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4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222篇
林业   880篇
农学   478篇
基础科学   114篇
  168篇
综合类   4284篇
农作物   435篇
水产渔业   497篇
畜牧兽医   923篇
园艺   1032篇
植物保护   602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239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240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240篇
  2015年   307篇
  2014年   417篇
  2013年   407篇
  2012年   555篇
  2011年   588篇
  2010年   454篇
  2009年   472篇
  2008年   404篇
  2007年   390篇
  2006年   385篇
  2005年   400篇
  2004年   361篇
  2003年   361篇
  2002年   314篇
  2001年   320篇
  2000年   201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6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纤维亚麻新品种黑亚15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黑亚15号是2004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同意注册的纤维亚麻新品种。原茎、长麻、全麻、种子产量分别为5641.7、897.2、1282.3、619.o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9.3%、20.2%、12.2%、11.9%。长麻率20.O%,比对照高2.8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61.ON。属高纤、优质纤维亚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42.
江西有着玉米生长所需的丰裕的光温水热等自然条件。然而,江西现有玉米品种较单一,正在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的农民朋友亟需适宜江西种植的玉米优良品种。为此,笔推荐以下6个优良玉米品种,供农友们选用。  相似文献   
43.
稻赤斑黑沫蝉在大别山区岳西县海拔 40 0m以下地区广泛分布 ,局部地区危害严重。刘氏长头沫蝉是近年在该县发现危害水稻的一种新害虫。 2种沫蝉属同翅目沫蝉科 ,每年均发生 1代 ,以卵越冬 ,若虫在田边的杂草中吐沫围住身体 ,成虫刺吸稻叶汁液 ,使稻叶变成红黄色造成减产。抓住若虫期防治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4.
45.
46.
47.
48.
本研究对葡萄黑痘病发生的环境条件、品种抗病性及药剂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试验,结果表明:地势高燥或排水良好,且除草、整枝及时,使园中湿度较低的,发病较轻;在品种方面:乍娜最易感病,巨峰中抗,红富士、先锋、早生高木、龙宝、康拜尔早等品种抗病力较强。药剂防治试验中50%果病灵和50%多菌灵的6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88.97%和81.86%;其次为灭黑灵、拌种双、速保利,防效分别为75.18%、58.36%和66.18%,但粉锈宁无效。此外还发现斑衣蜡蝉危害似有加重黑痘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49.
试验结果表明,每千克稻种用10%吡虫啉WP5、7、10g拌种,对灰飞虱防效为95.6%、97.0%、97.8%,持效期在15d左右,并能有效地控制黑条矮缩病的侵染,稳定期病株率比对照降低63.5%-68.5%。在药剂拌种的基顾上,再在秧苗3叶期,移栽后10d各用吡虫啉防治1次,控病效果可达87.6%,稳定期病株率控制在5.7%。  相似文献   
50.
14只2岁非洲黑鸵鸟按公母比例1:2~3分成4个繁殖组合,对产蛋、受精、孵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显示,每只母鸵鸟年平均产蛋量为55.2枚,最高约为73枚,最低为39枚。4个组合鸟群之间种蛋的受精率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I组的受精率最高,为59.6%;IV组的受精率最低,仅8.9%。各组的受精率、孵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受精蛋孵化率达到92.6%。本次受精率较低的原因为公鸟年龄小,没有完全达到性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