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6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97篇
林业   146篇
农学   231篇
基础科学   15篇
  105篇
综合类   1074篇
农作物   84篇
水产渔业   92篇
畜牧兽医   398篇
园艺   242篇
植物保护   16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猪牛组织中甲基盐霉素残留量。猪、牛组织中残留的甲基盐霉素,经乙腈溶液提取,硅胶固相萃取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甲基盐霉素在5 ng/mL~250 ng/mL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甲基盐霉素在猪、牛肌肉、肝脏、肾脏、脂肪中的检测限均为2.5μg/kg,定量限均为5.0μg/kg,猪牛肌肉、肝脏、肾脏、脂肪中5.0 ng/g~100 ng/g添加浓度范围内的回收率均值为71.9%~88.4%,批内批间RSD值均<15%。  相似文献   
42.
为探讨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关键基因(SlCOMT1)在番茄不同生育期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特异性和褪黑素含量变化,采用RT-PCR技术从矮生型番茄Micro-Tom叶片中克隆了SlCOMT1基因,其全长1 074 bp,编码357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SlCOMT1蛋白具有SAM(S-腺苷甲硫氨酸)依赖型甲基转移酶超家族典型的保守结构域,不含跨膜结构,是一种稳定的高脂溶性蛋白,含有31个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系统进化树和保守基序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序列与茄科的辣椒和马铃薯具有较高的亲缘关系且含有相同的保守基序。荧光定量PCR和内源褪黑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SlCOMT1和褪黑素在番茄不同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和积累,分别在开花后5 d、花苞中表达量最高,在其他组织中SlCOMT1的表达和褪黑素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SlCOMT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44.
采用液质联用仪比较分析了3个不同种植区域(江苏南京、广西南宁和湖南长沙)露地和大棚两种种植条件下黄瓜和土壤中甲基硫菌灵及其代谢物多菌灵的残留动态,同时对黄瓜中的最终残留量进行了比较分析。施药后,甲基硫菌灵在黄瓜和土壤中均能很快转化为多菌灵[施药后1 d甲基硫菌灵未检出(〈0.01 mg·kg-1)],多菌灵在露地黄瓜和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均低于大棚。3个试验点露地黄瓜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3、1.4 d和1.4 d,在大棚黄瓜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6、1.7 d和2.0 d。在3个试验点露地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6、1.7 d和2.3 d,在大棚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3、2.0 d和2.3 d。最终残留试验在最后一次施药后1 d采样时,大棚、露地黄瓜中的甲基硫菌灵均未检出(〈0.01 mg·kg-1),多菌灵在3个试验点露地黄瓜中的最终残留量为0.014~0.162 mg·kg-1,而在3个试验点大棚黄瓜中的最终残留量为0.121~0.561 mg·kg-1。参照我国所制定的黄瓜中多菌灵的MRL(0.5 mg·kg-1),露地种植方式下所有处理黄瓜中甲基硫菌灵代谢物多菌灵的最终残留量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但大棚种植方式下其残留量有超标的风险。  相似文献   
45.
1-MCP对杏果实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以凯特杏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1MCP)对果实采后贮藏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1.0μL/L1MCP处理杏果实后,可以显著地降低乙烯释放速率和呼吸速率,显著地抑制叶绿素的降解和类胡萝卜素的增加,促进类黄酮和总酚的积累,延缓果实抗坏血酸含量和硬度的下降,但对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6.
随着生鲜电子商务新业态的发展以及市场对保鲜包装功能要求的提高,制备能够直观表达果蔬新鲜度的指示标签具有重大意义。将甲基红与溴百里酚蓝以体积比3∶2混合作指示剂,以增塑剂聚乙二醇-6000、粘合剂甲基纤维素作成膜基质,制备基于pH值变化的果蔬新鲜度指示标签,并研究其在草莓、生菜包装上的新鲜度指示效果。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果蔬包装内CO2体积分数不断上升,pH值不断下降;所制备的4种指示标签的颜色均发生变化,其中标签3(50 mL/L甲基红-溴百里酚蓝混合指示剂)和标签4(70 mL/L甲基红-溴百里酚蓝混合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范围最广,涵盖绿色、黄绿色、橙色和红色4个色系,且标签3的色差值?驻E与果蔬的新鲜度感官评分的拟合度最高(R2=0.834 6)。因此,50 mL/L的甲基红-溴百里酚蓝新鲜度指示标签的指示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7.
以红星苹果果实为试材,设机械损伤、机械损伤+1-MCP、对照3种处理,进行贮藏期间伤诱导乙烯的生物合成过程中ACC合成酶(ACS)活性、ACC积累水平、ACC氧化酶(ACO)活性和乙烯释放速率变化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机械伤刺激了果实ACS和ACO活性,促进了果实乙烯释放,加速了果实衰老;而1-MCP则抑制了受伤果实中ACS和ACO活性,提高了受伤果实贮藏后期ACC积累水平,显著地减少了受伤果实乙烯的释放,改善了受伤果实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48.
紫莳药是普通山药(Dioscorea batata Decne)的一个地方品种,因其肉质、表皮红中带紫而得名。紫莳药在浙江省黄岩地区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为黄岩的地方特色蔬菜品种。紫莳药块茎肥大,肉质柔滑,风味鲜美、独特,色泽艳丽,营养丰富,且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49.
苹果霉心病主要是花期侵染。试验于2006年和2007年进行.供试品种为红富士;供试药液分别为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80%大生M-45300倍液、75%百菌清300倍液、50%扑海因1000倍液、12.5%特谱唑1000倍液、清水(对照);喷布时间设花期2次(4月20日、4月26日)、终花期2次(5月3日、5月9日)、花期与终花期2次(4月22日、5月5日),于果实采后土窑洞贮存100d(天)后各剖果600个调查病果率。  相似文献   
50.
超声波引发合成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超声波和VA-044引发体系下,丙烯酰胺(AM)单体和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阳离子单体通过共聚合成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M-DAC),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合成效率高等优点。研究了合成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对P(AM-DAC)特性粘度的影响规律,并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 当AM∶DAC=3∶2、引发剂浓度为0.02%、超声20 min、反应体系pH值为4时,合成的P(AM-DAC)特性粘度最大。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P(AM-DAC)是AM与DAC的共聚物,具有-NH2、C=O、-CH2-N+和-OH等活性基团。P(AM-DAC)在30~200 ℃范围内具有良好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