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20篇
  免费   498篇
  国内免费   862篇
林业   106篇
农学   1370篇
基础科学   386篇
  716篇
综合类   11341篇
农作物   1752篇
水产渔业   4158篇
畜牧兽医   851篇
园艺   828篇
植物保护   1272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454篇
  2022年   546篇
  2021年   651篇
  2020年   546篇
  2019年   596篇
  2018年   342篇
  2017年   406篇
  2016年   585篇
  2015年   534篇
  2014年   1019篇
  2013年   918篇
  2012年   1223篇
  2011年   1252篇
  2010年   1171篇
  2009年   1322篇
  2008年   1409篇
  2007年   1131篇
  2006年   957篇
  2005年   894篇
  2004年   700篇
  2003年   598篇
  2002年   583篇
  2001年   544篇
  2000年   461篇
  1999年   409篇
  1998年   378篇
  1997年   406篇
  1996年   366篇
  1995年   346篇
  1994年   280篇
  1993年   241篇
  1992年   248篇
  1991年   212篇
  1990年   192篇
  1989年   287篇
  1988年   85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2篇
  1977年   9篇
  1957年   19篇
  1956年   9篇
  195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四种稻田农药对克氏原螯虾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静态方式水生生物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了在实验室常温条件下敌百虫、稻瘟灵、毒死蜱、阿维菌素四种稻田杀虫剂对克氏原螯虾( Procambarus clarkii)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敌百虫、稻瘟灵、毒死蜱、阿维菌素对体重为(34.43±7.04)g克氏原螯虾的24 h半致死浓度(24 h LC50)分别为65.07、42.16、0.71、1.23 mg/L,48 h半致死浓度(48 h LC50)分别为35.75、33.49、0.59、0.84 mg/L;96 h半致死浓度(96h LC50)分别为12.54、18.83、0.45、0.37 mg/L。其安全浓度分别为3.24、6.34、0.122、0.117 mg/L。根据国家标准和本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敌百虫和稻瘟灵对克氏原螯虾中毒,毒死蜱和阿维菌素对其高毒。  相似文献   
992.
基于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的长江口虾虎鱼科鱼类系统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线粒体16S rRNA基因在长江口虾虎鱼科鱼类系统分类及物种鉴定中的作用,采用16S rRNA基因特异扩增测序及Gen Bank已有序列联合配对分析的方法,对长江口虾虎鱼科9属11种鱼类34个16S rRNA基因片段的序列进行比较和系统分类研究。统计分析显示,虾虎鱼科鱼类该片段的A含量明显高于其它3个碱基含量,A+T的平均含量高于G+C的平均含量,第3密码子位点G+C含量最高,其平均值为51.1%,变化范围为49.8%~53.2%。全部转换位点多于颠换位点,转换/颠换比值为1.45。依据Maximum Composite Likelihood模型,得出11种虾虎鱼科鱼类种间遗传距离平均值为0.151,种内为0.002,种间遗传距离是种内遗传距离的76倍。通过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系统发育树,显示长江口虾虎鱼科鱼类为明显的单系群,并进一步佐证把传统形态分类中弹涂鱼科的青弹涂鱼(Scartelaos histiophorus)和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及鳗虾虎鱼科的拉氏狼牙虾虎鱼(Odontamblyopus lacepedii)和红狼牙虾虎鱼(Odontamblyopus rubicundus)归属于虾虎鱼科的合理性。聚类结果显示红狼牙虾虎鱼和拉氏狼牙虾虎鱼聚在一起,其节点支持率达100%,两者可能为同种异名。本研究表明,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作为分子标记对虾虎鱼科鱼类进行物种鉴定和系统分类是可行的,可为虾虎鱼类的亲缘关系分析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93.
红螯螯虾的室内人工育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顾志敏 《水产学报》2003,27(1):32-37
于1996-1998年,在浙北地区,对澳大利亚引进的红螯螯是进行亲虾培育、人工越冬,怀卵孵化,室内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研究表明,在浙北地区,2.8-4.9g的幼虾经5个月左右的饲养可以达到性成熟并部分怀卵,利用电厂余热水水泥池人工越冬的成活率可达70%以上。越冬后亲是在水温20℃以上即开始交配怀卵,怀卵盛期4-6月。红螯螯虾一年可产卵4次,但只有第一、二次怀卵可用于育苗生产,个体一次怀卵量较少,一般为400-500粒,但群体怀卵比率较高。试验还表明,红螯螯虾出膜幼体即呈幼虾状,需依附母体7-10d后才营独立生活并开口摄食外源性饵料,所研制的幼虾Ⅰ号饲料为红螯螯虾室内人工育苗较好的开口饲料。室内人工育苗成活率可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994.
引进天然水域的野生原种罗氏沼虾F1代(下称野生种)进行养殖,并和我所20多年前引进的罗氏沼虾后代的养殖群体(下称养殖种)分别进行自繁和杂交育种试验。结果表明,野生种和养殖种正反杂交所繁殖的后代(下称杂交种)在育苗和养殖效果上都明显优于它们的自繁后代,杂交种在体质、活力、抗病力、成活率及生长等方面都显示了较大的优势。引进野生种或用野生种后代和养殖种进行交配繁殖,获得杂交优势,是罗氏沼虾品种改良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95.
中国淡水虾蟹养殖业的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亚芳 《淡水渔业》2002,32(6):57-58
1 淡水虾蟹养殖业的基本情况1 1 养殖规模和产量进一步增加近几年来中国淡水虾蟹养殖业发展很快 ,总体生产形势良好 ,河蟹、青虾、罗氏沼虾和南美白对虾已成为普通百姓餐桌上常见的佳肴 ,克氏原螯虾的加工出口形势也十分喜人 ,2 0 0 1年淡水虾蟹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 ,成为农村的经济增长点。1 1 1 河蟹河蟹肉味鲜美且市场价格较高 ,在水产业结构调整中 ,成为许多地方的首选品种 ,2 0 0 1年 ,中国河蟹养殖面积已达 4 0万公顷 ,比上一年增加13 3万公顷 ,量达 2 7万吨 ,产值达 14 0亿元 (人民币 ) ,河蟹育苗产量达 2 0万公斤 ,比 1990年增长 …  相似文献   
996.
一、播前准备于2月上中旬,精选种薯,最好在脱毒种薯室内催芽。选用良种是马铃薯高产栽培的一个重要环节,比如大西洋、克新4号、紫花851等。二、选地整地马铃薯是不耐连作的作物。种植马铃薯的地块要选择3年内没有种过马  相似文献   
997.
郁李     
郁李为蔷薇科植物,又名爵李、英梅、常棣、秋李、穿心梅。早在《诗经·豳风七月》就记载有“六月食郁及奠,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郁”即郁李。李时珍对郁李名称的解释为:郁,馥郁也。花、实俱香,故以名之。  相似文献   
998.
小草虾,又名小米虾、糠虾,学名中华米虾,广泛存在于河湖沟渠等天然水体中。到目前为止,尚未见人工养殖报道。近年来,河蟹、鳜鱼两品种在当地的主要养殖模式—"蟹套鳜养殖模式"已被本地群众广泛接受。然而,笔者在入户指导过程中发现,河蟹养殖户经常为两件事烦心:一是养殖中后期螺蛳难买,尤其是内陆池塘,二是池中小杂鱼的数量难以控制,不是多了,  相似文献   
999.
1选地整地马铃薯是不耐连作的作物,要选择3年内没有种过马铃薯和其他茄科作物的地块。马铃薯对连作反应很敏感,生产上一定要避免连作。如果连续种植马铃薯,不但易引起严重病害,如青枯病等,而且引起土壤养分失调,特别是缺乏某些微量元素,使马铃  相似文献   
1000.
徐承旭 《新农村》2012,(11):29-30
龙虾学名克氏螯虾,具有适应性强,生长迅速,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市场需求旺盛,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青睐。生产实践中,龙虾可以主养、混养、套养等。在不影响鱼种产量的前提下,鱼种池套养龙虾,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鱼种池可增收龙虾100千克以上,是提高鱼种养殖效益的有效途径。1.鱼种池的选择与准备(1)池塘面积一般以5~8亩为宜,最好为长方形,池深2米,池面通风良好。要求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体无污染。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