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2篇
  免费   336篇
  国内免费   276篇
林业   1362篇
农学   254篇
基础科学   27篇
  149篇
综合类   2976篇
农作物   257篇
水产渔业   605篇
畜牧兽医   860篇
园艺   257篇
植物保护   827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269篇
  2012年   375篇
  2011年   379篇
  2010年   358篇
  2009年   347篇
  2008年   431篇
  2007年   347篇
  2006年   290篇
  2005年   303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225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58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56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132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选择徐州市林果场、云龙区和新沂市等受杨小舟蛾危害较重的不同类型杨树林分的未放蜂区(CK)和放蜂区,分别测定白蛾黑基啮小蜂在自然和人工释放2种状态下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表明,该蜂林间自然种群数量以越冬代最高,对杨小舟蛾越冬蛹的寄生率高达(22.2±5.8)%,极显著高于第1~4代蛹(3.4%~6.4%);于越冬代和第2代害虫蛹期人工释放该蜂,释放后当代小蜂种群数量明显上升,可显著提高释放当代(越冬代和第2代)害虫蛹的寄生率,并对释放后各代害虫蛹具有一定的持续寄生效果;各代小蜂室温下的羽化进度均与相应世代寄主蛹发育进度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2.
对泰宁峨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交让木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泰宁交让木种群个体数从幼苗到老龄树逐渐减少,种群结构为正金字塔型,属于增长型种群,种群个体主要集中分布在9m以下的垂直生长空间,为小乔木;在不同海拔区域上,交让木种群个体数主要集中生长于1300~1500m之间,种群个体分布格局为集聚分布;交让木种群生命期望值随着径级增加呈递减,种群存活曲线为典型的"Ⅱ型"成活曲线,交让木的特殊生长环境,在整个天然常绿落叶阔叶林,生长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3.
4种不同性诱剂对玉米草地贪夜蛾诱集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准确掌握草地贪夜蛾成虫发生动态,筛选对当地种群专一性强、灵敏度高的性诱剂,对深圳百乐宝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BLB)、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NK)、江苏宁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NL)、南京新安中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XAZL)4个厂家生产的草地贪夜蛾性诱剂在江苏盐城市大丰区进行田间诱捕效果试验,探讨草地贪夜蛾性诱剂的使用技术。结果表明:4种不同性诱剂诱芯对草地贪夜蛾的诱集效果存在明显差异。BLB诱芯和NL诱芯可以有效监测草地贪夜蛾成虫田间发生动态,羽化高峰期明显,且峰值日期一致,NK诱芯诱集的成虫虫峰不明显,XAZL诱芯零星诱到成虫,无明显成虫高峰;BLB诱芯监测期内日均诱蛾量、最高单次诱蛾量、总诱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诱芯,其总诱蛾量达136.75头,分别是NL诱芯、NK诱芯、XAZL诱芯的1.47倍、4.76倍、10.52倍;通过对BLB诱芯进行持续30 d和持续60 d的诱捕对比试验,发现BLB诱芯1~30 d内诱捕性能稳定,诱蛾量大,31~60 d内日均诱蛾量、最高单次诱蛾量、总诱蛾量均有所下降且达显著水平,尤其是50 d后诱捕量下降明显。结果表明:BLB诱芯的诱蛾量大,能够明显反映出草地贪夜蛾的羽化高峰期,符合测报要求,更适合本地区草地贪夜蛾的监测,使用该诱芯时建议30 d更换1次。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梢斑螟是黑龙江省红松人工林的主要果梢害虫,研究了其成虫种群动态及未来种群变化趋势,为种群预测以及防治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在梢斑螟成虫发生期6月下旬—8月初,每天夜间19:00—23:00在红松林缘利用灯光诱捕梢斑螟成虫,结合幼虫鉴定种类,分析其种群动态。【结果】1)在牡丹江林口林业局的湖水、曙光和西北楞3个地点,诱捕到的种类均为赤松梢斑螟Dioryctria sylvestrella、冷杉梢斑螟D.abietella和微红梢斑螟D.rubella。2)在湖水,梢斑螟的种群数量最多,平均每天诱捕111.38头;西北楞其次,平均每天诱捕79.625头;曙光最少,平均每天诱捕69.63头。微红梢斑螟在3个地点均是优势种。3)在整个诱捕期间,冷杉梢斑螟和赤松梢斑螟成虫期为6月上旬—7月下旬,高峰期为6月下旬;微红梢斑螟成虫期为6月上旬—8月下旬,高峰期为6月下旬和7月中旬。4)3种梢斑螟都是在21:00—22:00诱捕的数量最多。5)3种梢斑螟的雌雄性比随着季节的推移波动较大,由开始的小于1,到接近于1,最终大于1,但总的性比接近1:1。【结论】梢斑螟的种群动态随时间和小生境的不同变化明显,6月下旬和7月中旬是其羽化高峰期,21:00—22:00是其最活跃时间。因此,对其防治应适时适地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5.
种群数量特征、生物多样性指数两个方面,研究了雾灵山核桃楸林生物多样性.该群落由34科52属61种维管植物构成,乔木13种,灌木15种,草本33种,Simpson指数是5.8282,Shannon-Wiener指数是3.7324,种间随遇率Pie=0.8281,相对应的均匀度指数Js=0.0988,Jsw=2.1077...  相似文献   
106.
种群数量特征、群落结构特征、生物多样性指数3个方面,对雾灵山天然油松群落进行了研究。该群落由29科46属53种维管植物构成。乔木5种,灌木11种,草本37种,群落Simpson指数是2.96,Shannon—Wiener指数是2.7339,种间随遇率PIE=0.6622,相对应的均匀度指数Js=0.0502,Jsw=...  相似文献   
107.
针松人工繁育不仅能够有效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也能够起到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对于针松的生长来说,病虫害的防治是极为重要的。笔者就针对黑龙江宝清县的针松人工繁育种群主要的病虫害种类进行阐述,并提出有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08.
种群数量特征、生物多样性指数两个方面,研究了雾灵山白桦林生物多样性.该群落由65种植物组成,乔木13种,灌木12种,草本40种.Simpson指数是11.8923,Shannon-Wiener指数是4.1245,种间随遇率PIE是0.9159,相对应的均匀度指数是Ja-0.1802,Jsw=2.2668,Jpie=0...  相似文献   
109.
1998—2015年在黑龙江省嫩江县高峰林场开展了鸟类环志研究工作,共进行鸟类环志16目46科189种283 862只,其中春季146种117 333只,秋季159种161 702只,隶属15目43科。红胁蓝尾鸲(Tarsiger cyanurus)累计环志20 264只,其中春季环志18 040只,占春季环志数量的15.0%;秋季环志2 224只,占秋季环志数量的1.4%。春季雌性比例较小,秋季的雌性比例较春季大,远高于雄性。红胁蓝尾鸲春季最早始见于3月中旬,高峰基本集中在4月中旬,秋季最早始见于8月下旬,多数始见于9月上旬。迁徙高峰集中在9月下旬。迁徙速度平均60km!d-1。日环志量与日最高气温、日照时数、最大风速的风向等因子均呈负相关;与最大风速、平均气压、降水量、最低气压、平均风速、最低气温显著相关。高峰林区与吉林珲春、黑龙江帽儿山红胁蓝尾鸲的环志数量相比较,发现红胁蓝尾鸲呈环行路线迁徙。  相似文献   
110.
李姝  蒋泽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795-12797,12802
综述了植物种群构件的理论概况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对我国种群构件的研究展望.文中指出构件理论的思想依据、形态依据、生理依据和构件理论的五项基本内容.同时,论述了近30余年来,包括植物花构件、叶构件、芽构件、枝构件、茎构件、根构件等在内的植物种群构件研究现状.我国植物种群构件研究要注意构件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构件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注意与生理生态相结合;研究对象多元化,为开发和保护我国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将构件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