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3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162篇
林业   215篇
农学   142篇
基础科学   191篇
  136篇
综合类   1403篇
农作物   138篇
水产渔业   186篇
畜牧兽医   498篇
园艺   129篇
植物保护   15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灰斑古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病的自然流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灰斑古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病的自然流行孙发仁(山东省泰安市菜篮子科技园,泰安271000)PRELIMIARYSTUDIESONTHEPOLYHEDROSISVIRUSISOLATEDFROMORGYIAERICAESUNFa-Ren(TaianSci...  相似文献   
82.
通过大量培育昆虫细胞生产天敌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利用病毒防治害虫的现状.介绍了笔者用含天然物的无血清培养基大量培养甘蓝夜蛾细胞,以及用这种细胞系生产核多角病毒的方法及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83.
在常规ELISA间接法的基础上,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感染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棉铃虫幼虫体内病毒粒子。3龄幼虫饲喂表层涂有HaNPV人工饲料后9小时,即可在幼虫抽提液中检出病毒辣粒子抗原,而典型病虫显症需5-6天后才出现。因此本法是一种灵敏、快速、特异性强的检测昆虫杆状病毒辣的方法。利用单克隆抗体结合ELISA试验分别检测来自江苏和山东不同地区棉田自然死亡的棉铃虫幼虫,表明在江苏和山东不同棉区可检测  相似文献   
84.
室内试验,豆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3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_(50))为1.4×10~(4(?)8)个多角体/毫升。田间试验,喷施1.6×10~7多角体/毫升的病虫尸匀浆液,对豆天蛾幼虫的防治效果在70%左右。豆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与苏云金杆菌或银纹夜娥核型多角体病毒混用,防治同时发生的多种大豆害虫的总效果明显提高,虫口下降率可达90%左右。  相似文献   
85.
本文对甘蓝夜蛾血球细胞的离体培养,以及细胞系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利用M—M培养液,辅之以0.02%TC-199、0.06%胰蛋白(月示)和20%胎牛血清,采用单层培养法培养甘蓝夜蛾老熟幼虫的血细胞。结果原代培养仅历时35天就开始了第一次传代,共继代培养8次。细胞形态以圆形和梭形为主,圆形细胞直径为20~31μm,梭形细胞大小为18~20μm×35~50μm。利用第三代培养的细胞悬液,以3.5×10~5cells/ml浓度培养,其群体倍增时间约60小时。核型分析表明,细胞的染色体约呈圆球形,数目变化较大。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细胞的酯酶同功酶带为12条,其中有6条主带。培养的细胞于4℃直接冷冻保存可长达70天。  相似文献   
86.
87.
根据土源性寄生线虫体外发育期间受温度、湿度、季节和宿主动物影响的原理,采用电子计算机对上述四因子和食道口线虫从卵发育到侵袭性幼虫速度、数量进行回归分析,制定出模拟模型,设计出了在牧地上该种线虫从卵发育到侵袭性幼虫数量预测预报公式,用该公式和气象资料计算出的侵袭性幼虫季节消长曲线,与牧地上宿主羊体内成虫数量消长曲线相一致,初步显示可以采用气象资料和计算机预测牧地上粗纹食道口线虫侵袭性幼虫量的季节动态,从而为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8.
戴云山间二元线性回归方程来:胸围55cm以下者y=0.4027x1+0.0685x2-12.2;胸围56-65cm者y=0.5737x1+0.0998x2-21.5;胸围66cm以上者y=0.8876x1+0.3089x2-54.3。  相似文献   
89.
从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中国镇江株 (BmNPV ZJ)基因组DNA中克隆出酪氨酸蛋白磷酸酯酶基因 (ptp) ,该基因的编码部分由 5 0 7个核苷酸组成 ,其中A为 16 3、C为 99、G为 113、T为 132 ,G +C含量约为 4 2 %。根据其核苷酸序列推演的蛋白质由 16 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其中含有酪氨酸蛋白磷酸酯酶催化活性区的 11个氨基酸“HC”基序。该基因与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AcMNPV)ptp和BmNPV T3株 (日本 )的ptp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 96 8%和 98 2 %。BmNPV ZJ酪氨酸蛋白磷酸酯酶 (BmNPV ZJPTPase)的氨基酸全序列与AcMNPV、BmNPV T3、芹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AfMNPV)PTPase和黄杉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OpMNPV)PTPase 1的氨基酸全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 97%、97 6 %、96 %和 6 0 % ,而与OpMNPVPTPase 2的同源性仅为 2 0 %。在NCBI数据库中查找BmNPV ZJPTPase的同源性序列 ,查找到的 5 99381个序列中发现至少有 14种mRNA加帽酶其N端部分存在PTPase催化活性区的“HC”基序 ,但其氨基酸全序列的同源性只有 31%~ 32 %。该基因序列已被GenBank数据库收录 ,登录号为AF316 871  相似文献   
90.
不同熟期苦荬菜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苦荬菜Lactuca indica是一种优良的牧草种质资源,熟期是苦荬菜利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研究对2种不同熟期的苦荬菜种子根尖细胞进行冰浴处理,染色体用醋酸洋红染色制片。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早熟苦荬菜和晚熟苦荬菜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18,没有差异。早熟苦荬菜核型公式为2n=2x=2m 12sm 4st;晚熟苦荬菜核型公式为2n=2x=16sm 2st,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