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8篇
水产渔业   168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
王金梁 《淡水渔业》1994,24(5):20-21
三角与团头鲸养殖对比试验王金梁(浙江省富阳市鱼种场)团头是我国长江中、下游的一些湖泊中特有的野生种类,1960年开始池塘驯养,1964年在国内推广饲养。三角分布在钱塘江中、下游水系,以杭州、富阳、兰溪等地为多,其池塘驯养工作目前在我省刚起步。为...  相似文献   
12.
范厝库区雌性成熟年龄为3龄,雄鱼2龄;性成熟后,性腺发育具有明显周年变化规律,卵巢精巢可分为六个发育时期:冬季,达性成熟的卵巢为Ⅲ期,精巢为Ⅳ期;每年5月份雌鱼成熟系数提高,是该库鱼的主要产卵期;3~5龄绝对生殖力均值为157000粒,相对生殖力均值为218粒。  相似文献   
13.
广东鲂产卵场调查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正> 广东Megalobrama hoffmann地方名海鳊、花鳊。其肉质细嫩,味鲜美,是名贵的“河鲜”,它在珠江分布广,产最大,每年都有出口,是珠江的主要经济鱼类。广东属半洄游性的江河鱼类,平常普遍分布于珠江及其支流的中、下游生长育肥,性成熟时,集群产卵。本文根据1982—1983年在珠江干流(广东境内)调查的结果,报道广东省封开县青皮塘和郁南县罗旁两个较大产卵场的情况,并对广东的产卵条件,产卵亲鱼的群体和个体等有关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西江广东鲂繁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研究了广东卵巢各期发育的特征、成熟系数变化、生殖力及与体长体重的关系、群体组成和繁殖习性等。结果表明,广东绝对怀卵量平均为131,024粒,产卵个体的平均体长297.37毫米,平均体重604.6克,主要年龄组为Ⅲ-Ⅵ龄。生殖季节主要在4月,产卵要求水温在20℃以上并与水位、流速诸因子有关。此外,广东还有集群产卵和生殖洄游习性,一般在水流较急的河道产卵。  相似文献   
15.
鲂鱼受精早期精子入卵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精子进入活卵是相当困难的。作者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初步揭示了鱼受精早期精子入卵的程序,讨论了精子入卵的路径、时间和时限,并初步分析了单精入卵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饲料中动植物蛋白含量对鲂鱼种生长及鱼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试验使用鱼粉、花生饼、菜籽粕、小麦等原料,分别配制动植物蛋白比为1:7.8、1:3.5、1:2.0、1:1.3的四种饲料,在室内水族箱中饲养朗鱼种。结果表明,在饲料蛋白水平不变的条件下,随着饲料中动物蛋白水平的提高,生长比速上升,饲料系数下降,但饲料中动植物蛋白比高于1:7.8的其他三组,生长比速、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比和蛋白质生产率组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鱼粉含量与鱼体蛋白含量呈负相关,回归公式为Y=56.11—0.108x,r=-0.7996。鱼体中干物质及粗脂肪含量随饲料中鱼粉含量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但变化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三角(Megalobrama terminalis Richardson)属鲤科、鳊亚科,属,俗称三角鳊,为水体中下层的杂食性鱼类。笔者1989年从湖北金沙河水库引进三角夏花鱼种,经池塘保种培育亲鱼,从1993年起进行规模人工繁殖,10年共培育苗种3200万尾,供应推广省内江河、水库、电站库区等大水域增殖效果良好。现将三角人工繁殖育苗技术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膨化饲料饲养三角鲂成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角Megalobramaterminalis (Richard son) ,属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属 ,是一种野生的较大型经济鱼类 ,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黄河、黑龙江及东部沿海诸水系。体大肉厚 ,肌间刺少 ,肉质嫩滑且有香味 ,是我国名贵淡水鱼类之一。钱塘江所产三角最负盛名 ,因三角在杭州六和塔附近江段为最多 ,故又名塔鳊。三角具有食性杂、生长快、疾病少、适应性强等特点 ,加之三角肉质好 ,经济价值高 ,因此市场前景好 ,近年来 ,我国江浙、广东等地兴起了三角的规模养殖。我们于 2 0 0 0年 6月 2 8日至 1 0…  相似文献   
19.
不同鳊鲂属鱼类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运用3种多元统计方法对我国鳊属长春鳊(Parabramis.pekinensis)、属团头(Megalobrama.amblycephala)、东江三角(Megalobrama.terminalis)、钱塘江三角(Megalobrama.terminalis)、厚颌(Megalobrama.pellegrini)和广东(Megalobrama.hoffmanni)6个群体的可数性状、可量性状和框架性状的形态学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鳊属鱼类6群体在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背鳍条数、胸鳍条数、腹鳍条数、臀鳍条数等7项形态可数性状上的差异不显著(P0.05)。对9项可量比例参数和20项框架比例参数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团头与同属的厚颌、三角亲缘关系较近,这3个属种群与鳊属长春鳊形态差异较大,与同为属的广东形态差别最大;另外,聚类分析表明三角的2个地理群体(东江三角、钱塘江三角)也存在一定的形态差异。判别分析构建了鳊属鱼类6群体的判别函数,其综合判别率为93.7%。主成分分析提取的前2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77.9%,其中主成分1的贡献率为70.9%,对鳊属鱼类群体间形态学差异起决定性作用的特征集中在背腹轴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万全 《水利渔业》1991,(1):33-34
皖东由于消费习惯的影响,团头售价优于鲤鱼。1989年我区试用网箱养2.1亩共56只箱,采取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精、青结合的技术路线,取得了平均亩毛产20813kg的效果。其中城关村设置在城西水库的6只箱生产成鱼5139.2kg,单产34.3kg/m~2,总投入20056.58元,收入36889.18元,投入产出比1:1839,群体增重6.2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