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4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95篇
水产渔业   397篇
畜牧兽医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研究了用豆油代替鱼油对体重为(33.75±0.28)g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生长性能、免疫和组织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共分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80尾鱼,分别添加18%(质量分数,下同)鱼油(G1组)、6%鱼油+12%豆油(G2组)、3%鱼油+15%豆油(G3组)和18%豆油(G4组)。试验期间水温为12.5~16.5℃,溶解氧为7.8~10mg/L,每天饲喂2次,试验共进行8周。结果表明:豆油部分或全部代替鱼油对虹鳟试验末体重、体长、肥满度、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和日增重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G2组试验末体重、特定生长率、日增重分别较对照组(G1组)提高7.99%、11.85%和13.89%,饵料系数下降12.82%。与G1组相比,G3组鱼血浆和肝脏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肝脏和肾脏中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显著提高(P〈0.01);G4组鱼肝脏中溶菌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G2、G3组也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各试验组鱼鳃中丙二醛活性显著(P〈0.05)或极显著降低(P〈0.05);G3组鱼肝脏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12;3、G4组鱼肾脏中CAT也显著升高(P〈0.05)。可见,用豆油可以部分代替鱼油用于虹鳟生产,但用豆油完全代替鱼油会影响虹鳟鱼体的免疫力。试验表明,用添加质量分数为6%鱼油+12%豆油的饲料饲养虹鳟时,虹鳟的生产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02.
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原产于北美洲西部的北太平洋沿岸的山间溪流,早在19世纪即开始人工养殖,至今已有200余年养殖历史,现已成为世界粮农组织(FAO)推荐的世界上养殖范围最广的冷水性鱼类之一。黑龙江省是我国养殖虹鳟历史最早的省份,已有60余年历史,  相似文献   
103.
徐秀青 《河北渔业》2012,(8):36-36,49
1购优质苗种 优良健壮的苗种是增产增效的基础和物质保证.全国有许多虹鳟苗种生产场家,所生产的苗种基本上可满足我国虹鳟养殖生产的需要,但质量良莠不齐.  相似文献   
104.
用不同比例棉粕(CM)及FeSO4处理的脱毒棉粕(CM+Fe)替代饲料中0(CM0,对照组)、10%(CM10)、20%(CM20)、30%(CM30)、50%(CM50)、70%(CM70)和50%(CM50+Fe)、70%(CM70+Fe)的鱼粉,配置成8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喂养(9.79±0.13)g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10周,每组设3个重复,研究棉粕及脱毒棉粕对虹鳟生长性能、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1)对照组虹鳟增重率(WG)与CM10~CM50以及CM50+Fe组之间差异不显著,CM70组增重率、蛋白质效率(PER)与其他各组相比显著降低,饲料系数(FCR)显著升高。(2)各试验组虹鳟全鱼和肌肉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CM0~CM70组肌肉中游离棉酚含量也逐渐增加,CM50+Fe和CM70+Fe组肌肉游离棉酚含量显著低于CM50和CM70组。(3)CM70和CM70+Fe组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CM10~CM50和CM50+Fe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血清甘油三酯含量逐渐升高,血糖含量与总蛋白含量逐渐降低。结果表明,棉粕替代鱼粉的适宜比例为19.62%。  相似文献   
105.
虹鳟是我国重要的冷水性经济鱼类之一,但因其受精卵孵化温度较低、孵化时间较长而易于感染水霉,严重影响孵化率.为筛选抑制水霉生长的有效药物,国内外水产科技工作者利用孔雀石绿、福尔马林、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化学药物浸浴受精卵,一定程度上降低水霉病发病率,提高了孵化率.但孔雀石绿已成为渔用禁药,福尔马林易造成鱼体残留,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对水霉的抑制效果较差,且存在不同物种的药敏性差异,研发新型药品势在必行.研究证明,中草药对水产动物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及代谢性疾病均有较好的防治功效.本文对比研究了中草药制剂药液和孔雀石绿对虹鳟发眼卵霉菌感染的影响,旨在为研发防治水霉菌的无公害新型药物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6.
利用人工繁育技术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和山女鳟(♂)(Oncorhynchus masou masou)进行了种间杂交实验,并对杂交胚胎和仔鱼的发育进行了观察,通过观察,详细描述了其胚胎发育和仔鱼发育各个阶段的发育时序和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在水温为4.3-9.2℃的条件下,杂交受精卵的有效发育积温达到206.01℃·d发眼,完成胚胎发育所需的有效积温为387.44℃·d,杂交鳟的胚胎发育速度介于双亲之间;初孵仔鱼,全身透明,血液循环和心跳清晰可见,肛突明显,背鳍原基出现;破膜后20d,全长为21.25±1.40mm,此时约半数卵黄囊体积明显减小,可以看见背鳍、臀鳍与尾鳍的出现;破膜后40d,个别发育较快的个体开始在水中游动,主动摄食;破膜后45d,卵黄囊基本吸收完全,仔鱼具有游泳能力,50d后几乎全部上浮。  相似文献   
107.
选用膨化豆粕、大豆分离蛋白和大豆浓缩蛋白,相应替代20%、40%、60%和80%的鱼粉蛋白,研究大豆蛋白替代鱼粉蛋白对虹鳟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分析显示,随着大豆蛋白替代水平的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血清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的活性、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的比值及血糖含量差异均不显著;膨化豆粕替代比例为80%,大豆分离蛋白和大豆浓缩蛋白替代比例为60%时,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血清总蛋白和三酰甘油的含量差异不显著;当大豆分离蛋白和大豆浓缩蛋白替代比例为80%时,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血清总蛋白和三酰甘油的含量差异显著。研究结果表明:膨化豆粕、大豆分离蛋白和大豆浓缩蛋白均属于安全的植物蛋白原料,在适宜的替代范围内可广泛应用到虹鳟配合饲料中。  相似文献   
108.
本研究根据NCBI已发表序列设计引物,提取经植物血凝素刺激后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头肾细胞总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IL-17成熟肽基因,测序结果表明所获得的序列与发表序列相一致。将该基因重组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并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Rosetta,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目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大小约为32k Da,重组蛋白经Ni-NTA系统纯化、复性后纯度达90%以上,以其免疫小鼠制备虹鳟IL-17多克隆抗体。ELISA结果显示其效价为1∶25 600,而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地识别真核细胞中瞬时表达的虹鳟IL-17。本研究成功制备虹鳟IL-17多克隆抗体,为下一步IL-17在虹鳟黏膜免疫中的作用及其佐剂效应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9.
本研究设置8个处理,水温分别控制为12.0℃、13.5℃、15.0℃、16.5℃、18.0℃、19.5℃、21.0℃和22.5℃,每个处理有3个重复实验,恒温饲养虹鳟一周后使用DS-2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虹鳟血清中血糖含量,探讨水温对虹鳟血清中血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虹鳟血清中血糖含量在水温12.0~18.0℃阶段保持相对稳定;水温18.0~19.5℃阶段,血糖含量随水温上升而显著升高,升高变化率为63.72%;水温19.5~22.5℃阶段,血糖含量随水温上升而急著下降。虹鳟血清中血糖含量在不同温度下的动态变化对虹鳟南移温水驯化养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0.
虹鳟肌肉纤维组织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虹鳟肉质评定提供参考。[方法]用显微镜对组织切片进行观察,研究不同体重的虹鳟肌肉纤维组织学特性(背最长肌)。[结果]体重60~90 g虹鳟的肌肉纤维密度达到峰值,为(698.47±9.75)n/mm2;体重90~120 g虹鳟的肌肉纤维密度为(644.31±14.23)n/mm2;体重120~150 g虹鳟的肌肉纤维密度为(610.86±15.45)n/mm2;体重150~180 g虹鳟的肌肉纤维密度为(578.51±16.38)n/mm2;体重180~210 g虹鳟的肌肉纤维密度为(521.22±13.27)n/mm2。体重60~90 g虹鳟的肌纤维直径为(41.13±1.93)μm;体重90~120 g虹鳟的肌纤维直径为(43.67±1.49)μm,体重120~150 g虹鳟的肌纤维直径为(44.92±2.33)μm,体重150~180 g虹鳟的肌纤维直径为(46.38±0.94)μm,体重180~210 g虹鳟的肌纤维直径为(48.22±1.38)μm。[结论]随着体重的增加,虹鳟的肌纤维密度减小、肌纤维直径增加,但其变化幅度由营养状况、年龄和体重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