜牧兽医   393篇
园艺   170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263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143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150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Using of AFLP Marker to Predict the Hybrid Yield and Yield Heterosis in Rice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利用AFLP分子标记对46个水稻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继而研究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按照NC设计获得的195个杂交组合的产量及特殊配合力的相关性,探讨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能性。结果表明:(1)通过UPGMA聚类分析(图3),可将供试材料分为16个类群,并把来源不明的品种(系)划分到相应类群中,从而对这些材料进行初步鉴定。可见,AFLP分子标记是检测类内品种间遗传差异的有效方法,为水稻品种(系)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2)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杂种产量优势、F1产量、特殊配合力之间都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介于0.3235-0.7713之间。但相关程度还不足以预测杂种优势。增效座位和减效座位以及使用与杂种优势有关的QTL连锁标记位点可能提高杂种优势的预测能力,但最终解决,将依赖于杂种优势遗传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72.
王友华 《种子》2005,24(3):42-44
本文介绍了植物杂种优势预测中常用的植物分子标记,同时分析了分子标记预测植物杂种优势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评价。  相似文献   
73.
国内棉花雄性不育性研究现状、问题、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有军  付亮  王彩霞  张爱芹 《种子》2005,24(1):44-49
杂种优势是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现状作了介绍,分别介绍了单隐性核不育和重叠隐性核不育、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研究及利用现状,并提出,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研究利用是解决棉花杂种优势面临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4.
9优 41 8系北方杂交粳稻工程技术中心和江苏省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用 92 0 1 A与 C41 8杂交配组育成的中粳型强优势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 1 999- 2 0 0 0年连续 2年参加安徽省中粳区试 ,2 0 0 0年同时参加了省生产试验并在省内南北稻区组织了多点示范试种 ,均表现产量高、抗性好和适应性广等特点。本文现重点总结其优势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注 :江苏省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水稻研究室提供部分资料 ,谨致谢意。1 主要优势表现产量高 ,增产显著  9优 41 8于 1 999年参加安徽省中粳区试 ,在 5个试点中有 4点增产 ,最高增幅达 1 5…  相似文献   
75.
突破玉米"种质瓶颈"加快新优势群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种质基础狭窄,即玉米育种界所说的“种质瓶颈”现象已经成为我国玉米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限制因素。要解决我国玉米种质基础的脆弱性,使玉米产量尽快有所突破,必须开发利用新的种质资源。1突破“种质瓶颈”的紧迫性自从自交系间杂交种利用以来,典型的杂种优势模式就是来自于不同玉米带种质的杂交,在这种模式下,国内几十年来所形成的杂种优势群不外乎本土的四平头、旅大红骨,外引的Reid、Lancaster等有限几个。其他系统很少应用。有限的种质,相对我国复杂的玉米生态环境,多层次的生产和商业需求而言,便显得过于狭窄了。要突破这种“瓶…  相似文献   
76.
77.
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 ,以分属于不同杂种优势群的 6个自交系做测验种 ,与 6个合成群体组配成 36个组合。结果表明 :单株产量的GCA以LBM最高 ,其次为WBM ,从株型、穗型性状的SCA分析合成群体与自交系组成了 9个优良杂种优势模式。单株产量最高的组合为HZ85×WBM ,其均值为 10 8 75g。通过对优良杂优模式内的变异参数估计 ,在群体内有丰富的变异个体 ,具有很强的选择潜势。组合内个体产量分布以及出现的频率对选系和轮回选择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人工合成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 ,分属于不同的杂种优势类群 ,具有多元种质的特性。作为选系和轮回选择群体 ,具有明显的选择潜势  相似文献   
78.
玉米自交系K12原种的保纯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K12玉米自交系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玉米所选育,其叶片上挺,综合性状优良,穗大,配合力和自身产量都较高.自育成以来,很快被各育种单位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9.
CHA小麦产量因子优势关系分析及育种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绍峰  郭世昌等 《小麦研究》2002,23(1):10-11,20
通过对12个CHA小麦杂优组合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优势关系分析,揭示CHA小麦杂种优势表现规律和各种优势对产量表现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平均优势表现大小顺序为:产量>穗数>千粒重> 穗粒数,各优势对产量超标优势的关联顺序为产量平均优势>千粒重超标优势>穗粒数超标优势>穗数平均优势>其它,由此反映出在杂优利用研究中进行亲本选配和强优组合筛选时对群体穗数和千粒重、穗粒数的不同要求。  相似文献   
80.
杂交棉A—92的高产生理特点与配套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杂交棉A-92生长发育特点、干物质生产与分配,产量形成规律及配套栽培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杂交棉A-92干物质生产与积累、籽皮棉产量、单株成铃数、铃重、总果节数、节枝比、铃枝比、叶面积系数、根系活力等均高于对照种鄂荆1号,具有明显地竞争优势。杂种主要来源于单株叶面积扩大,特别是果枝叶面积增长速度较快;产量优势主要表现为早发明显、伏明桃增多和单铃重增加。结合多年示范、试验结果,栽培技术上在适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