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02篇
  免费   480篇
  国内免费   432篇
林业   2376篇
农学   1136篇
基础科学   125篇
  300篇
综合类   6998篇
农作物   519篇
水产渔业   904篇
畜牧兽医   2370篇
园艺   2113篇
植物保护   573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341篇
  2022年   343篇
  2021年   365篇
  2020年   381篇
  2019年   378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269篇
  2016年   402篇
  2015年   591篇
  2014年   893篇
  2013年   829篇
  2012年   1258篇
  2011年   1223篇
  2010年   1004篇
  2009年   1052篇
  2008年   1122篇
  2007年   872篇
  2006年   963篇
  2005年   736篇
  2004年   497篇
  2003年   272篇
  2002年   285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192篇
  1998年   225篇
  1997年   205篇
  1996年   230篇
  1995年   276篇
  1994年   263篇
  1993年   199篇
  1992年   247篇
  1991年   212篇
  1990年   187篇
  1989年   161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4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白长财  马志刚 《园艺学报》2005,32(1):155-158
 在对甘肃荚蒾属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 整理并描述了27个分类群的生境、分布以及观赏性状, 包括叶、花、果实等, 并结合该属植物的资源现状, 提出了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2.
利用RAPD和同工酶研究中国兜兰属种间亲缘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选择14种10个碱基的寡核苷酸引物和7种酶系统, 应用RAPD和同工酶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中国兜兰属(Paphiopedilum) 种间亲缘关系, 并与陈心启和Cribb的传统分类、Cox等的ITS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 RAPD和同工酶两种手段对种间亲缘关系的划分与传统分类大致吻合, 同工酶比RAPD的结果更接近传统分类。兜兰亚属需进一步分组, 彩云兜兰、卷萼兜兰、紫纹兜兰及其变种云南虎皮应自成一个组。  相似文献   
93.
花椰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再生植株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花椰菜 (BrassicaoleraceaL .var.botrytisL .)起源于欧洲地中海东部沿岸 ,属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 ,1 9世纪中叶传入我国。花椰菜质地洁白娇嫩 ,营养丰富 ,风味鲜美 ,现在我国各地普遍栽培。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可以快速地获得纯合系 ,在蔬菜杂交育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已成为当前生物技术育种的重要方法〔1~4〕。但花椰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目前仍不成熟 ,国内尚未见这方面的详细报道〔1,5~ 7〕。本试验以 1 2种花椰菜基因型为试材 ,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 ,成功地诱导出了胚状体 ,并获得再生植株。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相似文献   
94.
芸薹属作物小孢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的发展 被子植物的花药中,细胞按染色体的倍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单倍体细胞,即由花药中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小孢子(未成熟花粉);另一类是二倍体细胞,如药隔、药壁及花丝等组织.1950年Tulecke首次成功地培养了数种裸子植物的成熟花粉粒,发现在特定的培养基上,一些花粉可以不按正常的发育途径发育成成熟花粉,而是形成愈伤组织,1964年印度学者Guha和Ma heshuari首次报道从毛蔓陀罗花药培养中获得了单倍体植株.1972年Sharp等用看护培养法培养番茄的离体花粉,获得单倍体无性繁殖系.1973年Nitsch等首先成功应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获得毛蔓陀罗的小孢子胚与再生株.1982年,德国的Lichter等人成功诱导出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小孢子胚及再生植株.自此芸薹属作物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芸薹属作物中,小孢子培养已在埃塞俄比亚芥、黑芥、大白菜、结球甘蓝、小白菜和芜菁等蔬菜上获得成功.1989年日本学者Sato首次报道成功地诱导出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和再生植株.1992年国内学者曹鸣庆等报道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成功.目前,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已经涉及芸薹属的6个主要栽培种.  相似文献   
95.
《长江蔬菜》2005,(4):47-47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世界芋属植物的种质资源保存与分类订正”,近日通过了同行专家验收。科研人员通过3年多的努力,在世界芋属植物的种质资源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天南星科芋属植物是著名的经济植物,据文献记载,全世界有约10种,中国为8种。  相似文献   
96.
羽衣甘蓝又名绿叶甘蓝、牡丹菜等,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的一个变种。原产于欧洲地中海和北海沿岸。羽衣甘蓝类型丰富,可分为食用栽培种、饲料栽培种和观赏种3类。其嫩叶可炒食或凉拌,烹调后能保持鲜艳的绿色,营养丰富.尤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C和钙。  相似文献   
97.
李红成 《西南园艺》2005,33(4):16-16
星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成虫俗称花牯牛、水牛姆,幼虫俗名围头虫、盘根虫。星天牛在柑橘类果树上的为害相当严重,发生率极高,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幼虫主要为害成年树的主干基部和主根,轻者树体老化、黄化,重者造成树干“围头”而整株死亡。  相似文献   
98.
鲑鳟鱼着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着色剂的分类及作用、着色剂种类的选择及影响鲑鳟鱼着色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99.
内蒙古白刺属植物花粉及种子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0.
皇竹草属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科、狼尾草属植物,学名:PennisetumsineseRoxb,由象草和美洲狼尾草杂交育成。宁蒗县2003年由四川凉山州西昌市首次引种5万株,安排在7乡、37户进行试验种植3.33hm2,其中在海拔2200m寒温带气候区种植1.33hm2,其余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宁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