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1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86篇
林业   31篇
农学   83篇
基础科学   40篇
  98篇
综合类   972篇
农作物   79篇
水产渔业   167篇
畜牧兽医   1632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6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胡贺  陈鹏  万兵  袁化 《饲料研究》2023,(7):59-62
试验旨在探讨营养小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50 g/尾的异育银鲫,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异育银鲫投喂基础饵料,试验组在基础饵料中添加2.0%营养小,放养量为400尾/667 m2,试验组和对照组池塘面积分别为52 360、51 362 m2。试验期128 d。结果显示,试验组异育银鲫的体重和体长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葡萄糖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丙二醛含量均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饵料中添加2%营养小能够提高异育银鲫的生长性能,改善机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2.
赵艳平 《江西饲料》2011,(3):9-11,15
抗菌具有分子量小、热稳定性好、水溶性好、强碱性、抗菌谱广等特点,不仅对革兰阳性茵、革兰阴性茵、病毒、寄生虫和真菌等病原体具有杀伤作用,而且在募集免疫细胞、增强先天免疫、促进伤口愈合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抗茵的结构特点及在畜禽生产中的营养作用方面做个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63.
(SP)一般是指由2~3个氨基酸组成的寡,可直接被消化道吸收进入循环系统,被组织代谢利用,与游离氨基酸比较.小的营养优势主要表现在加快蛋白质合成和提高矿物质元素的吸收利用率两个方面。为了了解小在育肥猪上的应用效果,验证活性小代替育肥猪日粮鱼粉的可能性,为养殖者提供鱼粉代替品的选择性的理论依据,进行此试验。  相似文献   
64.
试验旨在探索法氏囊活性BP7调节鸡未成熟B细胞的分子基础。利用BP7刺激禽前B淋巴细胞DT40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IgM的mRNA水平,并采用基因芯片分析基因表达谱及其生物学功能。结果显示,BP7刺激的DT40细胞产生IgM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基因芯片分析发现,BP7处理的DT40细胞中共有1345个差异表达基因。通路分析发现,BP7诱导DT40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涉及17条通路,包括受体互作、信号通路、代谢和蛋白质分解相关通路等。通路网络分析发现,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互作是BP7刺激后DT40细胞相关途径中的关键通路。基因本体论(GO)功能分析发现,BP7刺激DT40细胞中涉及的免疫相关功能主要包括免疫应答、免疫应答信号、Th1型免疫应答、细胞因子的产生和调节及其受体活性等方面。该研究阐述了法氏囊活性BP7调节禽未成熟B细胞的分子基础,为进一步研究法氏囊活性调控B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数据。  相似文献   
65.
宿主防御是机体先天性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宿主防御在动物机体的表达量可受多种因素调控,因此,透彻研究宿主防御的表达特性,对通过诱导宿主防御表达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宿主防御的概念、分类、生物学功能、表达特性及调控机制,为通过饲粮调控宿主防御表达以替代饲用抗生素应用于畜牧生产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6.
转运载体1(PepT1)在动物肠道小的摄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试验旨在研究驴(Equus asinus)PepT1(ePepT1)基因的分子克隆、序列分析和组织表达。提取驴肠道组织总RNA,PCR克隆ePepT1基因片段,测序验证并进行序列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方法分别测定驴肾脏、脾脏、心脏、肝脏、肺脏、胃、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组织中ePepT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ePepT1开放阅读框为2 124 bp,共编码707个氨基酸残基。蛋白质理化性质预测显示,ePepT1蛋白分子质量为78.6 ku,等电点为7.52,具有11个跨膜区(TMD),且TMD 9和TMD 10之间有1个大的细胞外环;ePepT1蛋白有5个胞外N-糖基化位点,5个胞外蛋白激酶C(PKC)作用位点和3个蛋白激酶A(PKA)作用位点。组织分布研究发现,ePepT1基因在各组织均有表达,但在肠道(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相对表达量最高。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克隆了ePepT1基因,研究了其组织表达规律,为进一步研究驴肠道小吸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7.
本试验分为生长试验和低温胁迫试验2部分。先分别投喂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仔鱼经不同浓度(0、0.5、1.0、2.0和3.0 mL/m 3)小营养强化后的轮虫和卤虫12 d,以探讨小对大黄鱼仔鱼生长和小肠发育的影响;再将大黄鱼仔鱼暴露在温度为12℃的水体中24 h,以探讨小对低温胁迫下大黄鱼仔鱼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浓度小均显著增加了轮虫和卤虫的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大黄鱼仔鱼的体长及小肠绒毛高度、数量和组织面积(P<0.05)。小显著提高低温胁迫下大黄鱼仔鱼的谷胱甘(GSH)含量以及肝脏抗氧化酶[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过氧化物酶-1a(GPx-1 a)、谷胱甘过氧化物酶-1b(GPx-1 b)和谷胱甘还原酶(GR)]基因和非特异性免疫酶[c型溶菌酶(c-type LZM)、g型溶菌酶(g-type LZM)和碱性磷酸酶(AKP)]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活性氧(ROS)含量(P<0.05)。核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基因表达水平均与抗氧化酶基因和非特异性免疫酶基因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并均与ROS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综上所述,小能够提高轮虫和卤虫的营养价值,从而改善大黄鱼仔鱼的生长和小肠发育;小通过诱导Nrf2和NF-κB的表达来增加抗氧化酶基因和非特异性免疫酶基因表达水平,从而缓解低温胁迫诱导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68.
豆粕是一种优质的植物性蛋白来源,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但也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抗原蛋白以及大豆凝集素等抗营养因子,容易引起犊牛消化功能紊乱,造成营养性腹泻,限制了其在犊牛上的使用量。微生物发酵可以改善豆粕的营养价值,使抗营养因子得到充分的降解,生成的小和有机酸有利于犊牛消化吸收和肠道健康,进而提高犊牛断奶日增重和免疫能力,降低犊牛的腹泻率和断奶应激。本文综述了豆粕经过发酵后带来营养价值的变化,并就发酵豆粕在犊牛上的应用进行概述,为其今后在犊牛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以绵羊乳酪蛋白为原料,采用中性蛋白酶水解制备生物活性,研究酶解时间对酶解产物水解度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率的影响,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水解产物进行分析和鉴定,筛选具有潜在ACE抑制作用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酶解时间达到300 min时,水解度最高值达9.65%,ACE抑制率为84.55%;当ACE抑制率达到50%时,所需段YYQQRP浓度为5~10 μmol/L;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对酶解后的多进行序列分析,  相似文献   
70.
试验旨在构建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新型免疫去势DNA疫苗,通过选取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ypot halamic-pituitary-gonadal axis,HPG)的上游调控基因吻素1(KISS1)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作为靶标,借助2A的自剪切功能,引入平衡致死系统代替抗性基因筛选流程,成功将GnRH和KISS1转入非抗性筛选质粒pVAX-asd中,酶切验证和测序对比验证目的基因的插入方向和序列完全正确。重组质粒转染HeLa细胞,反转录后扩增目的基因结果显示,重组质粒在真核细胞内能够正常转录,保证重组质粒在导入机体后能够正常表达,从而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将构建成功的质粒转入减毒的猪霍乱沙门氏菌C500中,获得可直接口服免疫的活载体疫苗,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双表达重组质粒成功导入工程菌中。将活菌疫苗在体外连续传代50次,选取0、2、5、10、20、30、40、50代的菌株进行稳定性研究,生长曲线检测结果表明,工程菌在体外连续传代50次的过程中,其生长特性无明显变化,且与减毒猪霍乱沙门氏菌C500的生长特性一致,未因携带质粒发生明显变化;同时将各代菌液扩增沙门氏菌标志基因(invA)和毒力基因(crp),结果表明多次传代后工程菌仍然具有沙门氏菌的特性,其减毒特性也无变化。各代菌液质粒酶切验证显示,多次传代并不影响质粒的稳定性,重组双表达质粒能够在沙门氏菌C500中维持正常拷贝功能。综上所述,该重组质粒和工程菌疫苗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直接应用于动物免疫去势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