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25篇
水产渔业   382篇
畜牧兽医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21.
骨骼畸形使幼鱼摄食能力受阻,生长缓慢,运动能力减弱,成活率低,经济损失较大,制约鱼类养殖业发展.本文综述了鱼类仔稚鱼骨骼发育和畸形问题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近年来骨骼畸形的分子探索,梳理了影响骨骼发育的遗传、环境、营养和用药等主要因素,展望了鱼类骨骼发育的研究方向,为清晰地了解鱼类骨骼畸形的实质,寻找解决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2.
池养广东鲂仔、稚鱼的生长和食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工饲养的广东鲂,其仔、稚鱼的体长与日龄呈直线相关;体重与日龄、体第和体重均呈幕函数相关。它们的生长与水温及放养密度的关系亦相当密切。初步提出生长的最适水温范围和适宜放养密度。此外还对仔、稚鱼阶段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  相似文献   
523.
本文通过研究聚维酮碘、苯扎溴铵、硫酸铜和高锰酸钾4种常见药物对昆明裂腹鱼稚鱼的急性毒性,探究昆明裂腹鱼稚鱼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为其养殖过程中的科学用药提供理论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材料昆明裂腹鱼稚鱼为人工繁殖的鱼苗,体长(15.0±1.0)毫米,体重(18.4±1.5)毫克;身体健康,游泳活泼,无伤无畸形。聚维酮碘(水产用,碘含量为10%)购买自山西康派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苯扎溴铵(水产用,含量为45%)购买自常州市金太阳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硫酸铜(化学纯,含量不少于99%)购买自北京化工厂;高锰酸钾晶体(化学纯,含量不少于99%)购买自重庆川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524.
525.
分别以20、25和35日龄的黄盖鲽(Pseudopleuronectes yokohamae)仔稚鱼为试验对象,设置光照强度0~1 000 lx的9个试验组,计算黄盖鲽仔稚鱼的摄食强度和90min内的摄食率。再以20 d黄盖鲽仔稚鱼为试验对象,设置光照强度100~500 lx的5个试验组,计算90min内的摄食效率。结果表明:在0~1 000 lx光照强度内,黄盖鲽仔稚鱼的最佳摄食强度对应的光照强度为100~600 lx。在光照强度0~1 000 lx内,黄盖鲽仔稚鱼达到最佳摄食强度时的光照强度为100~600 lx。20 d和35 d仔稚鱼在光照强度400 lx时摄食强度最大,其中35 d日龄仔稚鱼摄食强度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减弱。摄食效率在进食后10min达到最大,随后开始降低。试验结果明确了黄盖鲽仔稚鱼最佳摄食光照强度,为黄盖鲽人工育苗及健康养殖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26.
为实现鸭绿江茴鱼全人工繁育,选择人工繁殖的3龄鸭绿江茴鱼进行了繁育试验。在水泥池中,投喂鲑鳟鱼配合饲料进行亲鱼培育。当亲鱼达性成熟后,采用激素诱导、等渗液洗卵以及浸卵授精等方法获得受精卵;之后将受精卵放在玻璃钢平列槽中进行孵化;在玻璃钢槽中进行稚鱼培育,其间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在室外水泥池进行幼鱼培育,其间投喂海溞和配合饲料。试验结果:亲鱼培育成活率为95.0%;共采卵3 711万粒,采卵率为96.7%;共获得受精卵3 210万粒,受精率为86.5%;发眼积温为110~121℃·d,发眼率为93.0%;出苗积温为175~221℃·d,孵化率为90.6%;仔鱼上浮积温为235~242℃·d,共获得上浮仔鱼2 623万尾。经过101 d的培育,共获得体质量0.5 g的稚鱼2 544万尾,稚鱼培育成活率为97.0%;经158 d培育,共获得体质量3.0 g的幼鱼2 379万尾,幼鱼培育成活率为93.5%。  相似文献   
527.
稚鱼时期是鱼类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均衡全面的营养供应是仔稚鱼生长的保证,也是培养优质成鱼的基础。文章从仔稚鱼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营养需要量及饲料开发现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为肉食性仔稚鱼的营养需要与饲料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8.
郭祉宾  钟俊生  洪波  周轩  王淼 《中国水产科学》2021,28(11):1477-1488
为了探明以杭州湾北岸水域仔稚鱼分布和多样性特征, 2019 年 5 月、8 月、11 月, 在杭州湾北岸水域设立 12 个站位点, 以大型仔稚鱼网(口径 1.3 m, 网目 0.5 mm)进行表层水平拖网采集仔稚鱼, 测量表层温度、盐度、溶氧量及 pH 值。结果表明: 共 36 次拖网调查采集到仔稚鱼 9019 尾, 其中淡水性鱼类 2 种, 河口性鱼类 12 种, 海洋性鱼类 14 种, 洄游性鱼类 11 种。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最多, 占总个体数的 40.32%, 其次依次为凤鲚(Coilia mystus) (15.58%)、鮻(Liza haematocheilus) (9.83%)、黄鳍多纪鲀(Takifugu xanthopterus) (1.39%)、单鳍喉褶?(Eleutherochir mirabilis) (1.36%)和有明银鱼(Salanx ariakensis) (1.35%)。仔稚鱼物种数与密度均为 5 月最多, 11 月最少。物种数和密度均呈现近岸站点较远岸站点高的现象。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和 Margelef 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 两指数变化趋势较为一致, 均呈现 5 月最高, 8 月次之而 11 月最低的情况。相似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 杭州湾北岸仔稚鱼主要分为湾口近岸、湾口离岸和湾内 3 种群落类型, 单独对各月仔稚鱼群落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 5 月、8 月仔稚鱼主要分为湾口和湾内两种群落类型, 11 月仔稚鱼分布较为均匀, 没有明显聚类特征。  相似文献   
529.
基于2012年夏季在南海北部海域设置的23个站位,以WP2浮游生物网(网口内径57 cm,网长271 cm,网目200 μm)进行垂直拖网采集的样本,研究仔稚鱼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分析南海北部海域水文特征与仔稚鱼分布的相关关系。研究共采集仔稚鱼230尾,隶属11目33科77种,其中8种鉴定到科,23种鉴定到属,46种鉴定到种。鲈形目(Perciformes)种类最多,有16科24种,占调查海域仔稚鱼种类数的31.17%。其次是灯笼鱼目(Myctophiformes)和巨口鱼目(Stomiiformes),分别为1科18种和4科12种。灯笼鱼科(Myctophidae)、巨口光灯鱼科(Phosichthyidae)、钻光鱼科(Gonostomatidae)的仔稚鱼数量约占仔稚鱼总捕获量的50%。各站位间仔稚鱼种类数的变化,与丰富度指数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总体而言,粤东海域和琼东海域的仔稚鱼群落结构相对稳定。夏季南海北部琼东沿岸上升流海区、珠江冲淡水海区以及西沙群岛近岸海区仔稚鱼丰度相对较高。典型相关性分析(CCA)结果表明,南海北部仔稚鱼的数量分布与海表面温度(SST)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Chl.a)密切相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仔稚鱼群落可划分为2个群组,大洋组和近海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