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6篇
林业   4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6篇
综合类   28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0篇
畜牧兽医   1767篇
园艺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1发病情况2007年3月14日,沈阳郊区某水貂养殖户送检2只病死成年貂。主诉:全群共有200只成年貂,2天前有35只开始发病,发病比较急,相继有6只死亡,死亡貂生前体温不高,有短暂腹泻现象,有血便,其中2只死前吐血。其他病貂拉稀,呕吐,排出水样粪便,并且粪中有长短不一的中空黏膜圆柱。  相似文献   
92.
采用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苗对1日龄雏鸡分别进行点眼和滴鼻免疫.取气管和哈德氏腺做石蜡切片,以葡萄球菌A蛋白-辣根过氧化酶(SPA-HRP)免疫组化染色,对气管和哈德氏腺中SIgA细胞的分布、数量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SIgA阳性细胞分布在哈德氏腺的间质中;气管中的SIgA细胞主要分布在黏膜上皮细胞之间和固有层中,局部黏膜上皮形成的隐窝内也分布有SIgA细胞.数量统计分析表明:免疫组的哈德氏腺和气管中SIgA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点眼免疫的SIgA细胞数量比滴鼻免疫的高;加强免疫则使SIgA细胞数量进一步增多.  相似文献   
93.
1 症状 病犬直肠外翻,一柱状物从肛门突出。直肠黏膜呈红色,且有光泽。病犬反复努责,在地上磨擦肛门,仅可排出少量稀粪。诊断病状为久泻引起的直肠脱,该症属于直肠脱初期。  相似文献   
94.
2006年6月份,北安市海星镇一肉鸡养殖户的200多只肉鸡发现血便,并发生死亡。死鸡体肥不瘦。第2天死亡增多,体表煞白、呈贫血状。剖开大肠壁薄而充血,有出血斑,切开盲肠可见肠黏膜脱落,然后按肉鸡体重每千克30毫克用量饮水,每日2次,间隔8~10小时。连续饮用3天,余下的138只鸡全部  相似文献   
95.
志贺样毒素Ⅱ型变异体(SL T-2e)又叫猪水肿病毒素,能引起仔猪水肿病,是仔猪水肿病的主要毒力因子。SLT-2e作用于微血管能引起微血管内皮细胞损害而导致水肿,因此在猪水肿病的发生中起着决定性作用。Methiyapun等研究表明水肿病大肠杆菌对猪肠黏膜没有重要的病理变化,而靶细胞是微血管内皮细胞,表现为内皮细胞空泡化、血管周围水肿、微血栓形成等。  相似文献   
96.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对15只正常中华鳖小肠和大肠黏膜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华鳖小肠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以高柱状吸收细胞为主,具有发达的微绒毛、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膜包小囊泡,其结构的发达程度已接近高等哺乳动物和鸟类。吸收细胞之间可见少量低电子密度的亮细胞,其种类需进一步确定。杯状细胞明显可见,胞质内含大量黏液性颗粒,细胞游离面形成明显的微绒毛。内分泌细胞很少。大肠黏膜上皮细胞排列松散,全部由上下粗细不均的柱状细胞组成。大肠上皮内未见专门的杯状细胞,但上皮细胞顶部胞质内含大量黏液颗粒,细胞器分布于黏液颗粒团之下的胞质中。细胞间隙宽大明显,有利于黏膜免疫细胞出入上皮。小肠和大肠均未见腺体分布。  相似文献   
97.
膨化与加酶玉米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黏膜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个饲养试验,研究了膨化及加酶处理玉米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肠黏膜形态的影响。试验一分别用普通玉米、膨化玉米、普通玉米加酶及膨化玉米加酶为主要能量原料的饲料饲喂仔猪做4种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定时记录体质量和耗料量.计算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肉比。结果表明,膨化和加酶玉米均可提高日增重,降低料肉比。试验二分别用普通玉米、膨化玉米、普通玉米加酶及膨化玉米加酶为主要能量原料的饲料饲喂仔猪做4种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分别在断奶后第14天和第28天各屠宰1头公猪。取十二指肠、空肠前、中、后段以及回肠做组织切片,观察其黏膜厚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绒毛宽度。结果表明,断奶后14d,与普通玉米组相比,膨化玉米组和加酶玉米组都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二者共同处理组使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极显著提高;2种处理组都显著降低了空肠中段的隐窝深度;显著增加了十二指肠、空肠前段、后段和回肠的黏膜厚度。断奶后28d,2种处理组都显著增加了十二指肠的黏膜厚度。  相似文献   
98.
犬直肠脱也称直肠脱垂,多数基层兽医称为脱肛。严格来讲,这两种病有一定的区别,脱肛是指后段直肠黏膜脱出肛门外,而直肠脱垂,是指后段直肠各层全部翻转而脱出肛门以外,严重者可达10cm以上。本病是犬的一种常发病,很多有关资料也介绍了一些治疗方法,总结起来,主要是一般外科清洗,荷包缝合固定和肌注全身?肖炎药等。这些方法往往不太适用于幼犬。  相似文献   
99.
应用新城疫弱毒苗经消化道黏膜2次免疫鸡后,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鸡十二指肠中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阳性细胞和P物质(Substance P,SP)阳性细胞的分布及其数量变化。结果表明,动物首免后第3周,新城疫免疫组SS阳性细胞数量极显著增加(P<0.01),而SP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首免后第5周和第7周,新城疫免疫组和对照组中的2种阳性细胞数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0.
黄芩汤加减治疗犊牛腹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犊牛腹泻是指胃肠黏膜表层至深层的炎症。按中兽医辨证有湿热泻和脾虚泻之分。该病多发生于出生后1周到2月内的犊牛。笔者根据下述药方馘清热、和血、止痢的功效特点,在原方基础上依证灵活加减,收治的犊牛腹泻病例中,均获痊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