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8篇
水产渔业   14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采用不连续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了文蛤、青蛤、菲律宾蛤仔和硬壳蛤4种组织(肝胰脏、鳃、后闭壳肌、外套膜)的EST和MDH同工酶,结果表明,不同蛤的同工酶谱有明显的差异,同种蛤不同组织间的EST和MDH同工酶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EST和MDH位点丰富,可用于不同物种的鉴定,肝和鳃酶活性较高,是进行同工酶分析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32.
我国五个青蛤地理群体遗传变异的RAPD分析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17  
本文利用RAPD方法对我国浙江、江苏、辽宁、天津和福建沿海青蛤地理群体的遗传变异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从6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其中12条扩增效果好、条带清晰的引物进行扩增。结果表明,青蛤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五个群体的多态度在0.249~0.307之间,平均为0.278,按递减依次为江苏>福建>辽宁>浙江>天津;经分子方差分析(AMOVA),10.69%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间,89.31%来自于群体内,遗传分化除辽宁与江苏、天津群体间不显著外,其它群体间分化显著;根据遗传距离,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表明,浙江群体与江苏群体,辽宁群体与天津群体分别先聚在一起,最后与福建群体聚类;S11、S424、S228、S4254个引物可以区分这五个青蛤地理种群,作为群体特征标记。  相似文献   
33.
青蛤(Cyclina sineusis(Gmelin))作为我国滩涂重要的经济贝类,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该贝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适宜滩涂养殖及池塘混养,是我国优良的海水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34.
5.受精卵清洗和上浮幼虫优选通过人工诱导获得的受精卵要经过清洗,去除多余的精液和发育不良的胚胎,选留发育较好的受精卵进行孵化。洗卵通常采用两种方式:(1)静水法:在亲贝排放精卵后,移走亲贝,关掉气泵,使池水呈静止状态。利用正常的受精卵比重较大、下沉较快的特点,待其基本下沉到池底后,在不搅动池底的情况下,排除池内上中层的池水,使多余的精液和发育不良的受精卵随水排出。再向池中加入干净的海水,静待受精卵沉降后,再排出上中层池水。如此重复3次以上。(2)充气法:在移走亲贝后,加大充气量,使池水呈沸腾状态。亲贝的生殖排泄物含有较…  相似文献   
35.
青蛤俗称蛤蜊、圆蛤,为亚热带种类,是我国南北习见的经济贝类,生活于沿海泥沙滩中。青蛤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是优质海产贝类之一。据统计浙江省青蛤养殖面积3 333余hm2 (5万余亩),年产量约4.5万t,已成为海水养殖的主要  相似文献   
36.
<正> 乐亭县海岸线长98.25km,滩涂面积46.5万亩,适合文蛤、青蛤等多种滩涂贝类生长繁衍,但是由于酷采滥捕日益加剧,使大部分贝类已不能形成生产能力,有些经济贝类已所剩无几。为充分利用我县的滩涂条件,加速开发贝类养殖生产,我们在养虾业成为我县支柱产业的基础上,从1989年开始进行滩涂贝类养殖的技术研究,采取边实验、边生产、边应用、边推广的方法,不断积累技术经验.由增殖到养殖,由管养到精养,由单一品种到多品种养殖,由养殖到人工育苗  相似文献   
37.
青蛤(Cyclina sinensis)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生长性状,成为我国新兴的海水养殖品种,但由于青蛤苗种培育在7、8月份高温季节进行,此时水质较差且变化快,经常造成育苗失败,水质好坏成为当前决定青蛤苗种培育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2007年,我站就遇到了水质差及突然恶化造成青蛤幼体大量死亡的情况,但在使用微生物活菌制剂进行试验并应用生产后,取得了良好的培育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8.
<正> 为探索青蛤养殖技术,2001年,乐亭县海洋局在乐亭县贝类养殖场,对影响青蛤生长的相关因素作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 试验方法及结果1.1 不同底质养殖试验 实验分5个梯次进行,即选择5种不同的底质:粗沙、细沙、泥沙、软泥、硬泥分别进行养殖试验,并在同一时间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39.
翡翠贻贝     
名称 翡翠贻贝(Mytilus viridis Linnaeus),属瓣鳃纲、异柱目、贻贝族、贻贝科。又名绿贻贝,俗称青匙、青蛤、青螺等。  相似文献   
40.
青蛤人工育苗及增养殖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青蛤Cyclina sinensis的室内人工催产、受精卵的孵化密度、幼虫培养密度、幼虫饵料及青蛤增养殖进行了研究。采用阴干、遮光和充气的方法对青蛤进行催产,成功率达95%;平均孵化率为88.6%;室内育苗中,幼虫培养密度控制在11 ̄16个/ml,幼虫变态后,减少培养密度,可以提高幼虫成活率;幼虫的饵料以叉鞭金藻为主,混合投喂较单一投喂效果更好。在105.61m^3水体的室内育苗池内,培育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