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13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12篇
林业   41篇
农学   159篇
基础科学   80篇
  45篇
综合类   2748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8900篇
畜牧兽医   729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447篇
  2013年   489篇
  2012年   819篇
  2011年   749篇
  2010年   620篇
  2009年   778篇
  2008年   706篇
  2007年   686篇
  2006年   666篇
  2005年   645篇
  2004年   673篇
  2003年   619篇
  2002年   514篇
  2001年   447篇
  2000年   340篇
  1999年   243篇
  1998年   245篇
  1997年   219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51篇
  1994年   169篇
  1993年   164篇
  1992年   153篇
  1991年   163篇
  1990年   157篇
  1989年   136篇
  1988年   92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69篇
  1985年   61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52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23篇
  1977年   21篇
  1975年   20篇
  1974年   28篇
  1973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广西水产研究所那马中试基地进行了池塘养殖当年繁殖的奥尼罗非鱼苗种达出口规格试验。在1800m^2池塘中投放全长为3—4cm的奥尼罗非鱼鱼苗2860尾,经178d养殖,奥尼罗非鱼平均体重为O.75kg/尾(最大为1.1kg/尾),平均体长为26.1cm(最大为29.5cm),总产量为1750kg,平均产量为648kg/667m^2,养殖成活率为81.6%。  相似文献   
992.
1995年,在一精养成鱼塘设置1口25m^2网箱养湘鲫,经136天饲养,生产湘鲫334.33kg。每平方米鱼13.37kg。1996年,在两口精养成鱼塘各设置1口20m^2网箱培育乌鳢鱼种,经42天饲养,1#箱培育10cm规格鱼种30520尾声84.0kg,每平方米1526尾、14.20kg;2#箱28960尾、268.4kg,每平方米1448尾,13.42kg。通过两年的实验,对池塘网箱养殖名优  相似文献   
993.
月鳢 ( Channa asiatica)俗称七星鱼、山花鱼 ,隶属于鲈形目 ,鳢科。该鱼个体虽小 ,但肉味鲜美、营养丰富 ,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在民间享有“保健生鱼”的美称 ,是一个开发前景颇好的名优水产品种。近年来 ,在广东、广西等地已普遍养殖 ,其它地区也开始引种试养。月鳢具有耐低氧及对不良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的特点 ,对养殖环境条件要求不高 ,因此特别适合于农户庭院养殖。其养殖可采取多种方式 ,如池塘养殖、水泥池养殖、网箱养殖等 ,养殖户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情况 ,因地制宜地选择。现将月鳢的池塘养殖方法介绍如下 :一、池塘要求1 .池塘选择…  相似文献   
994.
2004、2005年在面积分别为26亩(15亩=1hm2,下同)和19亩的2个池塘进行大弹涂鱼养殖试验。2004年5月和2005年5月分别放养体长2~3cm的鱼苗15.2万尾和28万尾。经过精心管理,分别收获规格为40~45尾/kg的商品鱼2987kg和5305kg,亩产93.3~117.9kg,成活率达80.9%~84.2%,投入产出比1:1.75~2.04,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5.
针对中国对虾渗水养殖易于发病、产量不稳定的状况,2001年我们引进了南美白对虾进行养殖,亩产达到130kg,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96.
去冬今春,刺参池塘养殖出现了几年来较为严重的病害,部分刺参肿嘴、吐脏、表皮局部溃烂,严重的整个躯体溃烂而死亡.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经监测.发生疾病的病原仍以弧菌为主,并发现有霉菌与寄生虫。现就发病的原因和应急处理措施探讨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近年来,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刺参育苗面积和养殖面积急增。但由于刺参养殖技术的不完善等原因,导致了刺参的室内保苗和池塘养殖病害发生严重,尤其是2002-2004年刺参病害给育苗和养殖业户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刺参发病的主要症状为:摇头频繁,萎缩,翻吻,肿嘴(鼓嘴),腹部鼓胀(鼓肚),破肚,排脏(吐肠),继而部分或全身发白、发蓝,溃烂(化皮),最后溶化死亡。当发现某个池子中的个别刺参开始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这个池子的其它刺参也将会出现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998.
翘嘴红鮊生活在湖泊、水库、河流等水域的中上层,行动迅速,性情凶猛,以捕食其它小型鱼类为食.其肉质细腻,营养丰富,肉味鲜嫩,为鱼中上品.在池塘养殖中具有食性杂、生长快、个体大、适温范围广、病害少、市场价格高等优点,是近几年养殖的热门品种之一.但各地养殖效果差异较大,池塘养殖成鱼亩产50~300 kg,亩效益500~2500元不等.为进一步做好翘嘴红鮊养殖推广工作,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养殖实践,将翘嘴红鮊池塘养殖的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99.
配合饲料在微流水池塘主养团头鲂,经过140天的试验,产量31.5t/hm^2,饵料系数1.93,利润1.49万元/hm^2。  相似文献   
1000.
鱤鱼池塘养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将当年鱤鱼养成商品规格、成活率 90 %以上的养殖结果 ,探讨了鱤鱼的池塘养殖技术。鱤鱼的池塘养殖可用专养和与河蟹的混养二种模式 ,前期需投喂活鱼苗 ,后期用鱼块。在鱤鱼体长 5cm左右时进行食性转化较为适宜。养殖的关键技术为食性的转化和及时分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