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66篇
  免费   435篇
  国内免费   987篇
林业   528篇
农学   773篇
基础科学   150篇
  561篇
综合类   4868篇
农作物   510篇
水产渔业   764篇
畜牧兽医   4467篇
园艺   964篇
植物保护   503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363篇
  2022年   394篇
  2021年   451篇
  2020年   449篇
  2019年   604篇
  2018年   270篇
  2017年   485篇
  2016年   608篇
  2015年   557篇
  2014年   734篇
  2013年   711篇
  2012年   988篇
  2011年   914篇
  2010年   823篇
  2009年   811篇
  2008年   838篇
  2007年   714篇
  2006年   592篇
  2005年   548篇
  2004年   327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265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9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10篇
  1973年   6篇
  1965年   11篇
  195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1.
依据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主要保护性抗原CD8 T细胞表位VRRPQASGVYMGNLTAQ和卵清白蛋白(OVA)CD8 T细胞表位SIINFEKL,设计、合成两条编码LCMV和OVA CD8 T细胞表位的寡核苷酸片段,经退火后,克隆入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质粒pYAGFP,经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分析,证实成功构建T细胞表位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的重组质粒pYAGFPL-O,将此重组质粒pYAGFPL-O转化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X4550,获得重组沙门氏菌X4550(pYAGFPL-O).用SDS-PAGE电泳测得重组菌表达的融合蛋白约为30kD.同时,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X4550(pYAGFPL-O)发出黄绿色荧光.这些结果表明LCMV和OVA T细胞表位已成功表达.重组菌X4550(pYAGFPL-O)的获得为研究沙门氏菌载体携带外源抗原的T细胞应答规律及调控机理打下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2.
鸭疫里氏杆菌形态特征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死鸭中分离鉴定的鸭疫里氏杆菌(RA)Ⅰ、Ⅱ型两个菌株,用负染法和超薄切片法制备样品,于透射电镜下进行观察。结果观察到约占1/3的RA具有特殊的形态结构:在细菌的顶端或侧面有1~2个与菌体相连的芽状赘生物,有的也能从菌体上脱落下来。它在超薄切片中的大小约为菌体的1/3~1/5,能观察到其内部也具有类似菌体内部的结构。且具有类似菌体的“细胞壁”,类似于核体部分的结构位于“细胞壁”的一侧。而用相同的方法制作的鸭大肠杆菌(E.cozi)对照样品,却见不到这种特殊的形态结构。说明这种形态特征可能是RA特有的。  相似文献   
93.
BQ123对低温诱发的肉鸡肺血管重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动态观察了肺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的增殖及管腔面积的改变,探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BQ123 对低温诱发的肉鸡肺血管重塑的影响。200只16日龄AA肉鸡随机均分为4组: 常温(20 ℃)对照组、低温(7~9 ℃)组、低温低剂量BQ123组和低温高剂量BQ123组。23日龄、30日龄时测定肺动脉压,并取肺组织做石蜡切片, 以Weigert间苯二酚复红染色,形态学计算机图象分析法测定肺细小动脉外径和内径、管总面积和管腔面积,计算中膜厚度占外径百分值(%)mMTPA及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TA(%)。结果显示:(1)BQ123 抑制低温肉鸡平均肺动脉压的升高,23日龄时低温高剂量BQ123组显著低于低温组(P<0 05),30 日龄时低温低剂量BQ123 组和低温高剂量BQ123组均极显著低于低温组(P<0 01);(2)BQ123 抑制低温肉鸡肺小动脉WA/TA(%)的升高,30~50μm的肺小动脉,低温组极显著高于低温低剂量BQ123 组及低温高剂量BQ123 组(P<0 01),其它分级的肺小动脉组间差异性与此类似;(3) BQ123抑制低温肉鸡肺小动脉的mMTPA的升高,30~50μm的肺小动脉,23日龄时低温组极显著高于低温低剂量BQ123 组和低温高剂量BQ123 组(P< 0 01), 30 日龄时低温组显著高于低温低剂量BQ123组(P<0 05)、极显著高于低温高剂量BQ123组(P<0 01),30μm以下的肺小动脉组间差异性与此类似,50~120μm  相似文献   
94.
亚慢性镉中毒鸡肾脏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镉系有毒重金属,是环境和工业污染的重要毒物之一,为已知的易在体内蓄积的毒物,肾是镉中毒的主要靶器官。我国是镉污染严重的国家,在江西、甘肃等地已有报道,由于镉污染引起当地的畜禽镉中毒,给畜牧业造成严重危害。本文观察了亚慢性镉中毒鸡肾脏超微结构,以期为防治畜禽镉中毒提供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95.
致麻鸭产蛋下降的副粘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从浙江省某麻鸭养殖基地产蛋锐减的病鸭生殖器官分离到1株致产蛋下降、不致鸭死亡的病毒株(YH99V)。该病毒易感蛋鸭,经SPF鸡胚传至第9代时致病性突然增强,第11代出现对鸡红细胞的血凝特性,通常在42~80h致死SPF鸡胚,EF15EID50为10^1.8。经磷钨酸负染电镜观察,YH99V粒子呈现圆形、杆状形、葫芦状形等多形态,直径70~400nm不等,病毒外表有囊膜,囊膜外层有排列整齐的纤突。病毒粒子和包涵体位于细胞浆内。病毒抵抗力由弱到强依次为:0.2%甲醛、24h-56℃、45min→紫外线、1h→乙醚≈氯仿≈37℃、16h—pH9→pH5→1%Try。对人眼结膜易感,鸭眼结膜不易感。接种传代细胞BHK-21、IBRS-2均能引起细胞病变。YH99V株与同样引起鸭产蛋下降的AIV、鸭源EDSV无抗原相关性,而能被禽副粘病毒Ⅰ型阳性血清中和。根据试验结果,初步将YH99V判定为鸭副粘病毒。  相似文献   
96.
实时荧光定量PCR构建绵羊PrP基因标准品质粒和标准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痒病是一种传染性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常引起绵羊和山羊发病,该病在欧洲流行了大约250年,但是它的流行病学和传播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正常的朊蛋白(PrPc)不能引起神经退行性病变,虽然目前已经对许多组织的PrP mRNA进行了检测,但是对它的生物学功能还知之甚少,对PrP基因表达的机制尚不清楚.研究显示,不同组织来源的细胞中朊蛋白的表达程度差异很大,主要出现于神经细胞中.PrPc在细胞中的高水平表达可促使PrPc向PrPsc转变,目前的研究中,对绵羊PrP mRNA的转录机制尚未阐释清楚.因此,对绵羊外周和中枢系统PrP mRNA的表达进行定量,有助于探讨各组织器官中的PrP在羊痒病的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建立一种基于TaqMan探针法同步定量检测副溶血弧菌和霍乱弧菌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根据副溶血弧菌toxR基因和霍乱弧菌ompW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与TaqMan探针。toxR和ompW探针5'端分别标记FAM、CY5荧光报告基团,3'端均标记BHQ1荧光淬灭基团。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副溶血弧菌和霍乱弧菌最低检测限均达到10 CFU/m L,灵敏度高;特异性试验表明这两种细菌与其他病原菌(大肠杆菌O157、沙门氏菌、拟态弧菌、创伤弧菌)无交叉反应;批间和批内重复性实验表明变异系数均小于1.5%,说明重复性好。采用人工染菌虾肉样品,副溶血弧菌和霍乱弧菌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00 CFU/m L和50 CFU/m L,人工染菌贝类样品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50 CFU/m L和50 CFU/m L。两种细菌在虾肉中富集2 h后的最低检出限均为1 CFU/m L。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双重荧光PCR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重复性好的特点,包括DNA提取的整个检测过程可在1至3 h内完成,是同时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和霍乱弧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8.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寄生虫入侵宿主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能够参与到入侵宿主、免疫逃避、炎症反应、凝血系统和细胞迁徙等过程。为了探讨两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Ts Ad SPI和Ts Ka SPI)对巨噬细胞所分泌炎性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两种SPIs分别处理的小鼠巨噬细胞进行TNF-α、IL-1β、IL-6、IL-12、IL-10、TGF-β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Ts Ad SPI和Ts Ka SPI均可不同程度的抑制LPS活化的小鼠巨噬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和IL-12 mRNA的表达水平。并且两种SPI均可不同程度的促进巨噬细胞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和TGF-β的表达。表明这两种旋毛虫SPI可通过调节宿主巨噬细胞影响入侵时宿主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99.
利用对氟化物高度敏感的家蚕品种733新和高度耐受性品种T6构建耐氟近等基因系,对回交15代的近等基因系群体从幼虫2龄眠起开始至4龄第3天连续添食200 mg/kg Na F溶液浸渍的桑叶,调查蚕体重要代谢酶类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基因表达和酶活性的变化。解剖获取4龄3 d幼虫中肠组织进行双向电泳分析的结果显示,近等基因系群体中耐氟个体中肠的GST表达量比敏感个体明显上调。进一步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ST基因在耐氟个体与敏感个体中肠、血淋巴、脂肪体和马氏管中的相对表达量,并对5龄1~6 d幼虫中肠、血淋巴中的GST酶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家蚕对氟化物的抵抗力可能与体内GST酶活力的强弱有关,由于受氟化物刺激的诱导,可能导致GST基因表达水平发生了变化。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家蚕耐氟机制提供了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00.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应用最广泛的豆科牧草。由于其耐盐性中等,其在我国北方地区的产量和种植受到土壤盐渍化的限制。因此提高紫花苜蓿的耐盐性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生产意义。为此,以龙牧801紫花苜蓿(M.sativa‘Longmu 801’)为试验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9个盐胁迫蛋白质组筛选出的盐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处理时间和处理浓度对9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有显著性影响,表明这9个基因均在紫花苜蓿盐胁迫应答中发挥着一定作用。处理1h时,G6PI、ABP19a、Trx-h1、PR bet 1、FBPA、6PGDH和ALDH这7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不同NaCl胁迫浓度处理的紫花苜蓿中均显著上调,RRM和GDPD在NaCl处理2h后开始上调。除G6PI基因,其他8个基因在0.4%NaCl处理下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0.2%和0.8%NaCl处理。这些基因参与糖代谢、信号转导和胁迫响应。以上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的耐盐性极其复杂,涉及到多基因的表达和代谢通路的调控。研究结果有助于全面研究并了解紫花苜蓿的盐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促进紫花苜蓿耐盐分子育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