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05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167篇
林业   2879篇
农学   858篇
基础科学   367篇
  125篇
综合类   7822篇
农作物   255篇
水产渔业   8363篇
畜牧兽医   2695篇
园艺   1737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270篇
  2021年   342篇
  2020年   367篇
  2019年   389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301篇
  2016年   376篇
  2015年   455篇
  2014年   1057篇
  2013年   1006篇
  2012年   1430篇
  2011年   1405篇
  2010年   1284篇
  2009年   1476篇
  2008年   1416篇
  2007年   1153篇
  2006年   1331篇
  2005年   1320篇
  2004年   1180篇
  2003年   1394篇
  2002年   1002篇
  2001年   1091篇
  2000年   739篇
  1999年   436篇
  1998年   380篇
  1997年   252篇
  1996年   263篇
  1995年   205篇
  1994年   232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179篇
  1991年   195篇
  1990年   174篇
  1989年   189篇
  1988年   146篇
  1987年   124篇
  1986年   126篇
  1985年   96篇
  1984年   100篇
  1983年   80篇
  1982年   101篇
  1981年   56篇
  1980年   60篇
  1978年   50篇
  1977年   55篇
  1976年   54篇
  1975年   55篇
  1974年   63篇
  1973年   5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芦笋反季节促成栽培 ,是根据芦笋的生长发育规律 ,在芦笋休眠期创造适应其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进行假植栽培促成生产的一项新技术。一般 667m2 栽 2万株左右 ,产量可达 2t以上 ,经济效益在 4万元左右。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培育健壮芦笋根株芦笋反季节促成栽培的关键技术是培育健壮优良的芦笋根株 ,因为根内的养分积累愈充足 ,促成栽培的产量就越高。一般假植栽培需采用定植后 1~ 3年的根株 ,并选用早熟、多茎、生育快的绿芦笋品种。培育健壮的芦笋根株 ,必须抓好育苗和定植后的管理工作。1 1 培育壮苗 为缩短根株培育时间 ,夺…  相似文献   
12.
线椒新品种“陕椒2001”,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蔬菜花卉研究所庄灿然研究员主持与宝鸡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协作,通过杂交选育而成。2002年2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每667m~2产干椒260~350kg,适应性广,商品性  相似文献   
13.
建鲤是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中心研究的养殖鱼类杂交选育的又一个优良养殖品种。它具有生长快,含肉量多,肉质好,易起捕和抗病能力强等诸多优点。为了使这一优良品种的优良属性能尽快转化成生产力,探索一种简便易行的有效制种途径是必要的。我所于1990、1991年进行了建鲤池塘自然繁殖制种试验,现将试验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建议选取以广东为代表的广玉兰的嫁接苗树形 ;紫玉兰、白玉兰是最主要的砧木 ,且最好选择粗度>1.0cm的苗木 ;3月份是广玉兰嫁接的最好时机 ,带顶芽切接时苗木成活率高达 93.5%。  相似文献   
15.
16.
据有关部门预测,“八五”期间,我国淡水渔业的发展将出现一个大跨度,具体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1.由单一的鱼类养殖转向以鱼为主的多种水生经济动、植物协调发展; 2.单纯注重鱼产量转向主攻优质高产; 3.粗养方式逐步被精养方式所取代;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两种激素营养液与不同苗木的苗高、地径及生物量的生长头等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激素营养液对实验树种的苗高、地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且II号激素营养液较I号为优。  相似文献   
18.
《果农之友》2005,(2):24-24
近日,福建省顺昌县果园里出现了一个新品种——顺昌无核红心柚。  相似文献   
19.
影响花菇培育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1实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农业科技进步和党在农村的政策使粮食总量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区域性的供过于求。在大粮食观念、生态文明观念指导下,从“以粮为纲”转向“以粮食换林 (草 )”。用而不养,施肥不当,垃圾污染,坡耕地质量下降,耕地环境恶化相当严重。农业 (种植业 )成本大,比较效益低,税费重,近年来农民不愿种地,要求退地的现象在一些地区呈现出增多的势头。农民转向第一产业内部收益相对较高的畜牧、渔业、第二、三产业,进入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个体企业,劳力进城,土地抛荒。中国加入 WTO,降低农产品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