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95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262篇
林业   20篇
农学   985篇
基础科学   139篇
  250篇
综合类   4854篇
农作物   381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206篇
园艺   222篇
植物保护   198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273篇
  2013年   289篇
  2012年   377篇
  2011年   386篇
  2010年   403篇
  2009年   414篇
  2008年   403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305篇
  2005年   320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236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125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15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为筛选出适宜与烤烟套种的甘薯品种,解决部分烟区烤烟种植调茬难度大与综合效益低等问题,通过田间大区试验,研究烤烟套种不同甘薯品种对烟叶质量、烟薯产量及土壤温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薯套种能够明显提升土壤相对含水率和烟叶产量,其相对含水率提高幅度介于12.03%~91.88%,烤烟产量增幅为12.29%~31.26%。烤烟套种甘薯以紫薯产量最高,块根产量达29400 kg/hm 2,且单薯质量大于100 g占总薯重的比例在紫薯中最高。烤烟套种甘薯提升了烤烟中上部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降低了烟碱和总氮含量,有利于改善烟叶内在品质。烤烟套种甘薯降低了上部烟叶含梗率,但增大了上部烟叶叶面密度,以烤烟套种紫薯表现突出。烤烟与紫薯套种,可作为一种烟田增产、烟叶增值和烟农增收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92.
[目的]揭示不同耐旱性甘薯苗期根系的抗氧化特性。[方法]以耐旱性强的济薯21和耐旱性弱的济紫薯1为材料,采用水培和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 ,研究了干旱条件下不同耐旱性甘薯苗期根系活性氧、抗氧化物质和抗氧化酶差异。[结果]在干旱条件下,济紫薯1苗期根系的H_2O_2含量和O~(2-)生成速率分别比济薯21的高1.9%和102.6%,济薯21和济紫薯1根系中的Vc含量分别增加了25.3%和81.1%,而多酚含量则增加了24.8%和37.6%,在上述指标中济紫薯1的增幅均高于济薯21;干旱条件下,济薯21和济紫薯1根系中的抗氧化酶活性均升高,其中POD活性增幅最大,PPO活性增幅最小,济薯21苗期根系中的SOD、POD、APX和PPO活性增幅比济紫薯1的高一倍左右,两个品种干旱处理间的SOD3、POD2、CAT1、APX2和PPO2-等同工酶的条带变化明显。[结论]耐旱性越强的甘薯品种,干旱条件下苗期根系中H_2O_2含量、O~(2-)-生成速率、Vc和多酚含量增幅越小,抗氧化酶活性增幅越高,抗氧化酶差异主要与SOD3、POD2、CAT1、APX2和PPO2-等同工酶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93.
《天津农业科学》2016,(11):120-123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和"3414"最优回归设计,分别研究紫甘薯在不同扦插密度和氮、磷、钾水平配比时的产量效应,并建立扦插密度和氮、磷、钾施用量与紫甘薯产量关系的肥料效应函数模型,以确定台州市紫甘薯的最适扦插密度和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紫甘薯在扦插密度为3.97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为24.19 t·hm~(-2);在沙土上紫甘薯每公顷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为N 155.12 kg,P_2O537.57 kg,K_2O 160.79 kg,N∶P_2O_5∶K_2O为1∶0.24∶1.03。  相似文献   
94.
以川紫薯1号为材料,采用三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研究移栽期、移栽密度、复合肥施用量对川紫薯1号的鲜薯产量、商品薯率和干物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栽培因素对鲜薯产量、商品薯率和干物质率的影响大小均表现为移栽密度移栽期复合肥施用量。数学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鲜薯产量大于3万kg/hm~2的优化栽培措施为:5月25日至6月6日移栽,移栽密度6.43万~7.44万株/hm~2,复合肥施用量518.76~764.96 kg/hm~2;商品薯率大于92.50%的优化栽培措施为:5月14—23日移栽,移栽密度4.98万~5.94万株/hm~2,复合肥施用量597.80~772.55 kg/hm~2;干物质率大于27.50%的优化栽培措施为:5月10—18日移栽,移栽密度6.06万~7.00万株/hm~2,复合肥施用量411.51~616.42 kg/hm~2。  相似文献   
95.
对漳州市甘薯产业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6.
总结江淮分水岭地区甘薯绿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用、培育壮苗、整地施肥、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储藏等方面内容,以供甘薯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97.
SPVD病毒病是导致甘薯种性退化、品质变劣、产量降低的混合侵染性病害。如果不加以甄别防控或错过最佳防控时机,将会造成严重减产以至失收。本文阐述SPVD发病因素及特性,提出应对措施建议,以期减缓危害发生的时间和程度,降低损失率。  相似文献   
98.
从NCBI数据库中检索得到甘薯ANS序列,利用同源比对在前期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获得同源序列,通过PCR反应克隆出甘薯ANS基因(IbANS)的c DNA全长序列,进而预测和分析IbANS基因的蛋白质序列,同时对其在不同甘薯品种的不同组织进行了实时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该c DNA具有最大开放阅读框(ORF),共1 086个碱基,编码362个氨基酸残基;ANS蛋白为亲水性蛋白质,不存在信号肽;保守结构域预测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典型的ANS蛋白功能结构域,属于2OG-Fe II_Oxy双加氧酶超家族;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甘薯ANS与三浅裂野牵牛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IbANS在紫心甘薯块根中高表达。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阐明IbANS基因在紫心甘薯块根中的形成及累积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
鲁西南山岭薄地土质偏沙性,土层浅,保肥保水能力差,基本无水浇条件,农作物浇水基本“靠天吃饭”,常年仅能种植甘薯、花生等耐旱耐瘠作物[1],如遇春、夏高温干旱,易造成黑斑病等病害发生较重,产量不高,品质下降等问题。水肥一体化技术将对土地施用水肥转变为对作物植株根系直接施用,具有节水、节肥、高效等特点[2]。将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于山岭地鲜食型甘薯栽培,研究其对山岭旱薄地鲜食型甘薯产量及商品性的影响,以指导甘薯生产实现绿色、经济、高效目标。  相似文献   
100.
贺振  董婷婷  吴伟文  陈雯  李良俊 《园艺学报》2020,47(7):1412-1420
甘薯潜隐病毒莲藕分离物(sweet potato latent virus-lotus,SPLV-lotus)在江苏省莲藕产区普遍引起发病,并且该分离物序列与已报道的SPLV甘薯分离物存在较大差异。为进一步监测SPLV-lotus在莲藕上的发生情况,针对SPLV-lotus的CP基因设计并优化特异性引物QSPLV-lotus3-F/QSPLV-lotus3-R,通过优化引物浓度和退火温度条件,构建标准曲线,建立了SPLV-lotus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技术。该方法特异性强,可以快速检测出SPLV-lotus,灵敏度为普通PCR的100倍,可广泛应用于脱毒莲藕SPLV-lotus的精确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