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9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28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36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761篇
畜牧兽医   29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91.
海产品中副溶血弧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aemolyticus)是一种致病性嗜盐菌,常引起人类食物中毒,通过对四种不同海产品的检测,发现该菌检出率很高,其中,海虾中的检出率高达90%,海产鱼为70%,贝类为60%,海蟹为40%,平均检出率为65%,动物试验证实,该菌致病性较强。  相似文献   
92.
猪链球菌2型与麦氏弧菌的分离鉴定及动物致病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 1 999年夏江苏省某地暴发的猪急性败血型病死猪脏器中 ,分离到RGR990 1、RGR990 2、RGM990 3、RGM990 4 4株细菌。经病原学鉴定 ,RGR990 1、RGR990 2为猪链球菌 2型 ,RGM990 3、RGM990 4为麦氏弧菌。对其进行致病性研究发现 ,所分离的 2株猪链球菌 2型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猪仅产生一过性体温升高 ,不致死 ;麦氏弧菌对猪无致病性。将二株猪链球菌 2型及麦氏弧菌混合培养物分别同时接种猪 ,则可使猪体温迅速升高 ,并于 2 3h内死亡 ,二者表现出明显的协同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93.
1989年6月,前郭县某鸡场进雏5000羽,在20~45日龄时发生一种以肝脏肿大、出血、坏死为特征的传染病,患雏陆续死亡,死亡率达20%,经实验室分离培养,诊断为禽弧菌性肝炎。  相似文献   
94.
1弧菌病 是由弯杆菌(弧菌)感染胎儿引起的性病.特征是母牛暂时性不孕.通过自然交配而传播.因胎儿的早期死亡很少有渗出液,很少流产.会延长产犊间隔,降低牛群的繁殖效率.  相似文献   
95.
从网箱养殖的患体表溃烂症的大黄鱼心、肝、肾、脾等组织分离到8株细菌,大黄鱼人工感染试验表明分离菌株XS01为致病菌。对该菌株进行形态、生理生化试验鉴定为费氏弧菌(Vibrio fucheri)。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磺胺甲基异恶唑等13种药物敏感,对氨苄青霉素等8种药物不敏感。进行了该菌株对温度和盐度的耐受性试验,认为该菌有较广的温度和盐度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96.
对江苏沿海河蟹育苗水体中异养菌和弧菌数变化进行了测定 ,研究了水体中细菌种群数量及河蟹幼体体内异养菌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在河蟹育苗水体中 ,总异养菌数和弧菌数都随着幼体发育阶段的发展呈现出稳定增高趋势 ,总异养菌数从Z1期的 3.3× 10 3 cfu/ml上升至M期的 5 .2× 10 8cfu/ml;弧菌数从 7.8× 10 2 cfu/ml上升至 5 .2× 10 6cfu/ml。幼体体内的异养菌数量表现为由高而低的趋势 ,总体水平在 10 3 ~ 10 5cfu/g之间。育苗水体中异养菌组成主要包括弧菌属、假单胞菌属、发光杆菌属、芽孢杆菌属、黄杆菌属、产碱杆菌属等  相似文献   
97.
噬菌蛭弧菌Bd-9五种保藏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对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的不同保藏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其保藏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5种保藏方法中以冷冻干燥法保藏效果最好,21个月的复活率为100%,其次为4℃营养肉汤液保藏法和-20℃甘油保藏法,17个月复活率均为67%。  相似文献   
98.
3种抗生素对3种常见鱼类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盐酸恩诺沙星、乳酸恩诺沙星和乳酸诺氟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和哈维氏弧菌(Vibrioharveyi)的体外抑菌活性,本实验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和杀菌曲线,研究3种常用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对3种水产病原菌的体外药效学特性.结果表明:乳酸诺氟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和哈维氏弧菌抑菌效果最好,MIC分别为0.244μg/mL和1.954μg/mL:盐酸恩诺沙星对鳗弧菌抑菌效果最好,MIC为0.122μg/mL;8 MIC的乳酸诺氟沙星药液在12 h内完全杀灭嗜水气单胞菌,在24 h内也能全部杀灭哈维氏弧菌,8 MIC的盐酸恩诺沙星药液在24 h内全部杀灭鳗弧菌.本研究为3种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9.
以费氏弧菌(Vibrio fischeri)EM17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方法克隆了该菌的β-内切葡聚糖酶基因(GenBank Accession Number : EF533943)。将其插入到表达载体pGEX-6p-1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表达。测序结果经DNAMAN软件分析,该基因与GeneBank中费氏弧菌 ES114基因组预测的β-内切葡聚糖酶基因同源性达到97.1%,但与GeneBank中其他β-内切葡聚糖酶基因同源性较低。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反应pH值为9.0。同时研究了6种金属离子对该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该酶活性依赖金属离子的存在 Mg2+,Ca2+对酶有激活作用,Mn2+, Pb2+则严重抑制该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0.
根据副溶血性弧菌的耐热溶血素基因(tdh)设计了2对引物,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所有18株神奈川试验阳性副溶血性弧菌均呈阳性反应,而6株神奈川试验阴性副溶血性弧菌呈阴性反应,其他9种(34株)弧菌和8株其他革兰氏阴性菌也呈阴性反应。检测敏感性可达2CFU的副溶血性弧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