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6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42篇
林业   9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12篇
综合类   359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709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为了解天津北大港湿地保护区浮游植物现状,于2017年春季(5月、6月)、秋季(9月、10月)分四次对保护区内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对该地区的种类组成、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取得了一定的了解。共采集浮游植物8门75属,其中最多的是硅藻门,共20属,所占比例也最多,为25.97%;绿藻门19属,所占百分比次之,为24.68%;蓝藻门有12属,占比为15.58%,甲藻门有9属,占比为11.69%;裸藻门有1属,占6.49%;金藻门、黄藻门种类数很少,各4属,各占5.19%;隐藻门只有1属,占1.30%。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区间在1.30~1.47之间,故大港湿地保护区水质总体处于中—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972.
套尔河贝类增养殖区放流活动前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贝类增养殖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于2018年5月(增殖放流前)、8月(增殖放流后),对套尔河贝类增养殖区叶绿素a含量、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综合调查。在调查海域,5月叶绿素a整体呈现近岸泥滩—离岸逐渐递减的趋势,浮游植物以硅藻为主,优势种是布氏双尾藻(Ditylum brightwellii)、威利圆筛藻(Coscinodiscus wailesii)、羽纹藻(Pinnularia sp.)和夜光藻(Noctiluca scientillans),;8月叶绿素a的分布趋势与5月有明显的不同,高值区出现在离岸,硅藻依然是最重要的浮游植物类群,优势种演替明显,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派格棍形藻(Bacillaria paxillifera)、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海洋斜纹藻(Pleurosigma pelagicum)、伏氏海线藻(Thalassionema frauenfeldii)、柔弱角毛藻(Chaetoceros debilis)和尖刺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是优势种群。叶绿素a浓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5月盐度与氨氮是影响叶绿素a浓度的重要因素,8月环境因子与叶绿素a的相关性不显著。浮游植物优势种与环境因子冗余分析(RDA)分析表明,氮、磷营养盐是影响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季节性演替明显,贝类增养殖对环境因子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耦合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73.
2012年5月和8月对崂山近岸和流清河湾网箱增养殖区的浮游植物进行调查。结果显示,5月共检出浮游植物23属36种,细胞丰度变动范围为85.26×103~720.16×103cell/m3,夜光藻为优势种,数量占浮游植物总量的80%以上,受其影响,群落多样性较差,细胞丰度低。8月共检出浮游植物30属54种,细胞丰度变动范围为43.00×103~1 116.27×103cell/m3,群落多样性较好,细胞丰度较低。对浮游植物群落进行聚类分析,5月相似性在60%以上,8月在50%以上。崂山近岸的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平均值均大于流清河湾网箱增养殖区,而多样性均值前者均小于后者;相关性分析显示,细胞丰度平均值与N/P均值呈显著负相关(r=-0.81,P<0.05),而多样性均值与其呈显著正相关(r=0.98,P<0.05),认为影响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和多样性的最关键限制因子是无机氮。  相似文献   
974.
基于2016年4个季节的生态调查数据,研究了山东荣成近岸养殖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同时,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讨论了环境因子对荣成近岸养殖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4个季度共发现浮游植物66种,分隶于硅藻、甲藻及金藻3个植物门、29个属;浮游植物优势种包括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具槽直链藻(Melosira sulcata)、日本星杆藻(Asterionellopsis glacalis)、扭链角毛藻(Chaetoceros tortissimus)、尖刺菱形藻(Nitzschia pungens)及劳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orenzianus),具有明显的季节演替现象。春季日本星杆藻在荣成湾大量出现使其成为优势种。4个季节浮游植物丰度变化范围为(16.9~251.7)×10~4cells/m~3,平均为119.3×10~4 cells/m~3,以夏季最高,秋季最低;全年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丰富度指数(d)和优势度指数(D2)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60~2.13、0.40~0.60、0.58~0.79和0.70~0.84,多样性指数以夏季最高,冬季最低,但均处在较好水平;CCA分析结果表明,海水溶解氧(DO)、硅酸盐(SiO_3~)2–)-Si)、铵盐(NH_4~+)、温度和pH等环境因子为影响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除了季节影响因素以外,当地多元化的养殖模式可能是导致目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75.
海洋浮游植物与渔业碳汇计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海洋浮游植物与渔业碳汇的关系,重点介绍了其与渔业碳汇计量相关的参数: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碳生物量、比生长率和比摄食率,对于每种参数简要介绍其原理及常用方法。本质上,渔业碳汇是浮游植物碳汇过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碳汇测算等同于生态系统中关于浮游植物颗粒态有机碳通量的测算。  相似文献   
976.
常见有害水质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案(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白浊水1.1产生原因(1)浮游动物(如轮虫、桡足类、枝角类)过多造成的藻相不均衡,水中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很少,浮游动物及泥沙等悬浮颗粒比较多。(2)池塘有  相似文献   
977.
北海近海海域春季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及数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和2009年春季对广西北海近海海域的浮游植物进行监测,对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各月的优势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08年浮游植物共3门37属71种,其中硅藻为优势种群,共26属50种,甲藻10属20种,着色鞭毛藻1属1种;浮游植物月平均数量为13.65×103ind.L-1。2009年浮游植物共3门39属72种,硅藻为优势种群,共33属58种,甲藻5属13种,着色鞭毛藻1属1种;浮游植物月平均数量为14.07×103ind.L-1。各月间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类和数量分布均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78.
<正>1.用药不规范造成伤害事故笔者刚工作的时候,有一次使用强氯精(三氯异氰脲酸)消毒,十几斤的的强氯精粉剂倒入一个容器,加水时发生爆炸,当时幸亏躲闪及时,未造成大的后果。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在容器中加适量水,再分次加入药物,搅匀后泼洒。  相似文献   
979.
浙江青山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浙江农业学报》1998,10(3):122-127
  相似文献   
980.
为了解黄壁庄水库春、夏、秋三季浮游植物的群落分布特征和水质状况,分别在2019年的春、夏、秋三季对黄壁庄水库进行浮游植物样品的采集、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黄壁庄水库浮游植物主要分布在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浮游植物种类的季节分布很稳定,浮游植物的数量主要分布在硅藻门和绿藻门,利用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H和J以及水文因子来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