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00篇
  免费   1413篇
  国内免费   3883篇
林业   714篇
农学   4686篇
基础科学   61篇
  1732篇
综合类   16071篇
农作物   2888篇
水产渔业   1170篇
畜牧兽医   13353篇
园艺   1493篇
植物保护   1128篇
  2024年   411篇
  2023年   1375篇
  2022年   1513篇
  2021年   1546篇
  2020年   1369篇
  2019年   1664篇
  2018年   846篇
  2017年   1252篇
  2016年   1504篇
  2015年   1534篇
  2014年   1716篇
  2013年   1764篇
  2012年   2611篇
  2011年   2621篇
  2010年   2530篇
  2009年   2638篇
  2008年   2620篇
  2007年   2167篇
  2006年   1780篇
  2005年   1643篇
  2004年   1372篇
  2003年   1264篇
  2002年   837篇
  2001年   900篇
  2000年   667篇
  1999年   539篇
  1998年   399篇
  1997年   313篇
  1996年   337篇
  1995年   297篇
  1994年   286篇
  1993年   228篇
  1992年   217篇
  1991年   185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7篇
  195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根瘤菌的结瘤基因与竞争结瘤基因在根瘤菌与结瘤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已经发现,分离和定位了数十个结瘤基因和几个与竞争结瘤有关的基因,本文将简要地介绍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92.
以从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致病型(Xanthomonascampestrispv.campestris)胞外多糖突变体T113中克隆的含转座子Tn5gusA5及其两侧相邻序列的12.3kbEcoRIDNA片段为探针,从野生型菌株8004中克隆到与突变位点相对应的6.5kbEcoRI片段,克隆于载体pLAFR3上的该片段能反式互补突变株T113的胞外多糖产生,说明该片段上含有至少一个与胞外多糖产生有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993.
供试菌株Alcaligenes faecalis A15,Enterobacter cloacae EnSs.E·cl-oacae E26,Klebsiella planticola DWUL2.K·oxytoca NG13和Pseudomonassacharophila均能还原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说明它们含有吸氢酶。以Rhizobium japonicum的hup基因为探针进行杂交的结果表明。除E·oloacae E26和K·oxytoca NG13外,其它菌株的DNA与hup探针具有同源性。A·faecalis A15 hup基因位于染色体上‘E·cloacae EnSs则位于较大的一个质粒上。A·faecalis A15和E·Cloacae EnSs的nif基因与hup基因位于同一复制子上。hup基因不具必然的保守性,因此异源hup基因探针不一定都适宜于探测hup基因。  相似文献   
994.
DNA-DNA 杂交结果表明,水稻白叶枯病黄单胞菌总 DNA 中存在着与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致病因子调控基因(rpf 基因)具有同源性的 DNA 外段.应用广谱性寄主载体pLAFRI,在大肠杆菌中建立了水稻白叶枯病黄单胞菌野生型菌株 T3000的基因文库.从文库中筛选到与 rpf 基因具有同源性的克隆 pGXN3000,将重组质粒 pGXN3000通过三亲本接合转入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 rpf 基因突变体,发现 pGXN3000能互补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 rpf突变体,恢复其致病性胞外酶和胞外多糖的产生及致病性.转座子 Tn5诱变,缺失分析及DNA-DNA 杂交实验结果表明,重组质粒 pGXN3000中确实含有与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编码。双组份调控系统”蛋白的 rpfC 基因功能相同的基因,此基因被定位于 pGXN3000中的3kb BamHl 片段中。  相似文献   
995.
欧阳研  敖光明 《核农学报》1991,5(4):246-250
本文以λEMBL3为克隆栽体,构建了玉米(Zea mays)基因组文库,通过人工合成的探针进行原位杂交和斑点杂交,从文库中筛选到4个含有组蛋白H_3基因的阳性克隆。另外,通过多聚酶链式反应(PCR),从玉米核DNA中扩增了组蛋白H_4基因。这些基因可以在转基因植物研究中作为辅助序列提高外源基因的整合频率。  相似文献   
996.
通过γ-射线辐射诱变水稻(Oryza sativa ssp.indica)协青早B获得的长穗颈高秆突变体协青早eB1,与起始品系协青早B相比,其株高和倒一、二、三节间长度都显著伸长。遗传分析表明,协青早eB1的长穗颈高秆特性由隐性单基因控制,且该基因与IR50eui的最上节间伸长基因(源自76:4512)等位。研究进一步以协青早eB1/矮脚南特的后代群体为定位群体,采用BSA(Bulk segregated analysis)方法,获得了与长穗颈高秆基因euil(t)分别相距18.4cM和7.9cM分子标记:RM164和AC9,并将euil(f)基因定位到第5染色体长臂中部。  相似文献   
997.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建立为在体外研究蛋白质问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可能,在验证植物与病原物相互识别过程中是否发生蛋白质与蛋白质的互作及研究植物抗病信号传递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马铃薯抗病蛋白API编码基因为诱饵,从cDNA文库中捕获与API发生互作的蛋白,研究围绕API蛋白的与抗病有关信号传导途径。  相似文献   
998.
利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脂肪酸合成途径中的油酸脱饱和酶(FAD2)基因序列的保守区设计PCR引物,对芸薹属(Brassica)作物3个基本种和3个复合种进行了标记,并且克隆了白菜(B.rapa ssp.peldnensis)、甘蓝型油菜(B.napus)和埃塞俄比亚芥菜(B.carinata)三种作物的PCR产物,对FAD2基因部分序列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拟南芥和芸薹属作物基因组中具有1~2个拷贝的FAD2基因,所测定的芸薹属FAD2基因序列与拟南芥FAD2之间高度同源,它们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达88.7%~98.8%。这些序列与其它植物的FAD2对应位置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低,从50.0%~86.0%。研究结果为探讨芸薹属作物之间的进化关系提供了一定的分子水平证据。  相似文献   
999.
将一个2.8kb的CaMV35S启动子/SchiA编码区/Nos终止区融合基因插入到植物转化载体pCAMBIAl301的多克隆酶切位点,得到1个14.6kb的新植物转化质粒pBGlll2,用花器介导法转化水稻(Oryza sativa),经PCR检测,初步证实已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植物的基冈组中。一部分转基因T3代潮霉素抗性阳性植株对水稻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和稻瘟病(Pyricularia oryzae)的抗性较非转化对照增强。RT—PCR表明抗病性植株为阳性,而不抗病的植株为阴性。将RT—PCR产物测序后,用BLAST软件分析序列可知,该序列为细菌几丁质酶基因核苷酸序列而不是植物几丁质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T4代转基因水稻的几丁质酶活力高于对照未转基因植株,表明转入的外源几丁质酶基因能正常表达。  相似文献   
1000.
农杆菌介导法获得大量转双价抗虫基因水稻植株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构建含Bt杀虫基因cryIA(c)和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pTI的双价抗虫转基因载体PCAM-Bt-CpTI,并用于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对粳稻品系“浙大19”遗传转化,约2000块盾片愈伤组织与农杆菌共培养后,得到了约1300块潮霉素抗性愈伤,从中分化抗性再生苗约1500株,对不同抗性愈伤来源的70个T0代再生株进行PCR及PCR-Southern检测,62株为转cryLA(c)和CpTI双价抗虫基因植株,阳性植株比例为88.6%,抗虫鉴定表明,3个转基因T1代株系对二化螟有很高的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