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7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427篇
林业   85篇
农学   845篇
基础科学   10篇
  67篇
综合类   2046篇
农作物   782篇
水产渔业   122篇
畜牧兽医   393篇
园艺   170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263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143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150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981.
作物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模式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邹小云  宋宇  贺浩华  傅军如 《种子》2004,23(6):44-48
根据有关文献资料,从系谱分析法,数量遗传学方法和分子标记法对玉米、小麦、水稻等作物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模式的研究进展及作物种质创新与杂种优势群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了我国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并提出了进一步划分我国作物杂种优势群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82.
烤烟杂种优势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7个烤烟杂交组合F1代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TMV抗性的杂种优势,分析了各性状与亲本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烤烟杂种优势以单位面积产量最为突出,7个组合的单位面积产量均超过中亲值,优势幅度在6.6%~50.40%之间,有6个组合超过了大值亲本,优势幅度在8.34%~43.78%之间.各性状都有表现超中亲或超高亲的组合,不同性状表现杂优组合比例不同,TMV抗性的高亲优势最强,占71.42%.亲本对杂种一代各性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F1各组合的有效叶数、茎围、单位面积产量、产值几个性状与大值亲本、小值亲本、中亲值、双亲之差无显著相关;自然株高与亲本相关性较大,上等烟比例、TMV抗性优势大小与双亲之差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983.
以旱稻基因型旱65为母本,稗草长芒稗为父本,通过杂交、回交技术,导人稗草高光效、速生快长基因,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84.
茄子黄萎病抗性的杂种优势及遗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取 6份对黄萎病具有抗感差异的茄子材料 ,利用半双列杂交第 2种设计方法配制组合 ,调查人工灌根后的抗病指数。结果表明 :茄子对黄萎病的抗性存在一定的杂种优势 ,F1与双亲均值有很强的相关性 ;抗性遗传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 ,且至少受 2对显性基因组控制  相似文献   
985.
张丹 《华北农学报》2007,22(B10):62-65
以5个来源不同的玉米自交系组成的杂交组合为材料,对旅大红骨群自交系为父本的F。产量等性状的杂种优势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旅大红骨群与Reid,PA,PB群组合的F。的杂种优势均随性状不同而有所差异;在种质改良过程中PA×旅组合后代的杂种优势较强,从抗旱性角度来看Reid×旅组合具有显著优势;旅大红骨群自交系作为父本对后代在多个性状上的影响大于母本自交系,在利用不同性状对后代进行改良时应注重旅群与其他群不同组合模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986.
选用遍布玉米全基因组的SSR引物,检测西南山地丘陵生态区主要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态性,以此估算自交系间DNA分子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将119个自交系划分为14个类群,与自交系的亲缘关系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西南山地丘陵生态区的地方种质资源中,蕴藏着丰富的遗传变异,不能将其简单地划入任何杂交优势群.再从不同及相同类群中选取相互间遗传距离呈梯状分布,全国大面积推广杂交种的9个亲本自交系,组配成36个完全双列杂交组合,测定杂交种籽粒产量及其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简单相关、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虽然杂交种的平均单株籽粒产量及其特殊配合力,与亲本自交系间分子遗传距离相关不显著,但亲本自交系间分子遗传距离通过父本自交系一般配合力对平均单株籽粒产量的间接作用较大,平均单株籽粒产量与母本自交系一般配合力、父本自交系一般配合力和双亲自交系间分子遗传距离的多元回归关系达极显著水平,可以此预测杂交种75%的产量变异.  相似文献   
987.
国外玉米种质P78599的杂种优势利用模式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70年代以来,含国外P78599种质的优良玉米自交系主要有丹598、P138、齐319和X178等,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优良玉米杂交种主要有农大108、鲁单50、农大3138、丹玉23、丹玉24、丹玉26和鲁单981等.目前应用最多的杂种优势利用模式为P78599种质与改良Reid、四平头、旅大红骨之间的杂种优势模式;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是用P78599种质改良四平头和中国地方品种(群体)选系,新选育的自交系与B杂种优势列杂交容易产生优良品种.P78599种质对于改良B杂种优势列的其他种质或合理利用我国地方种质可能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88.
博州玉米新品种及杂种优势利用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近二十年博州玉米品种的发展情况及近年来育成品种的杂优模式分析,反应出博州玉米品种的发展变化,更换速度较慢,种质资源利用较为狭窄,杂种模式利用及推广能够提高育种效率。指出博州发展玉米应该呈多样性,多种玉米共同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989.
棉花抗草甘膦突变体筛选及其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应用   总被引:25,自引:7,他引:25  
采用体细胞连续定向筛选技术,结合体细胞诱变技术,获得非转基因抗草甘膦的棉花突变体—R1098。R1098植株抗除草剂性状稳定;霜前皮棉产量与苏棉12号相当,纤维品质优良,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是一优异的棉花种质资源。遗传试验结果表明,R1098的抗草甘膦性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无细胞质效应。用R1098作父本与一般陆地棉杂交,其F_1仍具有抗草甘膦特性,可以用于棉花杂交种的纯度鉴定和假杂种自动清除,有利于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90.
广西玉米骨干自交系的SSR分群及杂种优势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广西14个玉米骨干自交系与5个代表国内主要杂种优势群的普通玉米标准测验种(黄早四、Mo17、丹340、掖478和B73)进行SSR分析,旨在探讨广西玉米骨干系跟国内5大玉米杂种优势群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交51、HI、武125与黄早四同属于四平头群;苏BC、钦8、5公与丹340同属于旅大红骨群;M9、双M9与Mo17同属于兰卡斯特群;CML165、陕72-1-1-1、7239、南60-1与B73同属于瑞德群;花83-2、CML161与掖478同属于PN群.本研究还分析了广西的玉米杂种优势模式,结果表明广西玉米育种中应用的杂种优势模式主要为"兰卡斯特群×旅大红骨群"和"非瑞德群×瑞德群".研究结果将对当地今后选育新型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组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