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0篇
  免费   427篇
  国内免费   268篇
林业   688篇
农学   440篇
基础科学   37篇
  506篇
综合类   4038篇
农作物   318篇
水产渔业   73篇
畜牧兽医   1078篇
园艺   883篇
植物保护   644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279篇
  2022年   329篇
  2021年   298篇
  2020年   274篇
  2019年   317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223篇
  2016年   284篇
  2015年   256篇
  2014年   392篇
  2013年   340篇
  2012年   480篇
  2011年   490篇
  2010年   461篇
  2009年   431篇
  2008年   497篇
  2007年   369篇
  2006年   349篇
  2005年   307篇
  2004年   340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白腐真菌发酵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作物秸秆是我国主要的粗饲料,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由于营养价值低、适口性差等原因,在饲料工业中的利用率很低,不足总量的15%~20%,从而造成大量氮素和有效能量的损失,而且因秸秆不能有效被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秸秆青贮是将发酵工程运用于饲料工业的典范,但是青贮工艺受季节因素的限制,不能广泛开展。在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处理秸秆方面,研究人员多利用一些微型真菌(如黑曲霉、绿色木酶、变异青酶、根酶等)、细菌以及酵母菌等处理秸秆,但是它们在降解秸秆木质素的同时,也消耗了秸秆中的营养成分,降低了秸秆作为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62.
枯草芽孢杆菌G3菌株的抗菌物质及其特性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产几丁质酶枯草芽孢杆菌G3菌株的固体培养物在黄瓜灰霉病菌和番茄叶霉病菌抑菌试验中证实,抑菌活性物质存在于过滤上清液中,它们是从酸沉淀物中提取出的伊枯草菌素、生物表面活性素和存在于盐析粗蛋白中的几丁质酶。在叶霉孢子萌发试验中,伊枯草菌素微弱地抑制孢子萌发但强烈破坏芽管和新生菌丝;生物表面活性素和几丁质酶则强烈抑制孢子萌发并长久性地抑制芽管伸长。在PDA平板上的灰霉菌丝抑菌试验中,伊枯草菌素抑制菌丝生长,引发菌丝顶端膨大,形成泡囊,泡囊破裂后原生质外泄;几丁质酶抑制菌丝生长,引发产生不规则的菌丝团;生物表面活性素在平皿上对菌丝则不显示出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63.
云南省宜良县大型真菌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宜良县是云南省野生食用菌资源最丰富的县份之一 ,且产菌时间较长 ,调查表明秋季 (9~ 10月 )宜良仍有 2亚门、 5纲、 9目、 34科、 81属、 2 70余种分布 ,主要贸易野生菌为干巴菌 (ThelephoraganbajunZang)、青头菌 (Russulavirescens (Schaeff.)Fr.)、鸡多种 (Ter mitomycesspp .)、红汁乳菇 (LactariushatsudakeTanaka)、松乳菇 (Lactariusdeliciosus (Fr .)S .F .Gray)、北风菌(Lyophyllumfumosum (Pers.:Fr.)Orton)。  相似文献   
64.
采用接种法 ,对胡杨内生真菌曲霉 ( Aspergillus sp.)和链格孢 ( Alternaria sp.)在不同温度、p H、碳源、氮源、培养基及糖质量浓度下进行了生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温度对两种菌株的生长和孢子产生具有明显的影响 ;曲霉 ( Aspergillus sp.) p H5~ 6时生长良好 ,而链格孢 ( Alternaria sp.) p H为 4~ 5时菌株生长良好 ,两种菌株均以蔗糖为主要碳源 ;菌丝干质量与培养基质量浓度呈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65.
李崇斌 《中国家禽》2004,26(16):20-20
禽曲霉菌病主要是黄曲霉菌引起的多种禽类的真菌性疾病。幼禽易感,表现急性经过,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成年禽多呈散发或慢性感染。曲霉菌广泛存在于霉变的手叠草、饲料及污染的环境空气中..笔者于2002年9月遭到一例产蛋鸭因饲喂霉变饲料引起的曲霉菌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6.
家兔虽小,全身是宝.但在密集型的饲养条件下,兔病的问题逐渐突出,所造成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兔业的发展和效益.现介绍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7.
对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A1分离株(Arthrobotrys oligospora A1)的18S rDNA基因序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18S rDNA全基因序列为1769bp,在进化树上与同种国外分离株A.oligospora var oligospora 1最为接近,同源性为94.7%。这与二者都具有捕食性结构—菌网的特点相一致。证实捕食线虫性真菌的捕食性结构与捕食线虫性真菌种系发生有关。从少孢节丛孢菌3个分离菌株(Arthrobotrys oligospora A1、A.oligospora 1、A.oligospora2)的进化树及同源性来看。不同国家地区的丛孢菌属(Arthrobotrys)分离株确实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8.
野豌豆属作物是重要的饲草、粮食和绿肥作物,具有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药用等价值。本文归纳了野豌豆属栽培牧草根部入侵真菌病害的种类、病害发生的影响因子、病害对牧草的影响及防控措施。危害野豌豆属作物的根部病原真菌有6属21种,主要是镰刀菌属(Fusariumspp.)、疫霉属(Phytophthoraspp.)、腐霉属(Pythiumspp.)、丝核菌属(Rhizoctoniaspp.)、丝囊霉属(Aphanomyces spp.)和壳球孢属(Macrophominaspp.),重病田发病率在75%以上。由根部入侵真菌引致的根腐病,不仅严重影响牧草地上生物量的积累,而且制约牧草品质的提高和草地的利用年限。栽培措施、田间管理、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可有效防控野豌豆属牧草根腐病。文末就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69.
《土壤通报》2015,(5):1189-1195
粗木质残体(CWD)腐解是地上部植物残体养分向土壤输送的关键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森林土壤碳氮养分固持效率与强度。本研究选取长白山典型林木的白腐菌(Antrodiella gypsea,Ag)和褐腐菌(Fomitopsis pinicola,Fp)腐解过程为研究对象,以距倒木外缘不同水平距离的3个土壤样品作为供试材料,分析其土壤总有机碳(SOC)及总氮(TN)含量的空间分布与组成特征。结果表明,近倒木处(水平距离0~30 cm),褐腐条件下SOC增量显著低于白腐菌;在远倒木处(水平距离100 cm),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就TN增量而言,褐腐条件显著高于白腐。进而表明,褐腐条件较白腐更能有效促进森林土壤碳氮养分的有效固持,从而减少植被残体矿化腐解引起的森林生态系统碳排放。  相似文献   
70.
作者研究了高温胁迫下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对盆栽牡丹幼苗叶片解剖结构和蒸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和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均能侵染牡丹根系,其侵染率分别为47%和44%。接种AM真菌的比未接种对照(CK)植株的叶片细胞排列紧密,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和海棉组织厚度均表现为接种G.mosseae植株>接种G.versiforme植株>CK。在相同高温下接种AM真菌处理的牡丹叶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气孔开度均显著低于CK。AM真菌提高了牡丹植株的抗热性,这对于高温胁迫下保持和提高光合效率是十分重要的。其中接种G.mosseae处理的效果优于G.versifor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