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06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309篇
林业   710篇
农学   676篇
基础科学   558篇
  331篇
综合类   3545篇
农作物   294篇
水产渔业   283篇
畜牧兽医   1661篇
园艺   755篇
植物保护   112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233篇
  2022年   247篇
  2021年   253篇
  2020年   236篇
  2019年   299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312篇
  2015年   308篇
  2014年   433篇
  2013年   385篇
  2012年   453篇
  2011年   456篇
  2010年   488篇
  2009年   470篇
  2008年   523篇
  2007年   463篇
  2006年   425篇
  2005年   490篇
  2004年   297篇
  2003年   279篇
  2002年   300篇
  2001年   259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三门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始建于1990年,现主要从事旱地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选育,食用菌菌株选育培养,苹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植物苗木脱毒快繁技术等研究工作。现有科研人员30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7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1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研究所下设农作物、生物工程、食用菌、园艺等6个专业研究中心。拥有实验室、办会室建筑面积1200m^2,试验用地3.33hm^2,试验温棚3000m^2,菌种生产车间800m^2.  相似文献   
32.
小叶白蜡树属木樨科落叶乔木,寿命长,树干通直,树冠大,树形美观,树体无自然破裂现象,成龄后枝叶繁茂,内堂枝不易枯死,叶片丰富,叶幕层厚,遮阴效果好,叶近革质,很少有病虫发生。近年来,农场在小叶白蜡优质大苗的培育方面取得了成功,现将快繁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3.
巨星一号草莓于2000年引入山东莱芜。莱芜市农科所细胞组培中心近几年经过对苗木的脱毒组培快繁及日光温室栽培试验,该品种在莱芜试种表现为成熟期早,果实特大,极耐贮运,产量特高.果实圆锥形,鲜红艳丽,外形均匀光亮,芳香浓郁,醇甜不酸,果肉硬度好,果皮韧性强,常温可存放4-5天不变色,不变质,平均单果重50g,最大120g,比鸡蛋还大,众称当今草莓之王。露地栽培4月下旬成熟,日光温室促成栽培1-3月份果实全部成熟。比当地主栽品种戈雷拉早熟半个月左右,丰产性强,温室可陆续抽生花序5-6次,每667m2产3000-3500kg,产值达2-3万元,经济效益可观。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4.
从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是我国人口地理线,这条线的北方是我国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区,近年来由于超载过牧和气候干旱,该地区的草地“三化”面积不断扩大,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单位畜产品产量下降,影响了广大牧民的增收;而人口地理线的南方饲料资源丰富,每年数以亿吨秸秆资源有待于充分利用,而且秋冬季节气温适宜,有利于牛羊育肥。为此,充分利用北方繁殖母畜基数大的优势和夏季水草充足的优势生产架子牛、羊,秋冬季节充分利用南方气候、饲料、秸秆和劳动力的优势进行架子牛、羊的短期育肥,生产符合国际市场需要的优质、绿色肉食品。通过“北繁南育”,可有效解决我国北方生态环境恶化、畜产品质量下降、农牧民增收难的状况,加速我国传统草原畜牧业向现代草原畜牧业迈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35.
50岁的农民写剧本,83岁的老人当历史顾问,50多名村民当演员,河南省一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竞自写、自导、自演、自拍了一部电视剧《鬼子进村》,据说还是一部“贺岁片”。  相似文献   
36.
新春16号由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小麦研究 室于1997年以86-26B为母本,93鉴29为父本,进 行杂交,采用系谱法,经多年南繁北育育成的高产、 优质、抗病的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原代号为9710, 2004年3月通过新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37.
新陆早16号(原名97—185),2003年2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命名。该品种纤维品质优良,属早熟中长绒陆地棉类型。2001~2003年在呼图壁县北戈壁棉花专业合作社进行试种、栽培试验、良种扩繁及示范,该品种表现出了较好的适应性,并具有抗高温、耐旱的优势,产量水平与当地主栽品种相当。  相似文献   
38.
"97冬繁13"是由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于1993年以"冬繁2"×"92冬繁1"杂交,经南繁加代,于1997年育成.我站1999年引进试种,2000年扩大示范,表现穗大粒多,产量较高,米质优良.  相似文献   
39.
桑树冬芽组织培养品种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树组织培养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的历史.也有很多利用桑不同部位为外植体建立离体培养体系的报道:其中利用桑冬芽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成不定芽,并培养成新植株的技术为快速工厂化育苗提供了一种较为简便易行的途径。在生物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外源基因的导入等都必须在组织培养的基础上进行,桑冬芽组织培养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实验的目的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各个方面较系统地研究不同桑品种的桑冬芽组织培养的差异性,为利用桑冬芽快速繁殖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0.
《四川农业科技》2004,(3):38-38
四川省农调队最近一项调查显示,近4年来,四川粮食播种面积一再缩减,粮食单产徘徊不前,导致粮食总产3年减产,1年徘徊。四川人均粮食占有量低于国际公认的粮食安全警戒线,粮食供给形势不容乐观。从表面上看,这是受耕地面积的减少和结构调整的影响,深层原因是种粮不赚钱,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