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3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103篇
林业   466篇
农学   93篇
基础科学   36篇
  47篇
综合类   1254篇
农作物   87篇
水产渔业   459篇
畜牧兽医   163篇
园艺   178篇
植物保护   30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栝楼的经济效益与开发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栽种栝楼可一年引种,多年收益;且土地利用率高,用途广泛,综合经济效益较高,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92.
<正>美洲星(原世纪星)在大豆上使用具有明显的增产及增强大豆抵御不良环境因子侵害能力的效果。例如:1996年焦岗湖农场用100mL美洲星喷洒土壤,又于花期以75mL对水500倍进行叶面喷雾,结果单株荚数增加6.6个,单株粒数增加12个,单株粒重增加2.3g,百粒重增加0.8g,667m2产量增加43.6kg,增产幅度达27.8%。  相似文献   
993.
光肩星天牛不同寄主树种挥发性物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挥发性物质在昆虫搜寻寄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文首次利用动态顶空采集法,提取了光肩星天牛部分寄主树种合作杨、新疆杨、毛白杨、旱柳未损伤及遭受机械损伤后的挥发性物质,共鉴定出56种化合物,包括醛类、酯类、醇类、萜烯类、脂肪酸类等.结果表明,感光肩星天牛树种释放较多的酯、萜类物质,而抗性树种则释放较多的醇、醛类物质.在遭受机械损伤后醛类和醇类物质的释放量增加,同时还产生大量的萜类物质.这些物质释放的变化可能与光肩星天牛的取食习性有关.  相似文献   
994.
光肩星天牛取食后复叶槭挥发物的释放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阔叶植物叶片通常释放少量的挥发物,但是当受到害虫取食后植物会释放大量的物质,并且其挥发物的指纹图谱与未被损伤的植株相比大不相同.这些挥发物在植物-害虫-害虫天敌之间的关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昆虫取食植物后挥发物的释放机制,作者选用复叶槭(Acer negundo)和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为试验材料,利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GC-MS)检测挥发物.在天牛取食后大多数物质在9h的释放率达到第一个峰值(β-蒎烯、六氢法尼烯基丙酮、乙酸苯乙酯、苯甲酸甲酯、水杨酸甲酯、syn-2-甲基丁醛肟除外).在经过短时间下降后又逐渐上升,至天牛取食后48h达到最大值.只有β-蒎烯、3-蒈烯、桉树脑、D-柠檬烯、trans-香叶基丙酮、苯甲酸甲酯、苯乙酮、苯并噻唑等物质在72h达到最大,而syn-丁醛肟、1,3,3-三甲基-2-甲烯二氢吲哚在咬食1h后就达到峰值.天牛咬食诱导出的复叶槭挥发物(即在正常植株中未被检测到的物质)种类随时间的变化逐渐增加,在48h达到17种.  相似文献   
995.
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前OPA衍生法对河北地区的毛白杨、冀秦1号场、旱柳、旱柳、加杨、山海关场、北京杨、大官场等7种树木的木材研究发现,根据其氨基酸组成可将该7种树木分为3类组合形式:(1)抗光肩星天牛树种-毛白杨,其氨基酸组合中天冬氨酸、丝氨酸、甘氨酸、谷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精氨酸的含量超过平均值;(2)对光肩星天牛敏感树种-山海关杨、北京杨和大官杨、氨基酸组合中该7种氨基酸含量低于平均值;(3)对光肩星天牛较敏感树种-加杨、旱柳和冀秦1号杨,氨基酸组成介于前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996.
从湖南18个县(市)采集的水稻细条病病叶中分离出24个噬菌体分离株,用7种不同的植物病原细菌进行了专化性测定,结果表明供测的噬菌体只能侵染水稻细条菌;用来自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及四川的水稻细条菌90个菌株对噬菌体敏感性进行测定,认为可将供试菌株分为3类共23个溶菌型.并提出了提高噬菌体法检测种子带菌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7.
研究了6种碳源和6种氮源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碳源和氮源对该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量均有显著影响。病菌在以淀粉为碳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乳糖次之;菌丝干重以果糖培养基上最大,乳糖、葡萄糖、麦芽糖、蔗糖、淀粉次之,无碳对照最低;产孢量以在麦芽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最高,乳糖次之,无碳对照最低。病菌在以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菌丝干重最大,硝酸铵次之,脲最慢;产孢量以在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上最高,硝酸铵、硫酸铵上次之,脲最低。脲和氯化铵对病菌生长和孢子形成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8.
利用RT-PCR法和PCR法克隆到橄榄星室木虱乙酰胆碱酯酶基因(Ace)的2个片段,其中cDNA片段长66bp,翻译获得的氨基酸1~11位与家蝇等13种昆虫相应的序列相同或仅相差1个氨基酸,该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中的接受号为DQ417582;基因组DNA片段长499bp,2个外显子连在一起与意大利蜜蜂等13种昆虫相应基因的氨基酸同源性均高于88%,该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中的接受号为DQ425028。此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橄榄星室木虱对杀虫剂抗性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水稻对细菌性病害的抗性与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抗性反应不同的水稻品种接种白叶枯病菌和细菌性条斑病菌幼苗叶片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健康叶片的PPO活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与品种的抗性无关;在接菌叶,抗病品种的酶活性与对照接近,个别品种增加明显,而感病品种酶活力明显下降。抗性反应不同品种接种白叶枯病菌后PPO的变化趋势不因土壤中N肥的变化而改变。同一品种对白叶枯病菌不同毒力菌株和两种病害的反应与品种和病原的表型特征有关。因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测定了麦长管蚜及其天敌七星瓢虫对六种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山西晋中地区麦长管蚜对菊酯类药剂的敏感性次序为,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氟氰戊菊酯>甲氰菊酯>戊菊酯。七星瓢虫幼虫对这六种菊酯类药剂的敏感性次序与麦长管蚜相同。在麦长管蚜和七星瓢虫之间,六种菊酯类药剂的选择性指数以氯氰菊酯最高,依次为溴氰(?)酯、氰戊菊酯、氟氰戊菊酯、甲氰菊酯和戊菊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