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5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04篇
  22篇
综合类   334篇
农作物   85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67篇
园艺   74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71.
NaCl诱导大豆根尖细胞凋亡的细胞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种子为试材,NaC l溶液为诱导剂,分别对生长中的大豆根尖进行诱导,研究NaC l溶液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根尖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对凋亡细胞进行形态学显微观察和基因组DNA分子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利用NaC l溶液处理根尖细胞,能够引起细胞凋亡,细胞凋亡频率与处理溶液浓度和处理时间有关;在细胞发生凋亡时,凋亡中的细胞形态和结构在不同时期表现各异。证明利用NaC l溶液作为诱导剂处理生长中的大豆根尖细胞,能够引起细胞凋亡;凋亡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发生变化,DNA发生降解。  相似文献   
672.
菠萝愈伤组织中体细胞胚起源过程的组织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菠萝(Ananas comosus)‘神湾’品种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其愈伤组织中球形胚形成过程进行了组织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非胚性愈伤组织转入到MS + 4.0 mg · L-1 2,4-D + 0.5 mg · L-1 6-BA培养基培养后,愈伤组织中先出现一些胚性细胞;然后单个胚性细胞分裂形成一个由多细胞组成的原胚。原胚细胞分生能力强,与周围的母体组织之间形态差异显著,界限明显,其下部形成一个类似胚柄的结构。随着原胚不断生长,其形状由长椭圆形发展成倒卵形,最后逐渐形成表面较光滑、外观近球形的球形胚,并在‘胚柄’基部与母体组织连接处形成离层。与此同时,球形胚内出现细胞分化。菠萝体细胞胚发生具有内、外两种起源方式,另外愈伤组织中体细胞胚发生普遍存在着不均匀、不同步和次生胚等现象。  相似文献   
673.
春萝卜雄性不育系4-05A小孢子败育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其花粉败育的时期和细胞学特点,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春萝卜雄性不育系4-05A及其保持系4-05B小孢子发生和花粉发育过程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不育系和保持系小孢子母细胞都能正常进行减数分裂,四分体可以释放出小孢子,不育系4-05A败育发生在单核靠边期,解体后的绒毡层原生质团急剧而彻底地进入花粉囊,渗入花粉母细胞周围,并与花粉母细胞黏连在一起。  相似文献   
674.
为探明酸黄瓜南方根结线虫病抗性的内在机理,以抗病材料酸黄瓜与感病材料北京截头为试材,对南方根结线虫侵入与幼虫发育、根的解剖学及线虫侵入诱导形成的取食位点的细胞学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抗病材料酸黄瓜根系中线虫侵入率极显著低于感病材料北京截头(P0.01),酸黄瓜能够有效抵抗南方根结线虫的侵入;抗、感材料根系中雌雄虫个体比例分别为1∶12和1∶5(P0.01),抗性反应能够抑制线虫取食和幼虫发育;酸黄瓜根的解剖结构与普通栽培黄瓜相似,酸黄瓜的根不具有结构抗性;抗病反应中细胞发生过敏性坏死,感病反应中无此类现象发生。抗侵入、抑制取食和坏死反应是抗病材料酸黄瓜抗性反应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675.
薏苡在我国一直作为小杂粮种植,尽管栽培历史悠久,但缺少系统性的研究,存在起源不清、品种杂乱、种质资源丢失和利用效率低等问题。随着薏苡保健功能和癌症防治功效研究的不断挖掘与深入,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尤其是深度测序技术的普及和成本的下降,系统性研究薏苡遇到了绝好的发展契机。对薏苡的起源与分类、营养和药用价值进行了概述,从细胞学方面分析了薏苡倍性以及与玉蜀黍族玉米属、高粱属等的亲缘关系,从分子生物学方面分析了DNA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和基因文库在鉴别物种亲缘关系以及遗传育种等研究中的重要意义,以期为薏苡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76.
以沈农05-9不育突变株及其后代混粉1、混粉2、混粉3、混粉4和6个辽宁省主要杂交稻母本等11个不育系为材料,以沈农05-9原始株系为对照,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进行了花药形态学特征、细胞学特征观察比较。结果表明,花药染色较深、药壁分层不清晰为各不育系普遍存在的特点。9214A、屉A、14A、盛粳A等4个不育系花药壁、药隔的发育均表现正常,其中,屉A及14A绒毡层延迟解体,9214A和盛粳A绒毡层都提前解体。但沈农05-9不育株、混粉1、混粉2、混粉3、混粉4、辽99A、52A花药表现瘦瘪,花药药隔维管束纤维化严重,维管束周围细胞结构紧密,绒毡层消失较早。花药早期的纤维化及结构杂乱为不育系败育的原因,药隔结构的异常直接影响了花药发育过程中的形态。  相似文献   
677.
金铁锁生态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摘要: 对滇西北及周边部分地区金铁锁野外生态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金铁锁一般出现在海拔2400~3400 m有一定空旷度的砾石或石灰质岩石山坡中;土壤主要为紧实、干燥而贫瘠的石灰岩红壤土或黄砂壤土。对金铁锁分布影响较大的因子是土壤、湿度和温度。对金铁锁生态学特征的了解有助于对它进行人工引种驯化及规范化种植。  相似文献   
678.
我国牧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形态学水平、细胞学水平、生化水平,尤其从分子水平对我国牧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该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79.
[目的]比较甘草茎段愈伤组织和根段愈伤组织在细胞学显微结构方面的差异。[方法]以有再分化能力的甘草芽愈伤组织和无再分化能力的甘草根段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利用非生物制片技术与生物制片技术对二者培养24d,再用涂片法和石蜡法分别进行线粒体和细胞骨架的活体染色观察。[结果]观察发现,2种愈伤组织中都存在运动型线粒体,且2种不同类型的愈伤组织细胞中运动型线粒体数目存在显著差异。芽的细胞具有运动活性的线粒体数目多于根细胞,芽较根细胞的细胞骨架网状结构较密集,说明芽诱导的愈伤组织细胞中各项生理活动旺盛,启动分化所需的能量充足,易进行再分化,而胚根诱导的愈伤组织则相反。[结论]2种类型愈伤组织脱分化结构的差异对其再分化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80.
芥菜雄性不育系小孢子败育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芥菜胞质型雄性不育系CMSS9010、CMSJL44及其保持系S9010、JL55不同发育同期小孢观察表明,不育系与保持系在减数分裂期无可见差异,在单核期不育系小孢子呈现败育特征,细胞质内容物减少,花粉壁四周出现空隙,整个小孢子停止膨大。成熟花粉粒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不育系花粉粒较小、干瘪、形态不规则,畸形花粉粒78%~89%。说明芥菜型胞质雄性不育系小孢子败育发生在单核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