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6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05篇
  22篇
综合类   335篇
农作物   85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67篇
园艺   74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犬毛母质瘤是皮肤基底细胞发生的良性肿瘤,在临床上非常罕见,占皮肤活检病例的1%,其细胞学特征主要为基底细胞和影细胞。人医在毛母质瘤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临床上有较高的诊断率,但笔者收治的一例犬毛母质瘤,有大量黑素颗粒和淋巴细胞,容易和黑色素瘤、转移性淋巴瘤混淆,从细胞学检查很难确定为毛母质瘤,组织病理学检查确定为毛母质瘤。  相似文献   
702.
东海群成熟带鱼卵巢变化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本文根据成熟带鱼卵巢变化的细胞学观察资料,对带鱼卵膜结构、卵母细胞发生及退化、核仁排出物的排出时机及排卵后滤泡上皮细胞去向等方面作了描述与探讨。并对东海群带鱼的卵巢发育、产卵类型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03.
玉米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3种水平上概述了遗传多样性在玉米方面的研究,总结了形态标记、染色体带型标记、同工酶标记以及DNA分子标记在玉米遗传多样性研究上的应用。为了更好地揭示遗传多样性,多种标记方法应该有选择地结合起来,以便为玉米育种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04.
为探明三倍体和二倍体泥鳅的组织细胞学差异,运用血液涂片及组织切片方法,对三倍体、二倍体泥鳅的红细胞及其细胞核的长轴和短轴,血液中血细胞的组成及仔鱼眼部构造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三倍体泥鳅红细胞及其核的长轴均比二倍体的要大,其中前者红细胞核的长轴约为后者的1.12倍,红细胞体积、核体积分别约为后者的1.62和1.44倍。三倍体泥鳅红细胞的相对数量明显少于二倍体泥鳅,而嗜中性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则多于后者。此外,三倍体泥鳅眼部色素层细胞数量少于二倍体。  相似文献   
705.
种衣剂17号包衣对小麦苗期白粉菌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光镜和电镜技术,研究了种衣剂17号包衣对小麦苗期白粉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衣剂对白粉菌分生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无影响,但可增大附着胞的畸形率和降低入侵率;每一侵染点仅能产生初生吸器,并且吸器发育受抑制而呈畸形,吸器外间质内沉积有电子致密度高的物质;菌丝生长严重受抑,其顶端明显膨大;菌丝细胞壁和吸器体壁呈不规则加厚;受侵寄主细胞的坏死现象普遍,这与抗病品种表现出的过敏性坏死反应极为相似。以上结果表明,种衣剂17号不仅可直接作用于白粉菌,而且可能通过影响寄主而间接影响该病菌。  相似文献   
706.
薇甘菊组织培养及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4种外植体、10种不同浓度激素组合对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离体再生的影响,并对胚性愈伤组织中的体细胞胚发生发育过程进行了组织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所用不同浓度激素组合的培养基均能诱导薇甘菊外植体产生愈伤,培养基以MS+6BA 1 mg/L为最宜;不同种类的愈伤组织再分化结果有明显差异,生长良好的胚性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后可诱导体细胞胚的发生.薇甘菊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形式为单细胞内起源.体细胞胚起源于胚性愈伤组织的胚性细胞,胚性细胞经过一次不均等分裂产生两个细胞,即胚细胞和胚柄细胞.然后依次经过具胚柄的多细胞原胚,再经过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阶段,发育成具有子叶的成熟胚状体,然后长成为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707.
新高梨雄性不育细胞学特征及膜脂过氧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新高梨雄性不育的机理,观察了新高梨和丰水梨(可育)小孢子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学变化;并测定了花蕾发育过程中花蕾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保护酶--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新高梨小孢子败育主要发生在单核晚期,败育主要表现为小孢子解体,绒毡层同时解体;在花蕾发育过程中,新高梨花蕾MDA含量和SOD活性(花粉成熟期除外)高于丰水,而POD、CAT活性低于丰水.  相似文献   
708.
花生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组织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熟花生胚轴在MS 40mg/\L2,4-D 0.5mg/L KT培养基中可直接诱导产生体细胞胚,降低2,4-D的浓度,将诱导产生的体细胞胚组织块继代2-3次可诱导产生出米黄色颗粒状的胚性愈伤组织,继而产生体细胞胚。花生体细胞胚直接诱导起源于表皮或近表皮的细胞,其形成经历了跟合子胚相似的过程。花生胚性愈伤组织的细胞具有细胞小、胞质浓、核大、核仁明显,排列紧密的特点。经愈伤组织形成的体细胞胚以单细胞内起源方式发生。首先由体细胞胚单个原始细胞分裂形成2-细胞原胚,2-细胞原胚继续分裂成3-细胞原胚或4-细胞原胚,3-细胞原胚或4-细胞原胚继续分裂形成多细胞原胚,进一步发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细胞胚。  相似文献   
709.
介绍一种用于植物染色体分析的快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一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该技术适用于大麦、鹰嘴豆、白三叶草、黍、黑麦、甘蔗、小麦、山羊草属亚种、赖草属亚种的染色体分析。整个基因组DNA和克隆的核rDNA被用作探针。相对于传统方法而言该方案具有简洁、灵敏的优点,并使荧光原位杂交成为一项细胞学分析的常规技术。  相似文献   
710.
离子注入水稻的细胞学效应和诱变效应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