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90篇
  免费   1090篇
  国内免费   1477篇
林业   1203篇
农学   1352篇
基础科学   207篇
  1003篇
综合类   13618篇
农作物   1018篇
水产渔业   2380篇
畜牧兽医   8391篇
园艺   2767篇
植物保护   3018篇
  2024年   294篇
  2023年   956篇
  2022年   978篇
  2021年   996篇
  2020年   957篇
  2019年   1155篇
  2018年   624篇
  2017年   904篇
  2016年   1100篇
  2015年   1237篇
  2014年   1652篇
  2013年   1410篇
  2012年   2023篇
  2011年   2084篇
  2010年   1785篇
  2009年   1850篇
  2008年   1793篇
  2007年   1521篇
  2006年   1364篇
  2005年   1265篇
  2004年   1043篇
  2003年   961篇
  2002年   835篇
  2001年   772篇
  2000年   651篇
  1999年   569篇
  1998年   549篇
  1997年   486篇
  1996年   481篇
  1995年   425篇
  1994年   424篇
  1993年   338篇
  1992年   374篇
  1991年   335篇
  1990年   269篇
  1989年   256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6篇
  1974年   7篇
  1973年   4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绿僵菌无纺布菌条制作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接种优良液体种子的基础上,以单位面积的产孢量为指标,筛选了制作多种蛀干害虫的病原——绿僵菌无纺布菌条的最佳营养组合及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佳营养条件为(g/L):白砂糖20g、黄豆粉40g、蛋白胨6g;琼脂含量对产孢量无显著影响;最佳培养条件为:25℃下,相对湿度(RH)95%,产孢量可达3.6×10^8~3.7×10^8孢子/cm^2。  相似文献   
992.
通过硫酸铵沉淀、有机溶剂沉淀、离子交换和分子筛连用的方法,从极细链格孢菌JH505菌株中分离纯化到分子量约为35kD的植物激发子。利用固相梯度凝胶双向电泳方法测定了该蛋白的等电点为4.22。将该纯化蛋白稀释液浸泡小麦种子8h,7d后小麦根系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提高65.27%,经蛋白处理的小麦根长比对照提高13.1%。  相似文献   
993.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蜘蛛体内沃尔巴克氏体的检测方法、感染情况和其系统发育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研究蜘蛛沃尔巴克氏体的科学意义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94.
尖镰孢菌枯萎病是意大利西北部芝麻菜栽培品种(Eruca vesicaria)和野生品种(Diplotaxis spp.)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常引起严重的损失。为评价芝麻菜品种对尖镰孢菌枯萎病的抗性,2004年6~11月,选用了44个栽培及野生品种资源在玻璃温室进行抗性试验,使用浓度为1×10~6cfu/ mL的孢子悬浮液蘸根法人工接种30天苗龄的芝麻菜幼苗,以分离自芝麻菜两个不同野生品种的菌株Fus.Ruc.9A/02和Fus.Ruc.13/03,以及分离自栽培和野生品种的32个菌株混合(MIX),分别作为抗病试验接种体,每次接种试验设A、B、C三个重复。整个试验重复进行2次。调查病害引起的死苗率(%)和病情指数(DI),作为评价芝麻菜品种抗性差异的两项指标。研究结果显示,这两项指标间的相关性极显著(P<0.01),即表明可采用其中一项指标评价芝麻菜品种对尖镰孢菌枯萎病的抗性。供试的44个栽培及野生芝麻菜品种中,多数品种抗尖镰孢茵茵株Fus.Ruc.13/ 03,而对菌株Fus.Ruc.9A/02及菌株混合MIX表现为易感性,而且这些易感品种在菌株Fus.Ruc.9A/02及菌株混合MIX两试验中的抗性表现较为一致,Fus.Ruc.9A/02和MIX的毒性也更强于Fus.Ruc.13/03菌株。芝麻菜品种12/03和品种20/03高抗菌株混合MIX,品种6/03和品种7/04高抗菌株Fus.Ruc.9A/02,而品种9/02、2/03、5/03、6/03、7/03、9/03、11/03、12/03、20/03、21/03、24/03、3/04、6/04、7/04和11/04高抗菌株Fus.Ruc.13/03。  相似文献   
995.
桑细菌性青枯病病原及其生化型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有效治理浙江省杭州地区桑树上严重发生的新病害,开展了病原及其特性研究。从临安市和桐庐县的青枯桑树上分离出15株致病细菌,经25项主要细菌学特性、菌落形态、致病性、Bi-olog、脂肪酸分析、RAPD-PCR鉴定及与4株标准菌株比较,证实了这种桑青枯病是由Ralstoniaso-lanacearum引起,属于生化型Ⅴ和Ⅳ,它们在15株分离菌中分别占73.3%和26.7%。同时,在该病原细菌的鉴定中,建立了简便易行的桑青枯病病原细菌致病性测定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6.
小麦内生细菌对全蚀病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麦全蚀病是世界各大小麦产区危害十分严重的一种土传病害,目前对其防治还没有好的抗病品种和特别有效的化学农药。自从成功地用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ens防治小麦全蚀病以来,生物防治逐渐成为防治该病的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措施[1]。近几年,内生菌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已成为生物防治的研究热点,但对其防病机制的研究仍不够深入,作者对健康小麦上获得的5株内生细菌防治小麦全蚀病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为其进一步应用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及其培养:小麦全蚀病菌9826Gaeu-mannomyces graminisvar.tritici(简称Ggt)与小…  相似文献   
997.
细辛挥发油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天然产物包括植物中开发新的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杀虫杀菌剂,是农药领域重要的研究内容。细辛(Asarum)为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草本植物,是我国特有的传统中药,中医用于治疗风寒头痛、痰饮咳喘、关节疼痛、鼻塞、牙痛、胃炎以及口腔糜烂等。有文献报道,细辛提取物对黄曲霉(Aspergillus sp.)、黑曲霉(Aspergillusr sp.)、人类致病菌白色念珠菌(Candida sp.)、伤寒杆菌(Salmonella sp.)有抑菌作用;对人参黑斑病菌(Alternaria panax)、人参根疫病菌(Phytophthora cactorum)、腐皮镰孢(Fusarium solani)和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等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有关细辛抗菌机制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选择9属16种植物病原真菌进行生物测定,探讨细辛挥发油抗菌的广谱性,并以Alternaria humicola为研究对象,对其抗菌机理进行初步研究,以便为开发新型植物杀菌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8.
尖角突脐孢菌在温室环境下侵染稗草的致病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稗属(Echinochloa)杂草是全世界水稻等作物生产中的一类恶性杂草。人工除稗安全但费时费力,化学除稗高效但伴随农产品安全和环境相融友好方面的潜在风险。因此,寻求安全高效的除稗活性成分和施药技术成为国际上除稗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研究和开发生物除稗剂的技术体系中,满足高通量筛选安全、高效的除稗生防因子的温室检测体系是极为重要的支持平台,同样,生物除稗剂的田间科学施药技术亦应依据生防因子在稗草上致病和致害所需的最佳条件来制定。基于此,亟需探明生防因子侵染稗草致病的相关条件并建立快速有效的生防因子除稗效果温室检测体系和田间施药技术。本文系统研究了影响尖角突脐孢菌侵染稗草的相关因子,建立了稳定的温室环境下尖角突脐孢菌侵染稗草的致病体系。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就从美国面粉中截获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的过程作了介绍,并综述了该病原菌与植物检疫的有关情况以及世界各国针对该病原菌采取的检疫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青岛口岸截获的马铃薯白线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来自俄罗斯籍轮船携带的带土马铃薯样本中分离线虫,通过胞囊的阴门区和2龄幼虫的形态特征和测量数据,将截获线虫鉴定为马铃薯白线虫(Globodera pallida Behren,1975)。分离到的线虫胞囊内部为奶油色,雌虫阴门和肛门间角质脊数目为10~12,Granek’s ratio为1.95±0.8;2龄幼虫口针长度为23±1.2μm,口针基球剖面的前表面尖,口针锥部占整个口针长度的52.5%;头区深度骨化,六角放射状,口盘及唇部轮廓为矩形,轻微缢缩,有4~6个环纹。马铃薯白线虫是中国一类进口植物检疫对象,该线虫为青岛口岸首次截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