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25篇
农学   44篇
  27篇
综合类   244篇
农作物   40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9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秋水仙素诱导薄荷染色体加倍技术进行研究,以期筛选出诱导薄荷染色体加倍的最适体系,获得染色体加倍的变异植株。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对带有腋芽的薄荷茎段进行处理,结合流式细胞检测、根尖染色体数目观察等方法对变异植株的倍性进行鉴定,比较秋水仙素不同浓度与处理时间的诱变效果。结果显示,用100 mg/L的秋水仙素处理带有腋芽的薄荷茎段1 d,诱变效果最好,诱变率可达33%。通过流式细胞检测、根尖染色体数目观察等方法鉴定获得多倍体植株10个,与亲本植株相比,其植株形态主要表现为叶厚、茎秆粗、锯齿较深,生长速度缓慢;有8个植株挥发油含量提高,其中最高含量达到2.21%,为亲本植株(1.12%)的1.97倍。本研究通过秋水仙素诱导成功获得染色体加倍的薄荷植株,为薄荷的品种改良和选育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02.
猪屎豆是重要的农业植物资源,在绿肥、饲用和药用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开发潜力,然而目前关于猪屎豆的品种培育还处于空白,生产上缺乏优良品种导致生产性能参差不齐的问题突出,开展多倍体育种研究可为今后猪屎豆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和培育新品种奠定材料基础。本研究以二倍体猪屎豆为实验材料,通过不同质量浓度秋水仙素和不同处理时间对猪屎豆露白种子进行多倍体诱导,探讨秋水仙素对二倍体猪屎豆的诱变效果,并利用流式细胞倍性检测和根尖染色体核型分析对诱变后代的倍性进行检测,进一步比较分析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的气孔和保卫细胞大小以及叶片和种子形态等特征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秋水仙素处理抑制了猪屎豆种子胚根的生长和下胚轴的伸长,使种子胚轴发生诱变而缩短变粗。研究发现以100 mg/L的秋水仙素浓度浸泡12 h时猪屎豆种子四倍体诱导率最高,为13.33%,总体效果最佳。与二倍体相比,同源四倍体植株叶片下表皮的气孔长度和宽度、保卫细胞长度和宽度显著增加而气孔密度显著降低;同源四倍体植株的叶片宽度和叶柄宽度显著增加,而叶片长度和叶柄长度显著缩短;同源四倍体植株的叶形指数显著减小。此外,同源四倍体植株所获种子较二倍体显著增大,种子百粒重较二倍体显著增加。综上所述,本研究掌握了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猪屎豆的方法,并成功获得了同源四倍体猪屎豆新种质,为猪屎豆遗传育种及相关基础研究奠定了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503.
为了研究秋水仙素水溶液对甜高粱‘FH59’种子的诱变效应,创制优质甜高粱种质资源。本实验利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水溶液(0.05%、0.1%、0.15%、0.2%)浸泡甜高粱种子24、31、48 h,统计苗期变异率,并对成活植株进行大田鉴定。研究结果表明,秋水仙素诱变效果受到处理时间、药剂浓度以及二者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在24 h,0.15%诱变条件下诱变效果最佳,幼苗变异效果显著。M2代田间鉴定发现株高、生育期、穗长、籽粒颜色、锤度等主要农艺性状的突变体,变异类型丰富,尤其是发现的大量的矮化、早熟突变体对甜高粱亲本的改良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504.
果树多倍体品种一般具有生长旺盛、果实大、产量高和抗逆性强等特点。“红阳”猕猴桃是内果皮为红色的二倍体品种,味道鲜美,但果实较小、抗性较差。本研究通过系统筛选发现,采用0.05%秋水仙素诱导处理“红阳”猕猴桃无菌的叶柄愈伤组织4 h,变异率达20%,诱变效果最好;经植株再生,在25株植株中获得1株四倍体植株和4株混倍体植株。观测分析发现,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四倍体植株叶片长度增加了9.19%,叶片宽度增加了13.66%,叶柄粗度增加了25.71%,叶绿素相对含量提高了18.31%,净光合速率提高了16.60%。  相似文献   
505.
506.
为了快速选育叶用芥菜耐抽薹新品种,以贵州本地资源威宁青菜和修文青菜2个基因型为供体材料进行离体小孢子培养。结果表明,2个基因型均诱导出胚,产胚量分别为29.5胚/蕾和15.6胚/蕾;选取子叶形胚接种到再生培养基,进行诱导培养形成再生植株,成苗率达88.33%。2个基因型诱导出的单倍体在秋水仙素质量浓度为100.0 mg/L时加倍效率最佳,分别为52.00%、67.40%;对260株再生株进行倍性鉴定,检测到单倍体、双单倍体、非整倍体、单倍体+二倍体嵌合体、二倍体+四倍体嵌合体5种类型,其中,威宁青菜单倍体占87.50%,双单倍体占8.75%,其他倍性占3.75%;修文青菜单倍体占77.50%、双单倍体占17.50%,其他倍性占5.00%。不同倍性材料田间表现,单倍体无花粉,不结实,植株矮小;单倍体+二倍体嵌合体正常开花结实,植株长势强,但有部分空荚;非整倍体虽有花粉,但是结荚小,种子较小、不饱满,植株长势较弱;双单倍体、二倍体+四倍体嵌合体长势较好,有花粉,并且种子饱满,量多。因此,可先根据植株田间表现判断倍性,再选择性进行倍性检测。利用小孢子培养技术获得了威宁青菜和修文青菜优良叶用芥...  相似文献   
507.
果树多倍体品种一般具有生长旺盛、果实大、产量高和抗逆性强等特点。‘红阳’猕猴桃是内果皮为红色的二倍体品种,味道鲜美,但果实较小、抗性较差,因此本研究通过系统筛选,确定采用0.05%秋水仙素诱导处理无菌的叶柄愈伤组织4h,可获得20%变异率,效果最好;经植株再生,最终得到1株四倍体植株和4株混倍体植株。形态学指标分析显示,四倍体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叶片长度提高了12.07%、叶片宽度提高了24.40%、叶柄粗度提高了120%、叶绿素相对含量提高了41.67%、净光合速率提高了17.71%。  相似文献   
508.
以‘开封327’小果型西瓜为母本,以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在组织培养环境下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西瓜种子、茎尖生长点等,用形态学显微镜对茎尖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加倍效果进行鉴定,并对处理后西瓜的幼苗成活率和变异率进行统计,其中采用浸种法处理的诱变率达到66.7%,效果良好,为改良优质二倍体小果型西瓜提供了新方法,也为开展无籽西瓜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509.
以象鼻兰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浸泡法,研究了秋水仙素处理对蝴蝶兰种子染色体加倍的影响,以期获得诱导多倍体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秋水仙素浸泡法诱导种子染色体加倍时,种子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5d,再采用0.20%秋水仙素处理1d的处理效果最好,萌发率达到6.41%,高于1.96%的自然萌发率,四倍体、嵌合体诱导率分别达到了27.75%、34.84%;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形态与气孔特征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形态特征表现为,植株粗壮、根系发达且粗壮、植株生长较快等;气孔特征表现为单位面积气孔数减少,气孔增大,长宽分别增长25.19%和26.19%。该研究得到了秋水仙素浸泡象鼻兰种子诱导染色体加倍的适宜条件且提高了象鼻兰种子的萌发率,获得了四倍体植株和嵌合体植株,为把象鼻兰优异基因高效导入栽培品种奠定了基础,为蝴蝶兰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