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138篇
农学   106篇
基础科学   54篇
  30篇
综合类   555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570篇
畜牧兽医   286篇
园艺   9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利用高密度 Bin 图谱定位水稻叶绿素含量 QT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水稻叶绿素含量及其对氮肥响应的遗传机理,为氮高效、高光效的水稻品种培育提供新的标记区段。【方法】以珍汕 97× 明恢 63 重组自交系 RIL(F11)113 个家系为 QTL 分析的试验材料,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施氮量为主区、家系为裂区,设计低氮处理(不施氮肥)和正常氮处理(纯氮130、135 kg/hm2),分别于水稻移栽后 30 d 测定 1.5 叶的 SPAD 值,于抽穗期测定剑叶的 SPAD 值。利用包含1 619 个 Bin 标记的高密度遗传图谱,使用 IciMapping V3.4 软件和完备区间作图法,定位控制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 QTL。【结果】在两年、两个氮处理和两个发育时期共检测到 15 个调控叶片叶绿素含量的 QTL,分别分布在第 1、2、3、6、7、10、11 号染色体上。单一 QTL 贡献率为 1.21%~40.74%。通过物理位置比较,发现其中 6个 QTL 已经被克隆或与前人定位到的叶绿素含量相关位点在同一区间。其中,在第 6 染色体的 8.45~9.12 Mb 处定位到 1 个调控抽穗期剑叶叶绿素的位点,命名为 qHDCHL6-1,该位点在两年和两个氮处理下均被检测到,贡献率为 1.55%~28.01%。结合功能注释,共筛选到 4 个与叶绿素代谢密切相关的基因,分别为 LOC_Os06g15370(OsNPF3.1)、LOC_Os06g15420(OsAS2)、LOC_Os06g15620(GAST)和 LOC_Os06g15590,其中前 3 个基因已被鉴定克隆。【结论】共检测到 15 个控制水稻移栽后 30 d 和抽穗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 QTL,鉴定了 1 个稳定表达的 QTL 位点 qHDCHL6-1,在该区间筛选到 4 个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02.
以6~14年生杉木短周期小径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直径结构进行统计分布检验,采用Weibull生长方程对林分直径累积分布进行模拟,并通过动态预测分析立地、林分密度、主伐年龄对培育目标的影响。结果表明:88.3%的样地其林分直径分布为左偏,林分直径分布峭度为负值的样地占所有样地的81.7%,林分平均直径对应的植株数量累积分布率为55.1%,直径结构为Weibull分布的林分占86.7%;两参数Weibull生长方程对各林分直径分布具有较好的适合度(R2>0.99),参数b、c具有明显生物学意义,分别与林分平均直径和直径变异系数呈紧密线性关系(R2=0.986 7、0.885 7)。采用回归法建立直径曲线1-1/e和拐点处参数回收方程,关键点处直径与林分平均直径呈紧密幂函数关系(R2≥0.95),由此构建的林分直径预测系统K-S检验通过率为85%。通过建立林分平均直径与年龄、立地指数和林分密度的多元非线性关系,在对不同关键要素组合模式下林分不同径级立木植株数量动态预测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不同要素对培育目标的影响,提出了杉木短周期小径材培育模式关键技术的理论参数。  相似文献   
103.
自2000年以来,北方地区引进南美白对虾获得成功,养殖面积逐年扩大,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天津地区池塘盐碱化严重,水质问题较多,不易调节;加上近两年养殖户盲目加大养殖密度,养殖管理跟不上,致使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发生严重病害.特别是2004年有的养殖户几乎绝收,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严重挫伤了虾农的养殖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4.
斑点叉尾(鱼回)又称沟鲶、河鲶、美洲鲶.由于这种鱼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易饲养、易起捕以及肉质鲜美等优点,因而成为世界闻名的养殖品种和游钓的对象.它适合于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养殖,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优良养殖鱼类.利用水库养殖可提高水库水体生产效率,实现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但养殖实践中应把握以下几关.  相似文献   
105.
本文以高密度纤维板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探究雕刻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得到在该试验水平范围内最优雕刻工艺参数:主轴转速为24000 r·min-1,路径间距为0.20 mm,加工速度为6000 mm·min-1.为数控雕刻在高密度纤维板上应用提供了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6.
<正> 自1993年以来,沿海地区虾病流行,使我国的养虾业遭受重大损失。南美白对虾凭借其抗病能力强,适应范围广的特性,成为人们较为理想的养殖对象,苗种生产的质量和数量成为养殖户所关注的问题。在去年育苗经验的基础上,笔者今年尝试了高密度培育方法,事实证明,此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出苗率高达85%,而且苗肥体壮,现将相关的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7.
韩九皋 《齐鲁渔业》2007,24(10):44-45
目前,我国浅海滩涂养殖业中养殖对象搭配极不合理,几乎清一色的滤食性贝类,并且品种单一。近几年来,我国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时有报道。主要原因就是超高密度养殖,导致部分扇贝摄食不足,或者根本无食可取,营养不良,体质下降,患病和死亡比率增高;而部分扇贝的死亡又易诱发大批扇贝的死亡,导致减产;同时并发了严  相似文献   
108.
罗非鱼在越冬期间,由于水质较差,水温偏低,密度较大,摄食量减少,易患各种鱼病,降低了越冬成活率,影响了翌年罗非鱼的生产.现简要介绍罗非鱼高密度越冬主要管理措施及常见鱼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9.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是海产动物幼体的优质生物饵料,具有适应性强、繁殖快、可以进行高密度培养等特点,尤其在海产鱼类苗种生产中是不可缺少的活饵料。如何稳定地大规模培养轮虫,是海产鱼类苗种工厂化生产中首要的问题。在室内水泥池高密度培养轮虫时,仅以一般的海产单胞藻投喂远不能满足轮虫的日摄食需求,在日本、韩国现多采用浓缩小球藻代替面包干酵母进行生产性高密度轮虫培养,效果良好。现国内多以面包干酵母作为室内水泥池高密度培养轮虫的主要饲料,其优点是操作简单可行,缺点是易污染水质且容易导致培养失败。目前国内已有关于小球藻浓缩方法及保存效果的相关报道,但尚未见有浓缩小球藻产品出售,也未见浓缩小球藻培养轮虫的相关报道。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在清江基地育苗室玻璃钢水槽  相似文献   
110.
<正> 鲈鱼隶属鲈形目、常鲈鱼亚科,广盐性,是我国沿海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之一。鲈鱼苗种来源于自然海区,资源丰富,鲈鱼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广、抗病力强、肉质鲜美等特点,深受人们欢迎。为探讨其高产养殖技术,增加经济效益,从1999年开始,我们指导养殖户在洋河水库从事网箱高密度养殖鲈鱼试验。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