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4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8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研究植物凝集素(PHA)对各犬血清中补体C3、C4浓度的影响,试验分成4个组:低剂量组(0.05 mg/kg)、中剂量组(0.10 mg/kg)、高剂量组(0.20 mg/kg)、对照组,对犬进行肌肉注射。在注射前和注射后的7 d、14 d对各组犬进行采血测定其血清中补体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剂量组可显著提高机体的补体水平(P<0.05),并在高水平维持较长时间;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作用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2.
目的通过测定补体含量、免疫球蛋白含量及血清总补体水平,比较白化豚鼠和花色豚鼠的免疫学特性.方法利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白化豚鼠和普通花色豚鼠的免疫球蛋白含量(IgG、IgA、IgM)、C3、C4含量及总补体水平.结果白化豚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IgG、IgA、IgM)、C3、C4含量及补体总活性均显著低于花色豚鼠.结论白化豚鼠具有独特的免疫学特性,总体免疫学功能低于花色豚鼠.  相似文献   
33.
旨在筛选和鉴定与鸭补体调节因子Vitronectin(Vn)结合的鸭疫里默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natipestifer)外膜蛋白。在酵母表达鸭Vn及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斑点杂交试验检测鸭疫里默杆菌结合Vn的基础上,以重组Vn为诱饵蛋白进行His pull-down及LC-MS/MS质谱鉴定,筛选外膜蛋白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原核表达候选外膜蛋白及截短片段,制备多克隆抗体,利用Far-Western blot验证与鸭Vn结合,并用间接ELISA测定肝素和氯化钠对结合的影响;测定Vn及抗外膜蛋白抗体对血清杀菌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鸭疫里默杆菌能在体外结合鸭Vn,经His-pull down、质谱鉴定及蛋白质结构分析,筛选出的外膜蛋白Omp45具有β桶状结构及7个暴露于细胞膜外的多肽环;成功原核表达Omp45及截短片段,制备的抗Omp45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效价超过1∶12 800,Western blot检测多克隆抗体可以与重组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Far-Western blot及间接ELISA结果显示,Omp45、包含2个及以上细胞膜外多肽环的...  相似文献   
34.
补体损伤类鼻疽杆菌外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离获得的类鼻疽杆菌在抗血清和补体的作用下,进行了青霉素药敏试验和L型菌的形成试验。结果表明,类鼻疽杆菌虽然具有抵抗补体杀灭的特性,但补体激活所形成的膜攻击物可损伤类鼻疽杆菌的外膜,从而增强了其对青霉素的敏感性。从这一意义上讲,补体在抗类鼻疽杆菌感染的机制中已完成了杀菌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35.
本刊讯:鱼类补体系统由35种以上蛋白质裂解酶、酶抑制因子和受体构成。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张静等人研究报道,与哺乳动物相比,硬骨鱼类补体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36.
本文研究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感染对1+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血清中补体、一氧化氮(NO)水平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以探讨鲟科鱼类细菌感染应答的敏感因子。首先采用腹腔注射法测定了Ah对施氏鲟的LD50,然后给健康非免疫状态的1+龄施氏鲟,注射LD50剂量Ah菌液,观察发病情况,同时采集健康组和病理模型组血清及肝组织样品,测定血清中补体、NO水平及NOS活性。结果显示:施氏鲟在感染Ah时,血清中补体C3、C4的含量均有一定程度升高,其中C3的含量显著升高,表明C3在施氏鲟对抗细菌感染中起重要作用。NO是感染应答中重要的炎性反应调节分子,在Ah感染后,施氏鲟血清中NO的水平显著升高,肝脏中的NO水平变化不显著。NOS在NO的生成中起关键作用,但施氏鲟感染后血清及肝脏中的NOS活性无显著变化,由于未做分型检测,属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37.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 g/kg、1.0 g/kg、1.5 g/kg、2.0 g/kg、2.5 g/kg的云芝多糖,饲喂(9.0±1.0)g奥尼罗非鱼(rom is niloticus×O.aureus)56 d后,测定罗非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血清补体替代途径溶血(ACH50)活力。结果表明:添加量为0.5 g/kg时,试验组罗非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增高,饵料系数显著降低;添加量为1.0 g/kg时,血清溶菌酶和ACH50活性达到最高,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而添加量为2.5 g/kg组的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8.
饲料中添加肽聚糖对大黄鱼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初始体重(30.8±1.33)g的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为研究对象,探讨饲料中添加肽聚糖对其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分别向每千克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100、500mg肽聚糖,配制出3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实验在海水浮式网箱(1.5m×1.5m×2.0m)中进行,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40尾.实验采取饱食投喂方式,每天投喂2次(05:00和17:30),实验期间海水水温为27.5~30.5℃,盐度为29~33,溶解氧含量在7mg·L-1以上.饲喂实验结束后测定实验鱼的生长及相关的免疫学指标,同时每网箱取10尾实验鱼转入室内300L水族箱内进行攻毒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肽聚糖显著影响大黄鱼的成活和生长.当饲料中添加100和500mg·kg-1肽聚糖时,成活率(分别为95.8%和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8.3%).当饲料中添加100和500mg·kg-1肽聚糖时特定生长率(分别1.44%·d-1和1.41%·d-1)显著高于对照组(1.12%·d-1)(P<0.05).饲料中添加肽聚糖实验组大黄鱼血液白细胞吞噬活力和血清溶菌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添加肽聚糖的两实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而血清替代补体途径活力则随着饲料中肽聚糖添加水平的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哈维氏弧菌攻毒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肽聚糖实验组的累积死亡率(分别为25.0%和25.7%)显著低于对照组(64.3%)(P<0.05).因此,饲料中添加适宜含量的肽聚糖可显著提高大黄鱼生长率和非特异性免疫力,肽聚糖可以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口服免疫增强剂应用于大黄鱼的养殖生产.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