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8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37篇
林业   46篇
农学   54篇
基础科学   17篇
  21篇
综合类   829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198篇
畜牧兽医   2076篇
园艺   76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疾病,很多养殖户经常会在猪场里发现有些猪的身上带着出血点,有的呈全身分布,有的是在局部,因未表现大的危害也没有引起重视。同时部分养殖户不懂母猪的产仔管理。本文将对血点病的防治及母猪产仔养殖技巧进行介绍,旨在提高生猪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82.
《畜牧与兽医》2017,(8):98-101
为了从污染样本中分离猪丹毒丝菌,使用叠氮钠血琼脂作为其选择性培养基进行该病原分离培养,同时对比阳性菌株在哥伦比亚(Columbia)血琼脂上的生长特性来评估叠氮钠血琼脂的适用性。结果显示:271份样本中猪丹毒丝菌的分离率为61.62%,除链球菌、葡萄球菌及念珠菌外,其他细菌的生长得到了很好的抑制;通过与Columbia血琼脂的比较发现,菌株在叠氮钠血琼脂上生长具有菌落小、溶血环大的特性,易于辨认。研究表明,叠氮钠血琼脂适合猪丹毒丝菌生长,并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及特殊的培养特征,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3.
鸭瘟又称为鸭病毒性肠炎,是鸭、鹅和雁等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以软弱、下痢、流泪、部分病鸭头颈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以血管损伤、组织出血、消化道黏膜糜烂、淋巴器官受损和实质器官退行性病变为主要病理特征。本病病原俗称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 DPV)或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 DEV),一般认为只有一种血清型。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于2011年将该病原种名改为鸭疱疹病毒1型(Anatidherpesvirus 1, AnHV1),将其归属于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马立克氏病毒属。该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属中过滤性病毒。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为120-180纳米,有囊膜,病毒核酸型为DNA。病毒在病鸭体内分散于各种内脏器官、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其中以肝、肺、脑含毒量最高。  相似文献   
84.
仔猪副伤寒又名副肠热,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仔猪传染病。主要侵害2~4月龄的仔猪,6月龄以上则较少见。在多雨潮湿季节发病较多。1病因病理多因饲养管理不良所致。如突然改变饲料,或猪舍潮湿,气候骤冷,感受风寒;或以被病猪排泄物所污染的饲料及饮水饲喂健猪等。当正气不足,抗病力低下时,疫疠之气乘虚而入,侵袭脾胃,致使脾胃功能失调,引起食欲、消化与排粪等发生障碍;毒热侵入营血,则脉络受损,迫血妄行,导致便血及皮肤血斑;毒热滞留体内,则呈现一派热象。  相似文献   
85.
中兽医认为,本病多由暑热炎天、剧烈劳役、长途运输、久渴失饮,或饲喂霉烂饲料、燥热饲料或饮以浊水,使热毒郁结肠胃,进而入营入血,热盛则迫血妄行,血离经络,溢于胃肠而成患,成实热便血。或长期饲管不良,久病体弱劳役过重,损失脾胃,失于统摄,血无所归,溢于胃肠成患,成脾虚便血。  相似文献   
86.
为了解谷氨酸门控氯离子通道(Glucl)gbr-2基因在捻转血矛线虫抗伊维菌素虫株是否存在突变,以及变异情况如何,本试验以捻转血矛线虫耐伊维菌素虫株作研究对象,提取基因组DNA后以特异性引物扩增gbr-2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分析。同时以敏感株虫体作对照。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耐药株的基因序列发生了突变,在80~170 bp处出现多处突变;在192~207 bp处的碱基发生丢失。两者同源性为88.9%。试验结果说明,捻转血矛线虫抗伊维菌素虫株的谷氨酸门控氯离子通道gbr-2基因确实存在突变,为进一步了解捻转血矛线虫抗伊维菌素虫株的耐药性分子机制,以及筛选耐药性检测的分子标记,建立耐药性的早期检测手段提供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87.
介绍了家蚕等昆虫贮存蛋白的种类、结构和分子量,贮存蛋白在家蚕等不同昆虫体内的表达差异及调控研究进展;总结了家蚕等昆虫贮存蛋白所具有的作为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储存库、参与昆虫新表皮的形成、载体运输、抗逆免疫,以及参与卵的形成和成虫蛋白的合成等功能;展望了家蚕等昆虫贮存蛋白今后的研究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88.
草甘膦是全球用量最大的除草剂之一,但它的大量使用仍然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风险。该文主要探讨了低浓度(2 mg/L)和高浓度(10 mg/L)草甘膦对铜绿微囊藻的毒性效应,并且深入微囊藻的抗坏血酸与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深入研究了草甘膦对DHAR和GR酶的活性的影响,并分析了草甘膦存在时微囊藻细胞中的还原型As A与GSH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与10 mg/L草甘膦导致的微囊藻的生物量减少,氧化损伤加重不同,2 mg/L草甘膦会刺激微囊藻的生长和蛋白合成。这可能是由于2 mg/L草甘膦会刺激微囊藻体内的DHAR和GR酶的活性,从而再生更多的还原型AsA与GSH,从而减轻了草甘膦诱导的微囊藻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89.
《现代园艺》2015,(1):97
<正>专业苗场讲求信誉品种优良建园首选大量出售名特优新柑桔良种苗木和接穗我公司专业从事柑桔名特优新品种引进、繁育和推广。所有品种均来自科研单位,品种纯正,苗木整齐,长势优良,质量保证,并经农业部柑桔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为合格苗术。本场视信誉为生命,欢迎全国各地同仁亲临我场参观考察。  相似文献   
90.
三七不同部位总皂苷溶血性及体外免疫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勇  秦枫  唐肖雷 《湖北农业科学》2011,(23):4905-4907
通过常规正丁醇法提取,大孔树脂层析分离纯化得三七(Panax notoginseng)总皂苷;通过溶血试验测定红细胞溶血率;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测定三七不同部位总皂苷的生物免疫活性。结果表明,三七不同部位总皂苷溶血性较小,且均能显著促进ConA和LPS诱导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其免疫增强作用以三七主根总皂苷的效果较好。表明三七不同部位总皂苷安全性好,能促进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