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9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9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17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池塘溶解氧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连喜 《水产学报》2006,30(3):371-376
从患“红斑病”的虾夷马粪海胆病灶处分离出一种可疑病原菌,编号为0205。经感染实验证实,此菌可通过体表创面感染海胆,引起“红斑”症状出现。发病与水温关系密切,高温易发病,低温发病率降低。0205菌革兰氏阴性无芽孢,短杆近球形,具单极毛,生长需盐。对其进行系统鉴定归为弧菌属,其生理生化特性与伯捷氏细菌系统第9版中所列模式种均不相同。经16SrRNA gene序列分析及同源性检索发现该菌与GenBank中AJ002566菌同源性为99.8%,AJ002566菌由德国学者Yakimov直接提交其16SrRNAgene序列1~1476bp,无分类位置。  相似文献   
92.
用RAPD技术对5种经济海胆基因组DNA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对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海刺猬(Glyptocidaris crenularis)、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光棘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nudus)和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等我国最主要的5种经济类海胆基因组DNA的多态性进行初步研究一经20个随机引物扩增,共得到377条扩增片段.片段长度为200~1600bp。根据片段的共享度计算出平均遗传距离并采用CPTGMA和NJ两种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处理得到系统树。从聚类图得知长海胆科与疣海胆科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球海胆科的光棘球海胆与中间球海胆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其次是马粪海胆。本研究还讨沦了RAPD技术在海胆的遗传学研究中的广阔应用前景以及从分子生物学方法上为海胆传统分类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3.
94.
李成林  徐凯 《齐鲁渔业》2003,20(2):15-16
海胆是一种具有很高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海珍品。在我国北方具有增养殖价值的海胆品种为大目形的正形目海胆,主要有:马粪海胆、光棘球海胆(大连紫海胆)等,其鲜活品和加工制品相当畅销,因此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在经济海胆类增养殖过程中,苗种来源包括:人工  相似文献   
95.
中间球海胆饥饿代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 2 0 0 2年 4月至 5月测定了饥饿状态下中间球海胆 (Strongylocentrotusintermedius)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变化情况 ,得出海胆饥饿后耗氧率、排氨率及氧氮比变化曲线 ,并对海胆性腺主要成分进行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表明 :随饥饿时间的延长 ,中间球海胆的耗氧率呈“稳定、急速下降、再稳定”的阶段性变化 ,在整个饥饿期间内下降了 4 5 .6 % ;排氨率经短暂稳定后 ,先上升再阶段性下降 ,实验结束时共下降了 32 .33% ;氧氮比则表现出平稳、下降、上升的趋势。组织化学的测定结果是海胆饥饿前后性腺的主要变化成分为蛋白质和糖类 ,综上可认为 ,海胆饥饿后能源物质利用顺序为 :蛋白质 糖类、蛋白质、蛋白质 糖类  相似文献   
96.
中间球海胆的繁殖期通常为10-11月,通过生物促熟技术使其繁殖期可提前至4-5月。亲胆在18-20℃的条件下投喂自制的促熟饵粒培育,当亲胆积温达到1850℃时,即可进行人工催产,催产诱导率达80%以上。结果表明:促熟水温以18-20℃;促熟饵粒以HD-2+海带为最佳,海胆幼虫培育成活率为87%,早繁育苗与10月份育苗相比可减少能源消耗,育苗生产成本可降低71%,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7.
南方天然紫海胆经过暂养后,注射KCl溶液催产,受精卵在25.4℃海水中受精、发育,经过60天后海阳莆长到5mm以上.共剥离稚海胆30万枚,再经过90天左右培育,获得2cm左右的海胆苗16万。  相似文献   
98.
盐度和温度对中间球海胆摄食与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条件下,就不同盐度和温度对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摄食与存活的影响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20℃时的存活下限盐度为19;25℃时的存活下限盐度为26;21℃时,盐度22可致海胆停止摄食;在25℃的自然海水中,海胆能持续良好生存至少14d,但摄食停止;在28℃的自然海水中,海胆在48h内的死亡率为100%。  相似文献   
99.
对中间球海胆(♀)与光棘球海胆(♂)杂交F1代的生殖腺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与母本中间球海胆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间球海胆的生殖腺颜色一般呈橙色或橘黄色(不同发育时期有所不同),结构致密;杂交海胆中有约90%表现为橙色和橘黄色,约10%呈黄色和浅棕色,约20%的个体生殖腺结构疏松,且和发育周期及色泽无关。杂交海胆的生殖腺指数与中间球海胆的变化基本一致,并且雌雄个体差别不明显。杂交海胆在生殖腺发育的整个过程中,生殖腺指数虽然也出现周期性的变化,但组织切片观察发现杂交海胆生殖腺发育不能象母本一样有明显分期,只有个别雌性个体能产生成熟卵细胞,雄性个体未见成熟精子。  相似文献   
100.
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成功克隆了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 CYP17基因。该基因的cDNA全长为1 570 bp,其中开放阅读框1 482 bp,编码493个氨基酸;CYP17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5 540,等电点为8.068,信号肽断裂位点位于第18和第19个氨基酸残基之间;虾夷马粪海胆的CYP17氨基酸序列与紫球海胆S.purpuratus的同源性为97%,与光棘球海胆S.nudus的同源性为96%。用RT-PCR技术对CYP17基因在虾夷马粪海胆生殖腺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虾夷马粪海胆3个家系的雄性个体生殖腺中,CYP17基因在1-3家系的表达量最高,依次为10-3家系、6-2家系,而在雌性个体生殖腺中,CYP17基因在10-3家系的表达量最高,依次为1-3家系、6-2家系;在4-1家系海胆3个不同发育时期,CYP17基因在雄海胆性腺中的表达量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加,而雌海胆性腺在发育第430天到第447天时表达量略有增加,发育到第512天时表达量明显增加。本研究表明,CYP17基因在海胆雌、雄个体生殖腺中转录水平上的表达差异明显,雄性的表达量明显高于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