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8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20篇
林业   29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33篇
  31篇
综合类   727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249篇
畜牧兽医   2170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李笠 《兽医导刊》2011,(Z1):131-132
一、流行病学患病犬和康复带毒犬(特别是病犬)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大量存在于受染和患病动物的鼻、眼分泌物、唾液中,也见于血液、脑脊液、淋巴结、肝、脾、脊髓、心包液及胸、腹水中,并且从尿中长期排毒,污染周围环境。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  相似文献   
42.
2010年3月,青田县信鸽协会某会员饲养的86只信鸽从外地放飞比赛回来后,感染了以腹泻和神经症状为主的疾病,曾用多种药物治疗,均不见疗效,陆续死亡26只。后经诊断和防治,病情很  相似文献   
43.
为更好地了解流感病毒的进化,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禽病诊断与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对一株分离自野鸟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鸡胚中进行传代试验。他们将传代病毒的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序列与母本病毒进行比较。传代过程中多重突变出现较早,不过在后面的传代中这些突变保持稳定。有趣的是,大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应用芬太尼自控恒速静脉镇痛的镇痛效果,评价其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剖宫产产妇60例,均自愿选择术后镇痛,随机分为自控恒速静脉镇痛组、自控恒速硬膜外镇痛组、直肠肛塞双氯芬酸钠栓镇痛组,每组20例。分别记录术后6hVAS评分、肠通气时间、新生儿72h后NBNA测定。结果:芬太尼静脉组的镇痛效果优于双氯芬酸钠组,但低于硬膜外镇痛组。各种术后镇痛方式对新生儿和产妇出院时间无明显影响。芬太尼静脉镇痛组能引起呕吐,嗜睡,甚至呼吸抑制。结论:在硬膜外镇痛失败或禁用硬膜外镇痛时,可考虑应用芬太尼静脉镇痛,同时慎用镇静药,以免引起呼吸抑制。  相似文献   
45.
<正>雏鸭黄曲霉毒素中毒是一种严重的中毒性疾病,是由于雏鸭误食了被黄曲霉毒素或寄生曲霉污染了的饲料而引起。黄曲霉毒素主要对肝脏造成损害,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临床上以肝功能障碍、全身出血、消化机能紊乱、腹水、神经症状为特征。各种畜禽均可发生本病,尤其以雏鸭最为敏感,表现为与雏鸭病毒性肝炎相类似的神经症状,并出现大量死亡,容易被误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1发病情况广西桂平市某养殖场2014年4月初购进近  相似文献   
46.
库伦旗六家子镇二道洼村某村民家的马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和黄疸,并且舌卷起,临床诊断为马传染性脑脊髓炎,后经治疗痊愈。(一)病因及流行病学病原体为马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病毒对一般的消毒抵抗力不大。对抗菌素、磺胺类药物不敏感。一般认为本病通过蚊虫和消化道传染。多发于6~10岁的马匹,而马驹、老马及骡、驴极少发病。发病的季节性不明显,但以7~9月发病较多,个别地区也有在冬季大批发病的。一般以散发为主,也有密集发生的。  相似文献   
47.
<正>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er.et Maxim.)Harms.别名刺拐棒、五加参、刺老牙、五加皮等,属五加科,五加属的落叶灌木,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地区,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及朝鲜和日本,是近年来研究开发的一种珍贵的药食两用植物。刺五加全身是宝,它的茎、根茎、根皮是主要制药原料,刺五加性温,味辛、微苦,能扶正固本,宁神益智,补肾健脾,调节神经机能及血压,治阳萎、祛风湿、活血化瘀、筋骨疼痛、四肢不遂等,长期服用补中益精,坚筋骨,强意志,进  相似文献   
48.
2009年6月克山县某养殖户饲养的雏鹅发生大肠杆菌病与小鹅瘟的混合感染,具体诊断如下。 1 发病情况病鹅普遍出现下痢、口吐粘液、采食量减少等症状,个别转脖、抽搐。日龄较大一般没有出现神经症状,发病鹅表现为下痢、采食量减少。生产情况、精神状态正常,产蛋率及种蛋受精率不见异常。  相似文献   
49.
将虹鳟鱼苗研磨过滤除菌后接种到胖头鱼肌肉细胞系(FHM)后出现了特征性病变(CPE),电镜下观察到IHNV病毒粒子。用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NV)和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IPNV)等水生动物病毒特异性引物对该毒株进行RTPCR试验,结果显示,用IHNV的引物能扩增出阳性片段。将分离株暂时命名为CJ-13。应用DNAStar和MEGA5.2软件,将CJ13的N基因与多株GenBank中已发表的IHNV毒株相应基因进行同源性比对和构建系统树。核苷酸同源性显示CJ-13株与HV7601株的N基因同源性高达97.1%,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5.2%。系统进化树表明,CJ-13分离株与HV7601株遗传进化关系较近,属于同一分支。  相似文献   
50.
《畜禽业》2017,(8)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是一种严重危害鲑鳟鱼类养殖的重要病原,具有传播快、发病急等特点,主要损伤鱼类的造血器官,因此称为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其临床症状、病理损伤、流行规律、传播途径、诊断方法和预防措施进行总结,以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