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06篇
  免费   1231篇
  国内免费   1453篇
林业   2909篇
农学   3049篇
基础科学   527篇
  2252篇
综合类   18439篇
农作物   1144篇
水产渔业   3813篇
畜牧兽医   7602篇
园艺   3354篇
植物保护   1101篇
  2024年   316篇
  2023年   1196篇
  2022年   1155篇
  2021年   1617篇
  2020年   1672篇
  2019年   2098篇
  2018年   797篇
  2017年   1469篇
  2016年   2109篇
  2015年   1757篇
  2014年   2146篇
  2013年   2147篇
  2012年   3141篇
  2011年   2459篇
  2010年   1942篇
  2009年   2360篇
  2008年   2363篇
  2007年   2329篇
  2006年   1953篇
  2005年   1579篇
  2004年   1312篇
  2003年   1107篇
  2002年   902篇
  2001年   596篇
  2000年   510篇
  1999年   437篇
  1998年   255篇
  1997年   196篇
  1996年   214篇
  1995年   195篇
  1994年   159篇
  1993年   331篇
  1992年   288篇
  1991年   269篇
  1990年   225篇
  1989年   189篇
  1988年   126篇
  1987年   123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王玉江  初晓丽 《新农业》2009,(11):47-47
红松阔叶混交林是长白植物区系顶级群落,由于长期受到人为采伐等非自然因素的干扰,现存量极少,代之形成了大面积红松、落叶松纯林和生产力低下的杂木林。红松人工纯林由于树种单一,导致林分的土壤肥力逐年下降。近年来,通过营造阔叶红松混交林、人工诱导阔叶红松林等措施,培育了大面积红松阔叶混交林,其中色赤杨与红松混交林是较为成功的一种混交林分,现将草河口地区红松与色赤杨混交林改土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2.
红鳞蒲桃开花物候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红鳞蒲桃种群的花期物候,单株、单个花序、单花的开花动态进行系统的观测研究,详细测量并记录花部构件,同时调查红鳞蒲桃种群的同花期植物。结果表明:红鳞蒲桃种群的花期物候为8月1日~9月15日(2008年),持续时间46d;单株花期从23d到33d不等;单花序的花期情况较为复杂,总体表现为花朵数越多,该花序持续时间越长,但也有个别情况出现,在开花中期花序持续时间长,开花后期花序持续时间最短,开花前期花序持续时间介于两者之间;在整个种群花期内单花平均开花时间约5.2d,种群开花前期单花的持续时间约为6.7d,开花中期约为4.7d,末花期约为4.3d,种群开花前期单花的持续时间显著大于种群中后期的持续时间。红鳞蒲桃种群的同花期植物隶属于16科21属22种。  相似文献   
63.
《北京农业》2009,(8):34-34
<正>各有关单位:为加强国际种业交流与合作,促进北京籽种农业发展,定于2009年10月13日北京种子交易会开幕当日,在北京市京丰宾馆举办"第一届北京籽种产业高峰论坛"。论坛由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  相似文献   
64.
柳絮 《广西农学报》2009,24(2):52-52
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杨宁2009年4月18日在北京宣布,我国成功培育出“京红1号”和“京粉1号”蛋鸡配套系新品种,打破了蛋鸡品种长期受制于外的局面。  相似文献   
65.
附红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近年来,犬附红体病的发病率急剧升高。现将笔者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经验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66.
附红细胞体体外交叉感染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以下简称附红体)是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中的一群微生物。1984年版《伯杰细菌鉴定手册》将附红体列为立克次体目(Rickettsiaies)、无浆体科(Anaplasmatace-ae)、附红细胞体属(Eperythrozoon)。在不同动物中寄生的附红体各有其名,如绵羊附红体(E.ovis)、猪附红体(E.suis)、牛附红体(E.wenyoni)、人附红体(E.humanus)等。迄今已发现和命名的附红体有14种。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人及动物附红体感染。目前该病的流行病学尚不清楚。调查发现,附红细胞体病没有严格的地域性、季节性和年龄阶段性,…  相似文献   
67.
硒蛋白的基因表达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硒蛋白是微量元素硒以硒代半胱氯酸(SeC)形式进入多肽链的蛋白质。SeC的遗传密码是UGA。在原核细胞中,4种基因产物SELA、SELB、SELC和SELD参与了硒蛋白的合成过程。真核生物硒蛋白mRNA3’-UTR的硒代半胱氨酸插入序列(SECIS)是真核细胞UGA密码编码SeC的顺式作用元件。动物的硒营养状态不影响硒蛋白基因的转录,但影响硒蛋白mRNA的稳定性。饲料硒水平与含硒酶活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8.
针对近年来单宁在动物营养上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文重点阐述了饲料中缩合单宁、可水解单宁和总酚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旨在为更好地利用含单宁饲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附红细胞体病是我国近几年来新报道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常附着在红细胞边缘或红细胞表面。 2 0 0 2年 1 0月以来该病在我县各乡镇均有发生 ,并反映病猪通过抗生素、抗病毒类药物治疗只能暂时缓解症状 ,病猪吃食 1~ 2顿后又开始停食 ,使用解热镇痛药 ,其体温控制在 3 9 5℃左右 ,病情反复、加重 ,逐渐消瘦 ,病猪有的全身发红 ,有的全身苍白 ,个别猪全身发黄等 ,且屡治不愈 ,衰竭死亡。到目前为止 ,该病蔓延到 8个乡镇、1 3个村 75户 ,存栏 1 63 8头 ,调查前死亡 2 57头 ,经采血送宜昌市畜牧兽医站和华中农业大学进行检验确诊为附红细…  相似文献   
70.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引起。近年来,本病在许多地区都有发生和报道,且发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2002年7月,我镇先后有几个猪场发生了本病,并因误诊为弓形体、流感、猪肺疫等病,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失,后经我站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采取一系列治疗措施后,病情基本得到了控制。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1.1某猪场饲养母猪80头,自繁自养。最初有1头断奶母猪发病,病初体温升高至41℃左右,精神萎顿,喜卧,食欲废绝,皮肤发红,后期皮肤黄染,喘气。以后逐渐蔓延整场,有的母猪体温正常,但皮肤发红或苍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