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8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20篇
林业   29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33篇
  31篇
综合类   727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249篇
畜牧兽医   2170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1发病情况2011年3月,奉化市某养鸭户养殖绍兴麻鸭1500羽,发生腹泻后,使用痢特灵片1瓶研碎后拌料饲喂。使用2 d后,鸭群开始出现角弓反张或头颈扭曲等神经症状,严重者开始死亡。 2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鸭,可见皮下、腿肌呈弥漫性出血,肠道充血、出血,肝脾肿大,心肌有出血点。  相似文献   
62.
1神经型马立克氏病(MD)常见于3~4月龄的雏鸡,特征性症状是一腿伸向前方,另一腿伸向后方的“劈叉”姿势。剖检时,内脏器官常无肿瘤病变,而以坐骨神经丛和臂神经丛的病变最明显。受侵害的神经比正常的粗2~3倍或以上,呈灰白色或黄白色,水肿,横纹消失。由于病变常是单侧性的,因此在与对侧神经对比时,即便很轻微的变化也容易检查出。  相似文献   
63.
犬瘟热(CD)是由犬瘟热病毒(CDV)引起的犬科、鼬科及部分浣熊科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对犬类养殖业危害极大.201 1年5月19日,本乡甘坝口村的34只护养犬中11只犬发生犬瘟热,经笔者采取防治结合,对症治疗等措施,病犬死亡9只,治愈2只.现将防制措施和治疗方法总结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4.
<正>1概况海兰褐蛋鸡5400只63日龄,主诉鸡群有神经症状,且零星死亡,药物治疗效果差。50日龄Ⅰ系二倍量注射,58日龄免疫新城疫弱毒苗N79四倍量点  相似文献   
65.
貉副伤寒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以肠炎和败血症为特征的传染病。弓形虫病是一种分布广泛的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原虫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神经机能障碍等症状。2011年7月,文登市某养貉  相似文献   
66.
犬瘟热是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犬科、鼬科、浣熊科等多种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多发。3个月至1岁的幼犬感染率最高,其中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的患犬死亡率为30%~80%,出现神经症状的患犬  相似文献   
67.
霉饲料中毒就是动物采食了发霉的饲料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临床以神经症状为特征。各种猪都可发生,仔猪及妊娠母猪较敏感。南阳市近2年在养猪业内发现囤积或使用的霉变玉米现象比较多,时不时出现猪只中毒现象。现就这种病的诊治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68.
在乡镇兽医站从事兽医工作近30年,每年在农村都会遇到数例猪食盐中毒.该病以脑组织水肿、变性及消化道炎症为其病理基础,以神经症状和消化紊乱为临床特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猪食盐中毒。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9.
本研究旨在探讨牦牛不同部位皮肤内血管和神经的分布情况,及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不同部位皮肤上的定位及相对表达量,探究牦牛皮肤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采用HE、Masson’s三色和Verhoeff VG染色法,对成年牦牛皮肤内血管和神经结构进行观察与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对HIF-1α的mRNA和蛋白在成年牦牛皮肤组织中表达与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颈部血管与神经密度最高,前臂部和小腿部次之,跖部最低,部位间差异显著(P<0.05)。HIF-1α主要表达在表皮层、毛囊的上皮根鞘、皮脂腺、汗腺、血管、神经;颈部、前臂部和小腿部强阳性表达,跖部阳性表达。HIF-1α mRNA的相对表达量跖部明显低于其他部位(P<0.05),其他三个部位两两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颈部最高,跖部最低,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提示,成年牦牛不同部位皮肤内不同血管和神经形态结构相似,密度从颈部到前肢再到后肢差异显著。HIF-1α的差异性表达进一步说明皮肤在牦牛适应低氧环境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0.
元宝枫是中国特有的树种,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东北、内蒙古、江苏及安徽等地区。元宝枫的果实为翅果,其种仁颗粒大,含油量高,元宝枫籽油已被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研究显示,元宝枫籽油中含有丰富的神经酸,是神经组织的基本成分,与大脑的发育、神经系统的再生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防治有密切关系。元宝枫叶中含有黄酮、绿原酸、强心苷等多种活性物质,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近年发现元宝枫树皮具有更强的抗氧化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活性,并且从该植物中首次报道63个化合物,大大丰富了元宝枫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论文综述了元宝枫叶、籽、皮的有效成分、营养价值、药理作用及工业生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旨在为元宝枫在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方面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推动元宝枫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