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95篇
  免费   276篇
  国内免费   462篇
林业   609篇
农学   598篇
基础科学   68篇
  250篇
综合类   3949篇
农作物   491篇
水产渔业   939篇
畜牧兽医   1590篇
园艺   640篇
植物保护   599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242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181篇
  2016年   280篇
  2015年   275篇
  2014年   399篇
  2013年   394篇
  2012年   520篇
  2011年   466篇
  2010年   491篇
  2009年   571篇
  2008年   595篇
  2007年   497篇
  2006年   446篇
  2005年   456篇
  2004年   354篇
  2003年   360篇
  2002年   284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9篇
  1975年   17篇
  1973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反式提群法     
陈其国 《中国蜂业》2013,(11):15-15
阳春三月,百花争艳的日子,也是养蜂人忙碌之时,在做好日常的摇蜜、取浆、脱粉、造脾,难免会遇上一件最为烦心的事,那就是逃蜂。前一年作出贡献的优良蜂王再也带不住日益增长的庞大群势,老蜂王产卵日趋下降,蜂群内到处可见滥造的王台,采集蜂消极怠工。为了防止逃蜂的损失,养蜂人需要经常检查群内有无成熟王台,及时毁掉。个别老王群受到频频毁台后,老蜂王在台基内产卵后离开蜂巢,飞出蜂箱的蜜蜂是漫天覆盖,若逃蜂集结在较高的树梢上,真是可望而不可及。对这样的蜂群监控一刻不容忽视,遇到这种情况新、老养蜂者都会感到措手不及。  相似文献   
942.
原蚕饲育以获得产卵量多、卵质优为目的。增加产卵量,提高蚕种质量是蚕种生产的重要课题,饲育技术必须着眼于提高造卵数、产卵量和卵质。造卵数的多少主要决定于母体内所积累的造卵物质的量和质,所以技术处理只有在促进越年性、稳定眠性、提高生命力和卵质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造卵数、产卵量及良卵率。本文就繁育技术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43.
为了解家蚕雌蛾交配时间早迟与产卵的关系,对家蚕雌蛾羽化后1~5h交配对产卵速度、产卵量和卵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雌蛾羽化后4~5h交配的雌蛾产卵速度快、产卵量最多、不良卵最少。  相似文献   
944.
儿茶素是茶树主要次生代谢物质之一,也是茶叶的重要功能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该研究简要介绍了儿茶素的组成和活性,重点综述了有关外源物诱导主要茶树次生代谢物质儿茶素形成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45.
等离子体处理大豆对化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索等离子体处理大豆对化肥利用率的影响、最佳方法和增产机理,进行了等离子体处理大豆对化肥利用率的试验。试验采用5种剂量、7个处理三次重复随机排列。苗期调查处理根数比CK1多1.8~2.9条。处理间株高变化不明显。结荚期、成熟期干物质的化验分析和测产,结果表明处理1.0A×2和1.5A×2的剂量能促进大豆吸收养分,(N+P2O5+K2O)总量比CK1提高10%以上;比CK1提高化肥利用率,提高氮、磷、钾肥利用率为25.2%~32.9%、3.0%~6.7%和 7.5%~13.5%。明确处理1.0A×2的剂量,比CK1增产11.0%,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46.
玉米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玉米自交系黄早4、综31、金黄96B、GY237、478及海921为材料,通过改良培养基上附加成分的组成及浓度,对影响玉米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等几个关键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对玉米胚性愈伤诱导的影响是显著的,而且基因型和基本培养基之间存在互作;在培养基上附加水解酪蛋白(casein hydrolysate,CH)、L-脯氨酸(L-proline)对于玉米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是必要的,而附加L-谷氨酰氨、甘露醇、AgNO3对提高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作用不显著;结果还发现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和胚性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的组合对成苗率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47.
用红胜利红掌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的培养基对红胜利红掌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的分化与增殖及壮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叶柄是合适的愈伤组织诱导外植体,适宜红胜利红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1/2MS(MS的大量元素减半)+6-BA 1 mg/L+2,4-D 0.2 mg/L,诱导率达到77.8%;分化培养基为1/2MS+6-BA 1.5 mg/L+NAA 0.2 mg/L+水解酪蛋白0.5 g/L,分化率达到100%;增殖培养基为1/2MS+KT2 mg/L+NAA 0.2 mg/L,增殖系数达到4.27±0.35;壮苗培养基为1/2MS+椰汁10%,壮苗后接入1/2MS+NAA 0.2 mg/L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  相似文献   
948.
植物bZIP类转录因子数目众多,功能多样,但有关RF2类bZIP转录因子的报道并不多见。以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中国春叶片总RNA为模板,利用RT-PCR结合RACE(rapid amplication of c DNA end)技术,获得了TabZIP3的cDNA序列。TabZIP3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长1 020 bp,编码339个氨基酸残基,保守结构域预测TabZIP3编码RF2类bZIP转录因子。系统发育分析表明,TabZIP3与水稻中的RF2b亲缘关系最近; GFP-TabZIP3融合蛋白在烟草表皮细胞中定位于细胞膜。RT-PCR分析以及对TabZIP3promoter:Gus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Gus染色结果均表明,TabZIP3受Na Cl和PEG6000处理的诱导表达。为了研究TabZIP3的功能,构建了TabZIP3的过量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化拟南芥Col-0。与野生型相比,过量表达TabZIP3的拟南芥株系的子叶在含150 mmol/L NaCl的MS培养基上更绿,且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但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上述结果表明小麦RF2类bZIP转录因子TabZIP3受盐/干旱诱导表达,其过量表达提高了转基因拟南芥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949.
为给奶牛营养代谢病等相关研究提供种子细胞,本试验从犊牛肾周脂肪组织中分离出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DSCs),采用组织剪碎法结合0.25%Ⅰ型胶原酶消化法消化、收集原代犊牛ADSCs,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使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第5代ADSCs表面特异性蛋白,并使用CCK-8法测定第5、10代细胞生长曲线,观察第10代细胞的成脂、成骨分化能力。结果显示,分离出的犊牛ADSCs接种4 d后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生长;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分离的细胞Vimentin、CD34、CD44、CD90呈阳性,CD31、CD45呈阴性;该细胞在适当的诱导条件下可以定向分化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本试验分离培养的细胞是犊牛脂肪干细胞,具有成脂、成骨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950.
为获得大量猪α干扰素的重组蛋白,研究了其发酵条件,并对目的蛋白进行分离纯化。考察了不同IPTG诱导浓度(0.1、0.2、0.4、0.6、0.8、1.0、1.2、1.5 mmol/L)、不同诱导温度(17、27、32、37℃)、不同诱导时间(0、2、3、4、5、6、7、8 h)对目的蛋白表达的影响;同时对包涵体进行提取、溶解变性进行研究,最后采用Ni柱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采用SDS-PAGE电泳及Image Pro Plus 6.0软件分析电泳结果,结果显示,IPTG诱导浓度为1.0 mmol/L、诱导温度为27℃、诱导时间为6 h时,目的蛋白表达量最多;超声波破碎细菌的最优时长循环为10 s/10 s;8 mol/L尿素溶解包涵体过夜可得到大量可溶性目的蛋白含量,Ni柱亲和层析后可去除大量杂蛋白,获得较纯的目的蛋白。可见本试验通过优化重组猪α干扰素诱导表达条件及纯化方法,获得了高表达、高纯度的重组猪α干扰素蛋白,为今后研究其生物活性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