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9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9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17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采用常规色谱分离技术对分离自健康紫海胆肠道的稀有放线菌Micromonospora sp.HDa2发酵液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以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从放线菌Micromonospora sp.HDa2的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已知结构的环二肽化合物.分别为环(苯丙-缬)二肽(1)、环(苯丙-亮)二肽(2)、环(苯丙-异亮)二肽(3)、环(苯丙-苯丙)二肽(4)、环(亮-亮)二肽(5)和环(亮-异亮)二肽(6)。对紫海胆肠道放线菌进行分离。结果发现以上化合物均是从Micromonospora属放线菌中发现的。  相似文献   
102.
研究了3种饵料模式对中间球海胆整个生长周期的生长速度及商品规格性腺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选取6月龄中间球海胆,以3种饵料模式海带(E1)、海带+贻贝(E2)、玉米+贻贝(E3)养殖至商品规格,期间每隔2个月对海胆的壳径和体质量进行测量,实验结束时,对海胆的性腺湿重、性腺水分和性腺颜色等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显示:在海胆的各生长阶段,饵料模式对其壳径和体质量均具有极显著影响,3种模式下海胆的壳径和体质量均为E2>E1>E3。饵料模式对海胆大部分生长阶段壳径和体质量的特定生长率具有极显著影响,3种模式下海胆壳径和体质量的特定生长率均为E2≥E1>E3。饵料模式对商品规格海胆性腺产量和性腺品质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对于性腺湿重,E2模式[雌性:(7.58±1.21)g,雄性:(7.74±1.95)g]表现最优,其次是E1模式[雌性:(4.50±1.20)g,雄性:(4.87±1.02)g],最后为E3模式[雌性:(2.66±1.02)g,雄性:(2.32±0.75)g];对于性腺指数,E2模式(雌性:15.07%±1.84%,雄性:15.83%±3.01%)表现最优,其次为E1模式(雌性:10.49%±2.71%,雄性:11.27%±2.45%)和E3模式(雌性:12.48%±4.33%,雄性:12.78%±3.73%);对于性腺水分和性腺颜色,E2和E1模式表现最优,E3模式表现较差。饵料模式对不同性别海胆的影响差别较小。实验结果表明,单一投喂海带,中间球海胆即可获得较好的壳生长,而添加动物性蛋白可以明显的提高其体质量和性腺产量,海带+贻贝这一模式可应用于提高海胆养殖效率,而玉米对促进海胆的体生长和性腺产量和品质均无有益效果,即使添加动物性蛋白,玉米+贻贝这一模式也很难替代海带有效地养殖中间球海胆。  相似文献   
103.
黑嘴病及生殖对虾夷马粪海胆五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 患“黑嘴病”及生殖后体腔液中5种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病理情况下的虾夷马粪海胆过氧化氢含量和丙二醛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过氧化氢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过氧化氢含量、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丙二醛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极显著(P<0.01)。生殖后除过氧化氢含量外其他4种生理生化指标均降低,其中总抗氧化能力和丙二醛含量差异显著(P<0.05),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差异极显著(P<0.01)。研究表明以海胆体腔液中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作为海胆黑嘴病发生的监测指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4.
南方紫海胆摄食习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成体南方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的摄食和活力情况。结果表明,紫海胆在5种海藻共存的情况下,对不同海藻类具有不同选择性,日摄食率有显著性差异,对琼枝麒麟菜(Betaphycus gelatinum)的嗜食性最高,其次为半叶马尾藻(Sargassum hemiphyllum)、石花菜(Gelidium amansii)、石莼(Ulva lactuca),对刺松藻(Codium fragile)的喜好性较差。紫海胆的摄食受水温、海藻种类和自身体质量的影响,在23~27℃时活力和摄食状态最佳,水温升高和降低均会显著抑制其摄食;成体紫海胆对石莼、半叶马尾藻和琼枝麒麟菜的日摄食率有显著差异;在最适摄食水温下,紫海胆日摄食率随体质量增加呈显著的指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5.
<正>光棘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nudus),又称为大连紫海胆,属棘皮动物门、球海胆属,是海洋里比较常见的一类无脊椎动物,产于西北太平洋沿岸,是我国海胆类中经济价值最高的土著种,主要分布在辽东和山东半岛以及渤海的部分岛屿,其生殖腺色泽鲜美,口感极佳,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出口海珍品[1]。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属棘皮动物门、仿刺参属,是温带种,自然分布主要在北太平洋沿岸,包括我国的黄、渤海沿岸,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辽宁大连、山东及江苏北部等沿海地区[2]。据记载,在我  相似文献   
106.
为探讨铜离子(Cu2+)对中间球海胆生长和性腺发育的影响及调控机制,在室内水槽(200 L)中进行为期60 d的浸泡实验。实验设置测试组(0.02 mg/L Cu2+)和对照组(自然海水),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每个水槽养殖20只海胆(13.58±0.79)g。实验中期和末期分别测定海胆增重率(WGR)、性腺指数(GI)、抗氧化酶活性和主要卵黄蛋白基因(MYP)表达量。结果显示,30 d时,测试组的WGR和GI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而60 d时测试组的WGR和GI显著低于对照组;60 d时,测试组海胆体腔液中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活性均显著低于30 d时的对应值,而丙二醛(MDA)含量较30 d时有所升高;60 d时,测试组抗氧化能力总体高于对照组,其中体腔液中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2次取样中,测试组性腺中MYP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测试组消化道中MYP基因的表达量却显著高于对照组。60 d时,测试组海胆体腔细胞中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体腔液上清液中总蛋白含量在测试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铜离子能够引起氧化应激,降低海胆的增重率和性腺指数,这可能是通过抑制性腺MYP表达量及阻碍MYP从消化道向性腺正常转运所致。  相似文献   
107.
采用二氧化碳(CO2)和强酸(HCl)模拟海水酸化,研究未来海水酸化对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根据IPCC预测,实验设置了1个自然海水组、3个CO_2酸化胁迫组:OA1-CO_2(自然海水pH降0.3)、OA_2-CO_2(自然海水pH降0.4)和OA_3-CO_2(自然海水pH降0.5));3个HCl酸化胁迫组:OA_1-HCl(自然海水pH降0.3)、OA_2-HCl(自然海水pH降0.4)和OA_3-HCl(自然海水pH降0.5)。结果显示:1两种海水酸化模式对马粪海胆受精率并无显著影响(P0.05);2与自然海水组相比,两种酸化模式下马粪海胆胚胎上浮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OA_1-CO_2组和OA_1-HCl组胚胎上浮率显著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酸化胁迫组胚胎上浮率则呈极显著降低趋势(P0.01);3随着酸化程度的加深,两种酸化模式下马粪海胆四腕浮游幼体存活率较自然海水组均呈下降趋势,与自然海水组相比,OA1-HCl组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其余各酸化胁迫组存活率降低程度极为显著(P0.01);4与自然海水组相比,CO_2酸化胁迫组马粪海胆四腕浮游幼体的对称性缺失现象随酸化程度的加深而加剧,而HCl酸化胁迫对马粪海胆四腕浮游幼体对称性并无明显影响。结果提示,未来海水酸化对马粪海胆早期发育具有重要影响,与HCl酸化模式相比,由CO_2导致的海水酸化对马粪海胆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08.
选取大连塔河湾海域马粪海胆260枚,鉴定性别后测量了壳高(L2)、壳径(L1)和体质量(m)等经济性状,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定量地分析了不同性别马粪海胆壳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塔河湾海域马粪海胆雌雄比例为1∶1,在壳性状、体质量等经济性状和高径比等生物学性状上雌雄差异不显著(P0.05)。雌雄海胆经济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均较高,其中壳径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均为最大(雌雄分别为0.960和0.956)。通径分析表明,雌雄马粪海胆壳径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雌雄分别为0.723和0.645)均大于壳高(雌雄分别为0.280和0.362),雌雄马粪海胆壳形态性状对体质量有较为一致的影响效果。雄性马粪海胆体质量预测模型为m=1.78L1+1.32L2-75.78(r2=0.948),雌性马粪海胆体质量预测模型为m=2.17L1+1.13L2-89.05(r2=0.944),不分性别马粪海胆体质量预测模型为m=1.96L1+1.22L2-81.72(r2=0.944)。  相似文献   
109.
研究了不同浓度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体腔液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用中间球海胆体腔液提取物处理HEPG2细胞24 h后,SOD、CAT、GSH-Px的活性随加入提取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MDA含量随加入提取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呈现剂量依赖关系。说明中间球海胆体腔液提取物破坏了HEPG2细胞抗氧化系统的动态平衡,可引起人肝癌细胞HEPG2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10.
海胆性腺中脂肪酸含量丰富,β-胡萝卜素含量高,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来源,不同种、不同群体间、不同性别海胆性腺中二者的组成与含量存在差异。对我国北方海区4种经济海胆(虾夷马粪海胆、光棘球海胆、马粪海胆和海刺猬)以及大连黑石礁、旅顺、獐子岛3个群体的光棘球海胆性腺中的脂肪酸组成及β-胡萝卜素含量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种海胆、同种海胆的不同群体及不同性别海胆性腺中脂肪酸、β-胡萝卜组成与含量均存在差异。不同种海胆间,光棘球海胆性腺中脂肪酸种类最多为31种,虾夷马粪海胆性腺中种类最少为24种;不同群体的光棘球海胆间,黑石礁群体性腺中脂肪酸种类最多为29种,旅顺群体最少为26种。雄性、雌性马粪海胆性腺中β-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雌性海胆(P<0.01)。3个群体的光棘球海胆性腺中,黑石礁群体雄性性腺β-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低于其他2个群体(P<0.05);獐子岛群体雌性性腺中β-胡萝卜素高于其他2个群体,差异极显著(P<0.01)。上述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海胆杂交及海胆优良品种的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