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4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214篇
林业   143篇
农学   213篇
基础科学   12篇
  66篇
综合类   1691篇
农作物   166篇
水产渔业   1185篇
畜牧兽医   443篇
园艺   469篇
植物保护   374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266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7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8篇
  1973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农业信息探索》1996,(1):31-35
丹徒县黄墟乡龙山村4人合资经历8年时间的创业办起了龙山鳗业联合公司,名列全国乡镇企业出口他汇10强中的首位,他们的经验是:抓住机遇,科学决策,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依靠科技,借智发展,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异地投资,加强联合,拓展留工农一体化发展的空间,反哺农业,富裕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山。  相似文献   
23.
24.
鳗竹是刚竹属水竹组的一新种或变种,适应性强,耐水湿,耐干旱瘠薄。出笋季节迟,笋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笋产量平均19964Kg/hm^2,最高为29688Kg/hm^2,留养新竹8856株/hm^2,平均笋产值为43322元/hm^2,竹材产值7084.4元/hm^2,合计产值为52406.8元/hm^2,最高可达72500元/hm^2。它繁殖容易,当年造林,当年出笋,翌年成林,第三年可产笋1221  相似文献   
25.
一次防治大豆灰斑病籽粒灰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室内及田间大豆不同生育期接种试验证明,籽粒感染灰斑病的关键时期是R3-R5期.R2期以前侵染不造成籽粒斑驳,据此提出一次防治大豆籽粒灰斑病的关键时期为R2-R4期.  相似文献   
26.
黑鲷幼鱼腹水病病原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01年9月自浙江省宁波市西沪港海区网箱养鱼场养殖黑鲷濒死鱼体内分离到1株细菌,经人工感染试验证明是黑鲷幼鱼腹水病病原菌,其主要特征为:革兰多染色阴性,短杆状,极生单鞭毛,氧化酶阳性,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经SWF(A)系统鉴定为拟态弧菌。该菌株对磺胺甲基异恶唑、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头孢孟多、丙氟哌酸等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27.
28.
杨树黑斑病又称杨树褐斑病,该病病菌能侵染多种杨树,苗木、幼树、大树都可感病,严重发病时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造成经济损失。 1、症状:一般发生在叶片嫩梢及果穗上,自上而下蔓延,以危害叶片为主,发病初期首先在叶背面出现针状凹陷发亮的小点,后病斑扩大到1毫米左右, 黑色、略隆起,叶正面也随之出现褐色斑点,5-6天后病斑(叶正、反面)中央出现乳白色突起的小点,即病原菌的分孢子堆,以后病斑扩大连成大斑,多成圆形,发病严重时,整个叶片变成黑色,病叶可提早脱  相似文献   
29.
30.
柿角斑病在我国分布很广,大部分省份的柿产区都有发生。发病严重时,造成柿树早期落叶、落果,对树势和产量影响很大。近几年通过对民权县李堂乡朱庄示范园、程庄镇尚庄林场的柿园进行观察、试验、并查阅资料分析,对柿角斑病的发生及防治积累了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