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78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17篇
  12篇
综合类   253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106篇
园艺   53篇
植物保护   5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91.
为实现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的简单和快速检测,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SVBV外壳蛋白的线性抗原表位及其理化性质,以大肠杆菌的优势密码子对所预测的优势抗表原位进行设计并合成,同时进行了最佳异源表达条件优化。结果表明,第218~238位的氨基酸残基序列为SVBV外壳蛋白的优势抗原表位,其编码片段为5-AE。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为24.8 kD,与其理论分子量20.5 kD基本一致。异源表达优化的结果表明,当IPTG浓度为0.5 mmol/L、温度为40℃、诱导时间为4 h时,重组融合蛋白的表达量最高,为23.6 mg/L。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重组融合蛋白能与His多克隆抗体起特异性反应。串联质谱结果表明,5-AE肽段氨基酸残基序列正确。  相似文献   
92.
小RNA深度测序鉴定昭通市烟草脉斑病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草脉斑病在云南昭通市的烟草上发生危害严重,为明确昭通市烟草脉斑病的病毒种类,本研究采集昭通市的4个烟草种植区症状表现为疑似烟草脉斑病的烟草样品,采用小RNA深度测序技术对不同来源的混合样品进行小RNA测序分析。结果显示混合样品中的病毒分别属于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和马铃薯卷叶病毒属Polerovirus。根据不同病毒属设计通用引物,分别对不同地区的烟草样品进行RT-PCR验证,结果表明,烟草样品中病毒种类有烟草花叶病毒、烟草脉带花叶病毒、烟草脉扭病毒和马铃薯Y病毒的PVYN、PVYN-Wi和PVYNTN株系。  相似文献   
93.
 柑橘黄化脉明病毒(Citrus yellow vein clearing virus,CYVCV)是我国新发生的危害柠檬的重要病毒。本研究对接种和未接种CYVCV的柠檬叶片样品进行了高通量小RNA测序,以甜橙基因组作为参考,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miRNA鉴定和靶基因预测。结果显示CYVCV侵染对13个保守miRNA和12个新鉴定的非保守miRNA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对这些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和功能分析的结果显示,保守miRNA的靶基因功能在植物逆境反应及光合作用和能量代谢相关通路中具有明显的富集现象,推测与CYVCV侵染柠檬植株及诱导病害症状表现有关,而多数新鉴定的非保守miRNA的靶基因功能未能注释到KEGG通路。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部分miRNA的表达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iRNA的表达水平在接种CYVCV后30~90 d呈时间动态变化。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CYVCV与柠檬互作机制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4.
本文对明代新安医家余午亭所著《诸证析疑》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进行初步探讨,余午亭临证强调要详辨寒热虚实,不可执一;辨证施治,独重脉法,但要因人而异;组方用药,当药随症施,不可妄用参芪。其论治思想及诊疗经验至今对临床疾病治疗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
烟草丛顶病是由烟草丛顶病毒(TBTV)、烟草丛顶病毒类似卫星RNA(Sat-TBTV)、烟草扭脉病毒(TVDV)和烟草扭脉病毒相关RNA(TVDVaRNA)复合侵染引起的一类特殊病害,目前尚不清楚这些病原物各自在病害症状形成和病害传播中的作用。本文根据蚜虫传播烟草丛顶病复合病原物传毒特性的差异,探索了3种分离TVDV的生物学方法。方法A为将获得了烟草丛顶病复合病原物的蚜虫饥饿24h后,以单虫单苗的方式接到健康烟株上传毒,24h后灭虫。方法B为将无毒蚜虫饥饿2~4h后转接到感病烟株上饲毒48h,再以单虫单苗的方式接到健康烟株上传毒,24h后灭虫。方法C为将无毒蚜虫于感病烟株上饲毒48h后,以单虫单苗的方式接到健康烟株上传毒24h,此后每隔24h将蚜虫移到另一健康烟株上传毒,直到蚜虫死亡。其中方法A和B均可将TVDV从烟草丛顶病病原复合体中分开,方法A操作简单、分离周期短且TVDV的分离效率高。单独TVDV侵染的烟株无明显的丛顶症状,叶片靠近主脉的地方会出现皱缩,生长后期叶片变得细长且顶端会发生扭曲。本试验可为研究TVDV与其他病原物、寄主植物和传播介体的相互作用提供很好的试验材料,也可为蚜虫传播的复合侵染病毒的生物学分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脉花党参地上部分挥发油,用 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鉴定.分离出36个化合物的色谱峰,鉴定出30种化合物,占总量的85.89%,其主要成分是棕榈酸(32.75%),9,12,15-十八碳三烯醛(10.42%),亚油酸(6.48%),肉豆蔻酸(4.05%),橄香醇(2.71%),反式仲丁基丙烯基二硫化物(2.23%)等.脉花党参地上部分挥发油的化学成份为首次报道,为脉花党参地上部分的充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
椰甲截脉姬小蜂对4种棕榈科植物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阐明4种棕榈科植物挥发物对椰甲截脉姬小蜂的引诱作用。[方法]用“Y”型嗅觉仪观测了椰甲截脉姬小蜂雌蜂对4种棕榈科植物(椰子Cocos nucifera,大王椰子Roystonea regia,槟榔Areca catechu和散尾葵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的行为反应。结果14种棕榈科植物未受害心叶和机械损伤心叶挥发物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没有明显的吸引作用;每叶10头椰心叶甲3龄幼虫为害20—48h,幼虫-散尾葵心叶复合体、幼虫-槟榔心叶复合体和幼虫-椰子心叶复合体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有明显的吸引作用;幼虫-大王棕心叶复合体仅在36、48h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有明显的吸引作用;小于或大于这些时间范围,4种复合体对椰甲截脉姬小蜂都没有明显的吸引作用;相比之下,椰甲截脉姬小蜂对幼虫-椰子心叶复合体的趋向率稍强于其他3种复合体,但对4种复合体的行为反应没有明显差别。结论 椰心叶甲幼虫为害寄主植物心叶后,诱导的植物挥发物可引起椰甲截脉姬小蜂的寄主栖境定向行为。  相似文献   
98.
椰甲截脉姬小蜂(Asecodes hispinarum Bou(c)ek)是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 (Gestro)]害虫的重要内寄生蜂,主要寄生害虫的4龄幼虫.为了更好地为室内繁殖寄生蜂提供理论依据,开展了营养条件和寄主密度的改变对椰甲截脉姬小蜂子代的影响.结果表明:(1)补充10%蜂蜜水作为营养的情况下,椰甲截脉姬小蜂寄生能力随寄主密度不同存在差异.每对寄生蜂在寄主数量为5时,被寄生的椰心叶甲数量最多,为2.33头.当寄主密度大于5时,椰心叶甲被寄生的数量有随寄主密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不补充营养时,寄生蜂的寄生能力差异不显著.(2)补充10%蜂蜜水时,寄主密度对每寄主出蜂量、椰甲截脉姬小蜂羽化率和后代性比并无显著影响.(3)不补充营养时,寄主密度对每寄主出蜂量和椰甲截脉姬小蜂后代性比均有显著影响,对椰甲截脉姬小蜂羽化率无影响,每寄主出蜂数量最多为45.67头,后代性比最高为96.66%.  相似文献   
99.
为选育耐高温耐盐红螺菌用于其粉状制剂研制,以降解水产养殖水体亚硝基氮功能达90%以上的耐盐红螺菌与能在60~70℃下生长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通过正交试验探讨2种菌株的原生质体融合条件。分别对融合子进行温度、生长盐度和净化水质等功能测定,检出性能较优的融合子,同时采用电镜、细胞色素吸收光谱等方法,将融合子优良株与2种亲株进行比较鉴别。实验结果表明,2种菌株原生质体融合的最优条件为温度37℃,作用时间3 h,聚乙二醇(PEG)浓度为40%。在该优化条件下原生质体融合率为1.536%,筛选获得3株能在30~50℃良好生长的融合子(a、b、c)。融合子生长耐受温度较耐盐红螺菌亲株提高66%,但耐受盐度、降解养殖水体氨氮与亚硝基氮功能均与耐盐红螺菌亲株相近。其中融合子a菌株具有生长更快、性能更稳定的特点,其细胞形态特征、革兰氏染色属性、色素吸收峰等均与耐盐红螺菌相似。  相似文献   
100.
浙江省极小种群多脉铁木年龄结构与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保护浙江省极小种群多脉铁木,对文成县石垟林场的多脉铁木种群进行了全面调查,绘制了多脉铁木种群年龄结构图和存活曲线,结合种群动态量化方法与时间序列预测,分析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结果表明,生境对Ⅰ龄级个体的环境筛作用较强,该龄级出现死亡高峰,Ⅱ龄级后的年龄结构基本呈纺锤形,近似于正态分布;种群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Ⅲ型,且动态指数>0,为增长型种群;从时间序列来看,低龄级的个体数量不足,种群面临衰退。因此,加强多脉铁木高效繁育技术研究,并适当进行人工抚育,以保证其种群的正常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