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77篇
林业   116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41篇
  55篇
综合类   956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250篇
畜牧兽医   2636篇
园艺   63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360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308篇
  2008年   366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271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近年来,玉环县养犬数量越来越多,目前已超过4万只,犬伤人数量也逐年增加,2004年伤人6685例.据县疾控中心统计,由于犬伤注射狂犬病疫苗8900人次.无限制的养犬,已严重威胁人畜安全.  相似文献   
42.
武清区某种鸡场饲养的蛋种鸡(约30周龄)发生皮下气肿,表现为全身皮下出现许多突起的气泡。发病率很低,也没有传染性,一个6300只饲养量的鸡舍仅有个别鸡患病。患鸡精神状态、食欲、呼吸等生理状况均无明显异常,电未发现除气肿外其他病变。用酒精消毒过的注射针头刺破气泡放气即可治愈。因此,推断此病为单纯性皮下气肿。禽类的皮下气肿发生率较低,蛋种鸡发生本病还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43.
由于饲养方式改变、飞速交通、国际间贸易往来等因素使口蹄疫病毒变异.如今年亚洲一型病毒侵入我国使病毒种类增多.流行形式改变.疫苗免疫失败时有发生.传统以烧、杀、埋扑灭方式显的虚弱无力.1992年欧盟制定不注射疫苗政策生效并没有预见到2001年英国、法国荷兰暴发口蹄疫.从英国按传统方式扑灭使疫情失控,最后捕杀了400万牲畜,历经7个月扑灭疫情.英国国家审计署(NAO)统计:“此次疫情造成公共产业30多亿、私人产业50多亿英镑的损失。  相似文献   
44.
鸡啄癖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啄癖又称异食癖、饿食癖、互啄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所致非常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症。各日龄鸡群均可发生,但以雏鸡时期为最多,轻者啄伤翅膀、尾基,造成流血伤残,影响生长发育和外观,重者啄伤腹腔,露出内脏,有的半截身被吃光而致死,对养禽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现将鸡啄癖的防治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5.
(上接第5期第16页) 三、鹅病防制 (一)预防几种传染病的方法 1.健康鹅群免疫程序.种鹅群:(1)雏鹅群:小鹅瘟雏鹅活苗免疫:未经小鹅瘟活苗免疫种鹅后代的雏鹅,或经小鹅瘟活苗免疫100天之后种鹅后代的雏鹅,在出壳后1~2天内应用小鹅瘟雏鹅活苗皮下注射免疫.免疫后7天内需隔离饲养,防止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7天后免疫的雏鹅已产生免疫力,基本上可抵抗强毒的感染而不发病.免疫种鹅在有效期内其后代的雏鹅有母源抗体,不需用活苗免疫,因母源抗体能中和活苗中的病毒,使活苗不能产生足够免疫力而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46.
牧信 《养猪》2005,(6):38-38
据台糖公司畜殖事业部张靖男报告,用于猪的日本脑炎减毒活疫苗有各种厂牌(台湾造、日本造),其制造株分别为m株、at株、s株、GP株及TWN-21株等,似以at株较佳。过去有人认为母猪只要于第一胎前免疫过一次即可终身不必再免疫。但据查证,在疫区即使母猪抗体效价甚高,越冬后仍有大幅  相似文献   
47.
今年8月份,河北省石家庄市郊区某鸭场连续每天死亡10余只蛋鸭,当地兽医用复方氨林巴妥、盐酸吗啉胍、地塞米松注射连用3天,无效.畜主带病死鸭前往我化验室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48.
一肌注给药 即将药液注射到肌肉组织中,肌肉中富含血管,吸收速度较快,一般10分钟即可起效。除给大群鸡注射疫苗外,一般适用于小群体发病或发病严重的个体。因为大群注射比较费时费工。注射部位一般在鸡体的胸部和腿部肌肉。由于是群体饲养,频繁抓鸡易造成应激或损伤,影响其生产力。常见的问题有:抓鸡时用力不当造成气囊破裂,引起皮下串气形成气肿;针头刺入过深伤及腿部神经造成瘫痪,或者穿透胸肌伤及内脏而死亡;针头消毒不严造成感染,或者不更换针头造成人为传播疾病,有的针头刺入较浅,造成药液流出。因此肌注时动作要轻,要认真仔细,注射器具要严格消毒,最好一只鸡一个针头。另外要掌握注射的剂量,特别是对鸡群敏感性较强的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等,防止超量注射引起死亡。注射给药对全身感染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9.
人工培植天然牛黄技术至今已有 2 0多年的历史 [1~ 3]。“牛体外牛黄发生器培植牛黄技术”[4] ,是继“牛腹腔内模拟胆囊胆汁引流和快速培植牛黄的研究”[5] ,“模拟动物胆囊研制与利用技术”[6] ,“牛双胆囊培植牛黄配套技术的研究”[7] 和“培植牛黄成因研究”[8] 最新发展的一项在国内外居领先水平的培植牛黄技术 ,该研究与国内外以前的研究相比 ,首次截断胆总管 ,改建体外胆汁流通径路 ,将牛黄发生器 (AG)由腹内移到体外 ,简化了腹腔内植入模拟胆囊的复杂操作 ,并可随时调节成黄内环境 ,有利于牛黄的形成 ,使牛黄产量在 5~ 7个月的培…  相似文献   
50.
蒋晓 《畜牧与兽医》2004,36(6):23-23
我市某孵化场给1日龄雏鸡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后,引起雏鸡大批死亡。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雏鸡绿脓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