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2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神经生长因子(NGF)是最早被发现的一种营养因子,在神经营养因子的研究领域中一直占有领先地住,其生物学作用非常广泛,不仅对神经系统发育、维持神经元存活和神经损伤后的修复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等也有影响.NGF广泛存在于雄性生殖器官中,对生殖系统的发育、形态、功能起着重要调节作用,同时对生殖细胞...  相似文献   
32.
用剂量为3000-4800尔格/毫米^2的紫外线使虹鳟精子失活,使其与虹鳟卵授精,授精后40分钟,该卵在26-28℃水浴10分钟,然后常规孵化和饲育,辐射雌核发育二倍体虹鳟发生率达86.7%。在其刚开食时,投喂每公斤饵料含5毫克17α-甲基睾丸酮的药饵三个月,然后常规饲育,最后育成假雄鱼占74%的群体。用此假雄鱼与正常培育的雌鱼受精,产生了全雌后代群体。  相似文献   
33.
采用RT-PCR和RACE法分离了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精巢雄激素受体基因(AR)的cDNA,其核苷酸序列3 130 bp,编码844个氨基酸。它的氨基酸序列与鲤科鱼类AR的同源性较高。AR基因在稀有鮈鲫的性腺、肝、脑、肠和肌肉等组织中均有表达,在雄性个体中精巢和肝脏的表达量最高,其他组织较低,而在雌性个体除肌肉中表达量较低外,其他组织均为中等水平的表达。0.01和0.1 nmol/L的乙炔基雌二醇暴露3 d后,能够分别非显著和显著地提高稀有鮈鲫幼鱼AR的mRNA表达,而1 nmol/L的乙炔基雌二醇则对其表达有下调的趋势,0.1~10 nmol/L的双酚A对其表达均有显著下调,0.01μmol/L壬基酚对其表达有显著下调,而0.1和1μmol/L壬基酚对其表达均有下调的趋势,因此不同种类内分泌干扰物及其不同暴露浓度对稀有鮈鲫AR的mRNA表达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雄激素类似物在雄性拟黑多刺蚁性腺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以雄性拟黑多刺蚁为试验材料,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雄性拟黑多刺蚁性腺是否存在雄激素受体类似物,并研究雄激素类似物在其性腺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显示,在雄蚁的性腺内有雄性激素受体类似物的免疫阳性颗粒表达,主要分布在雄性附腺与精巢里。表明拟黑多刺蚁体内存在内源性类固醇雄激素类似物,其信号通路在调解其精卵发生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并且有与脊椎动物类似的性激素调控性征的通路。[结论]该研究为雄激素类似物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5.
为研究外源雄激素丙酸睾酮对绵羊附睾特异表达基因谷胱甘肽过氧化酶5(GPx5)的影响,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和附睾头部内睾酮(T)、二氢睾酮(DHT)的含量,及附睾头部雄激素受体(AR)蛋白表达量;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检测了附睾头部GPx5-mRNA和AR-mRNA相对表达量;并结合免疫印迹(WB)法检测了附睾头部GPx5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丙酸睾酮处理(TPT)组与对照组相比绵羊血清DHT含量,附睾头部T含量、DHT含量均显著提高,分别是对照组的0.5、6.0、0.8倍;GPx5-mRNA和AR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分别是对照组的0.75和0.77倍(P0.05);AR及GPx5蛋白表达量显著提高,分别是对照组的0.63和0.58(P0.05)。因此,外源雄激素丙酸睾酮可大量提高绵羊附睾头部GPx5基因的表达,对绵羊附睾头部GPx5基因的表达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6.

采用RT-PCR RACE技术, 克隆了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雄激素受体(AR)基因cDNA全长序列, 应用real-time qPCR法对雌、雄个体不同组织中AR mRNA 的表达进行检测。序列分析表明, AR基因cDNA全长为2 953 bp, 包括5′68 bp的非编码区(untranslation region, UTR), 2 528 bp的开放阅读框ORF(open reading frame)3′327 bp的非编码区(不包括ploy A 的尾巴)AR前体蛋白由843个氨基酸组成, 理论分子质量为94.24 kD。同源比较结果表明, 小体鲟AR氨基酸序列与其他鱼类的AR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 与杂交鲟(A. ruthenus × Huso huso)、西伯利亚鲟(A. baerii)、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和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雄激素受体同源性分别为99%98%83%83%real-time qPCR分析小体鲟雌雄个体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 AR基因在雌雄个体中相对表达基本相同, 都是在性腺、肌肉和肾中高量表达, 而在其他组织中少量表达。AR基因在小体鲟体内广泛表达, 表明该基因可能对其生长和繁殖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7.
研究不同浓度城市污水暴露对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的形态雌/雄性化生物学效应,以探讨筛选监测水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污染的敏感生物标志物。分别将雌、雄性食蚊鱼个体分别暴露于含10%、40%、60%和80%樟村污水处理厂出水原液不同浓度的实验组中,并设置对照组和平行组。持续暴露35 d后观察与测定食蚊鱼椎肋骨发育及臀鳍条的形态变异状况,以及定量测定雄鱼肝脏卵黄蛋白原基因(VTGα)和雌激素受体基因(ERα) mRNA转录水平、雌鱼臀鳍雄激素受体基因(ARα)mRNA转录水平。结果显示,雌性食蚊鱼第14/15/16根椎肋骨出现增生,臀鳍ARα mRNA转录水平相应明显升高,表明雌鱼雄性化逆转明显;雄鱼肝脏VTGα mRNA转录水平显著升高,并且其升高趋势与暴露浓度相一致,表明雄鱼雌性化明显。室内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东莞城市废水中存在能致食蚊鱼发生雌/雄激素效应的内分泌干扰物质,食蚊鱼其骨骼形态及目标基因表达变化适合作为监测水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污染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38.
综述雄激素受体 ( AR)基因的作用机理、定位、结构、代谢和它对数量性状的影响 ,并展望了其研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9.
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去势及去势后补充雄激素大鼠嗅球中雄激素受体(A ndrogen recep-tors,AR)和神经生长因子(N erve grow th factor,NGF)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了雄激素对嗅球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睾丸摘除组大鼠嗅球内AR与NGF蛋白的表达显著减少;睾丸摘除并用睾酮替代组大鼠嗅球内2种蛋白的表达接近正常水平。说明去睾丸大鼠由于缺乏内源性雄激素,会引起嗅球内AR和NGF蛋白表达减少,而补充外源性雄激素可缓解或抑制这一变化。  相似文献   
40.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去势及去势后补充雄激素大鼠脊髓灰质缘核中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s,AR)蛋白的表达情况,以探讨雄激素对缘核的作用。结果表明,睾丸摘除组大鼠缘核内AR蛋白的表达和睾丸摘除并用睾酮替代组大鼠缘核内AR蛋白的表达接近。说明去睾丸大鼠阻断其内源性雄激素后,对缘核AR蛋白表达影响甚小,而补充外源性雄激素对此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