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7篇
林业   6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5篇
  34篇
综合类   221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331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目的】研究大豆种类、凝固酶种类及反应条件对大豆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6种优质大豆品种吉农34、吉农28、吉农18、吉农17、吉农芽豆及北豆28,对其大豆蛋白质含量及凝胶强度进行分析;然后以未添加酶组为空白对照,分析加入转谷氨酰胺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对大豆蛋白凝胶强度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与Design-Expert8.0数据处理软件,对高强度大豆蛋白凝胶的制作工艺进行优化;通过扫描电镜和圆二光谱,对转谷氨酰胺酶作用前后大豆蛋白的凝胶构象进行表征。【结果】6种大豆中,吉农芽豆的蛋白质含量最高,凝胶特性最强。4种蛋白酶中,以转谷氨酰胺酶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强度的提升效果最为明显。对高强度大豆蛋白凝胶制作工艺的优化结果表明,在转谷氨酰胺酶添加量为34.67U/g、反应时间2.21h、反应温度60℃、pH为7.22的条件下,大豆蛋白的凝胶强度达到最大,为181.779g·mm。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CD图谱分析及Reed拟合计算可知,转谷氨酰胺酶作用前后大豆蛋白的表观结构、二级结构及三级结构均发生了明显变化。【结论】转谷氨酰胺酶对大豆蛋白形成凝胶具有促进作用,其通过使大豆蛋白结构发生变化来实现。  相似文献   
92.
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又称α-氨基戊酰胺酸、谷氨酸-5-酰胺,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在机体中发挥重要作用,被认为是一种功能性氨基酸,通常以丙氨酰-谷氨酰胺(alanyl-glutamine,Ala-Gln)形式作为饲料的添加剂。Gln与Ala-Gln不仅能促进畜禽和水产动物生长,提高机体抗氧化、免疫能力,维持肠道健康,对缓解机体免疫应激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探讨在饲料中添加Gln与Ala-Gln对动物的影响,阐述其缓解免疫应激的作用机理,为Gln、Ala-Gln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进一步研究缓解免疫应激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玉米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氨酰胺合成酶(GS,EC6.3.1.2)是氮素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采用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对6个玉米GS基因的可变剪接现象、核苷酸序列、编码蛋白序列、磷酸化位点、基因组结构、同源进化关系以及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进行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5个玉米GS基因存在可变剪接现象,编码蛋白的氨基酸数目为356~423个;6个玉米GS蛋白存在19~38个的磷酸化位点,各成员基因组序列上含有10~15个外显子;玉米GS基因可划分为GS2、GS1-1、GS1-2和GS1-3等4个亚组;6个基因定位到1、4、5、9和10号共5条染色体上,6个成员的启动子区域含有MYB结合位点、水杨酸响应元件和茉莉酸甲酯响应元件等重要的调控元件。  相似文献   
94.
为掌握玉溪十字花科蔬菜桃蚜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和分布特征,针对桃蚜已产生抗性的问题进行室内毒力测定。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检测玉溪4 个田间种群和1 个自然保护区敏感种群对6 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得出田间种群抗性水平。结果表明,通海种群最高,处于敏感至极高抗水平(0.64~409.52 倍);元江种群处于敏感至极高抗水平(0.19~317.55 倍);澄江种群处于敏感至高抗水平(0.59~77.71 倍);红塔区种群抗性水平最低,处于敏感至敏感下降水平(0.38~4.79 倍)。6 种药剂的抗性为:抗蚜威(4.79~409.52 倍)>溴氰菊酯(4.27~80.22 倍)>毒死蜱(1.97~13.95 倍)>吡虫啉(0.93~5.74 倍)>吡蚜酮(1.25~3.49 倍)>阿维菌素(0.19~0.64 倍)。玉溪菜区4 个种群,除红塔区种群外,均对抗蚜威、溴氰菊酯、毒死蜱3 个药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防治过程中应停止使用抗蚜威、溴氰菊酯,适当使用毒死蜱,吡蚜酮、吡虫啉和阿维菌素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95.
将从平均体质量400 g的点带石斑鱼中肾分离出的白细胞培养在添加0、0.5、1、2 mmol/L 谷氨酰胺的培养基中2、6、12、24 h后,测定白细胞的吞噬和呼吸爆发活力,结果发现,添加谷氨酰胺后白细胞的吞噬和呼吸爆发活力显著提高,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吞噬和呼吸爆发活力进一步提高,最高值均在培养12 h后的1 mmol/L组。在培养12、24 h后测定了白细胞的增殖能力,发现培养12 h后,添加谷氨酰胺的各组增殖效果明显优于未添加谷氨酰胺组(对照组)( P<0.05),但添加谷氨酰胺的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最高值在1 mmol/L组;培养48 h后,除2 mmol/L组外,其他处理组的增殖效果均下降。白细胞对迟钝爱德华氏菌杀菌率变化趋势与吞噬活力相符,1、2 mmol/L 组杀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0.5 mmol/L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谷氨酰胺是石斑鱼有效的免疫增强剂,在培养基中添加1 mmol/L 谷氨酰胺培养12 h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6.
谷氨酰胺二肽是谷氨酰胺和其他氨基酸形成的二肽,因其特有的生物学功能,近年来逐渐受到动物营养学家的广泛关注,国内外许多研究者也开展了谷氨酰胺二肽在动物上的研究工作。笔者就谷氨酰胺二肽的代谢及其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能量利用、抗氧化机能等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7.
谷氨酰胺对动物肠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肠道是动物重要的吸收消化器官,对生长性能和机体健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肠道不断的暴露于各种外源物质中,因此也极容易产生各种应激反应,损害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自从Windmueller做了一系列关于非必需氨基酸在小肠中的重要代谢作用研  相似文献   
98.
<正>随着养猪生产规模化、集约化进程的加快和仔猪早期断奶技术的推行,断奶仔猪腹泻已成为规模猪场及普通养殖户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断奶仔猪由于受到营养、免疫和环境等应激,导致仔猪出现饲料利用率降低、生长差和腹泻等早期断奶综合症。可见,  相似文献   
99.
目前,体外受精技术在治疗人类不孕症以及提高动物繁殖率和优秀母畜繁殖力等方面已成为一种有效手段.笔者以家兔为试验动物,探讨L-谷氨酰胺、牛血清白蛋白(BSA)对家兔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及受精卵体外发育的影响,旨在更好地了解整个受精过程的生理机制,为畜牧业生产提供更多的胚胎来源与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00.
谷氨酰胺对断奶仔猪抗菌肽PR-39 mRNA的表达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旨在探讨谷氨酰胺(Gln)对断奶仔猪抗菌肽PR-39 mRNA表达的影响.选取64头胎次相同、28日龄断奶、体重(7.50±0.67)kg的三元杂交仔猪(杜×长×大),随机分为2个组,即基础日粮对照组和1.0%Gln添加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公母各1/2).于试验第28天,进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的分析.于第30天,采用半定量RT-PCR研究日粮中添加Gln对PR-39 mRNA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Gln添加显著提高仔猪血清中IL-1β含量(P<0.05),但对血清IL-6和TNF-α及空肠黏膜TNF-α、IL-2无显著影响(P>0.05);显著促使骨髓,空肠黏膜中PR-39 mRNA的表达(P<0.05),与对照组相比,骨髓和空肠黏膜中PR-39 mRNA分别提高50.5%(P<0.05)和24.0%(P<0.05).由结果可知,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Gln能显著促使骨髓及空肠黏膜PR-39 mRNA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