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6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2篇
  36篇
综合类   13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88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我国对虾产业市场分析、发展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和 《中国水产》2011,(6):68-71
一、2010年全球对虾产业发展概述 1.主要对虾生产国生产情况 经过2006年之前快速增长后,近几年全球对虾产量增速明显放缓。2010年,全球海、淡水养殖对虾总产量达350多万吨。其中,我国由于气候和病害等原因,海水养殖对虾减产,而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淡水养殖区域对虾产量增加;泰国产量增长明显;印尼出现恢复性增长,但没有超过2008年产量;越南、厄瓜多尔、  相似文献   
392.
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口黑鲈池塘养殖系统的能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口黑鲈池塘养殖系统的生态经济性能,实验以能值理论为基础,定量分析该系统的能流和物流特点,通过建立能值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估该系统的环境影响及可持续性。结果显示,大口黑鲈养殖系统投入的资源分为可更新资源(太阳能、风能、雨水能、地球循环能和河水能)和购买的外部资源(设施、苗种、电能、饵料、药品、劳动力、租金、维护费)两部分。养殖系统投入的总能值为4.51×10~(17)sej/(hm~2·a),其中可更新资源能值总和为1.24×10~(16) sej/(hm~2·a),占总投入能值的2.75%。河水能在可更新资源中所占比例最大,为9.77×10~(15) sej/(hm~2·a),占总投入能值的2.17%。购买的外部资源能值总和为4.38×10~(17) sej/(hm~2·a),占总投入能值的97.25%。饵料投入在购买的外部资源中所占比例最大,其能值为3.49×10~(17) sej/(hm~2·a),占总投入能值的77.33%,其次是劳动力,能值为2.29×10~(16) sej/(hm~2·a),占总投入能值的5.08%。大口黑鲈池塘养殖系统太阳能值转换率TR为2.18×106 sej/J,产出能值交换率EERY为2.028,能值产出率EYR为1.028,环境负载率ELR为35.39,能值持续性指数ESI为0.029,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值指数EISD为0.059。大口黑鲈池塘养殖系统经济效益较高,但过多依赖购买的外部资源,对环境压力较大,可持续性较差。减少饵料投喂量、提高饵料利用率(如选择优质配合饲料及添加剂、改进投喂策略等)以及开展综合养殖是提高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口黑鲈养殖系统持续性、减小环境负载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93.
惠东县属多山丘陵地带,该地对虾高位池养殖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投资回报率高、效益好的养殖模式。笔者经两年的调查,认为惠东养殖业的成功,有如下因素:第一,水质优良、污染少。惠东县属珠江三角洲,但对虾养殖业主要位于平海镇、港口镇等工业欠发达的地区,受工业污染较少,  相似文献   
394.
在分析、总结广东农业农村经济发生历史性的变化,农业农村阔步迈向现代化的基础上,提出珠江三角洲在广东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条件已具备,并着重阐述了加快珠江三角洲农业现代化的总体思路、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95.
为探明香蕉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其在改善土壤质量方面的可行性,以珠江三角洲区域种植面积广泛的双季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培养试验,通过测定添加0.5%、1.0%和2.0%香蕉秆及其生物炭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有机碳的变化特征,阐明添加不同比例的香蕉秆及其生物炭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碳库组成和碳库管理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香蕉秆能提高土壤>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团聚体稳定性系数(ASI),降低土壤团聚体破坏率(PAD)和不稳定团粒指数(ELT);而香蕉秆生物炭处理降低了土壤>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ASI,增加了PADELT。添加香蕉秆及其生物炭均能不同程度提高土壤总有机碳(TOC)和活性有机碳(EOC)含量,降低土壤氧化稳定系数(Kos),其中香蕉秆处理对EOC的提高更显著,而香蕉秆生物炭处理对TOC的提高更显著。香蕉秆及其生物炭处理分别通过提高碳库活度指数(CPAI)和碳库指数(CPI)来提高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土壤EOC占比,而非TOC含量。研究表明,添加香蕉秆更有利于土壤结构改善和土壤EOC的积累,2.0%香蕉秆添加比例具有最佳的土壤培肥效果。  相似文献   
396.
选取中山小榄镇的农村社区教育进行案例研究,针对珠江三角洲农村地区的特点和其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现状,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从实体建设、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保障体制等5个维度提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村社区教育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